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光的传播》(北师大)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光的传播》(北师大)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本节的主要科学内容有三个,一个是光源,一个是光的直线传播,一个是光速。

这是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

因此,本节内容以光的直线传播为重点,主要的探究活动也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展开。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

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光的直线传播。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制温度计相关器材、广口瓶、细玻璃管、酒精灯、烧杯、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一、新课导入要研究光现象,首先要看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在晴朗的日子里,白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夜晚,闪烁的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夜空。

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

你能举出些生活中光源的例子吗?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 什么是光源?光源可以怎么分类?2 光的传播有什么规律?3 什么是光线?光线实际上真实存在吗?4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有什么利用?可以解释哪些生活现象?5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如何?什么是光速?(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讨论。

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光源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

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很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源。

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

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很多。

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比如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2.光的直线传播规律(1)提出问题:用激光笔打到黑板上,学生看到光斑,那么光斑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从激光笔走到黑板的?即光是如何传播的?(2)猜想与假设: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实验检验:猜测完了以后,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做法:取一透明玻璃罩,将一张纸卷起点燃,然后将其熄灭,盖入玻璃罩中,让烟雾充满其中。

打开激光笔,让光线射入烟雾中。

现象:能看到一条明显的光路。

②光在透明液体中的传播做法:取一透明玻璃罩,盛满水,在水中滴入适量牛奶(奶茶也行),打开激光笔,刚让光线射入水中。

现象:能看到一条明显的光路。

③光在透明固体中的传播做法:取一透明的玻璃,让光线射入玻璃中。

现象:能看到一条光路,但不是很明显。

(4)分析归纳学生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将①②结合起来演示。

虽然我们观察到光在空气部分和水中分别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播”。

应该怎么修改呢?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得出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线:①学生活动:从黑板上打一束光线,让学生用简单准确方式来描述这束光的全部特点,使没有看到具体过程的同学能准确地重复这个动作。

②光线的引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其中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光的传播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实例(1)影子的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或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原理图:一个光源两个光源(2)日食(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月食(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在A处看到日偏食,在B处看到日全食,在C处看到日环食)(3)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都颠倒) 当光屏和小孔的位置不变时,蜡烛靠近小孔,像变大;当蜡烛和小孔的位置不变时,光屏远离小孔,像变大。

像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步枪的瞄准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激光准直)、排队、种树等。

. s.不透明物体s.AC s.B AAB日地月C.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5.光速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较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较。

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达到sm/1038?。

举例说明光速到底有多快: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

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

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也就是说。

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810m/s。

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810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810m/s。

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如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6.光年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

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解:1光年=3×810m/s(365×24×3600)s =9.4608×1510m=9.4608×1210km S=16光年=16×9.4608×1210km=1.51×1410km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410km。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1-3【【【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