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好的记忆方法

最好的记忆方法

但是,仅仅112字的这个内容,如果不想点办法,而是死记硬背,不容易呀!要点一多,就容易犯晕!死记硬背的结果是这些要点在脑子里杂乱一片,记住了这个忘了那个,好不容易记住了,回忆起来又容易丢三拉四!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些信息存储的时候就是无序的,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你没理清楚,出现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归纳是否精当、到位、击中要害,是将来回忆时能否准确还原的关键。
2.归纳可适当考虑分组的需要,根据分组的需要进行总结。
3.原文要点的顺序可以根据分组的需要进行重新排列。
4.分组时,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既要找到(或创建,更多的可能是创建)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又要敢想,不要拘泥于某些框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无限多个角度建构。
三、归分法高效率的理论分析
1.理解的东西容易记
我想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归分法实施的首先要前提是归纳,而准确归纳的前提是对所记内容的深入、透彻的理解!
因为先有透彻、深入本质的理解,所以有了高效率的记忆。
2.成片的比单个的容易记
形象但不一定严谨的比喻:一套《资治通鉴》在书柜的位置比一本《思维方法》的位置要深刻吧?
归分记忆法 背书成享受
――最先进、最高效的背书方法
作者:阁明俊
一、为何很多同学的背书效率不高?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从当学生到参加工作,我们要参加无数的考试,要背记无数的东西,背书自然是家常便饭。很多同学背书的效率不高,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只是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靠重复的次数给脑海里留下一点印记。这样背书不仅记忆效率低,难记忆,易忘记;而且很容易由此对学习产生厌恶、烦躁情绪。
(2)贴现的票据有时有的国家规定要具备三个人的背书,但一般无须银行担保。而办理福费廷的票据,须有第一流银行的担保。
(3)办理贴现的手续比较简单,贴现的费用负担一般仅按当时市场利率收取贴息。而办理福费廷业务的费用负担则较高,除按市场利率收取贴现利息外,一般还收管理费、承担费等。
[记忆]
[说明]此例原文230字,现在归分为高度切题的9字3点1组!文字如经书一般,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逻辑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若想记不住,难啊!生活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当然,很显然,这种方法在学习数理化、背英语单词等领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对于适用的课程、教材,里面的内容有多少适用归分法记忆呢?我的理解,基本100%适用,但有些内容,作者本身其实已经进行了精当的归纳和有逻辑的排序,或者要点精当且少,本身就已经好记了,不需要我们再用归分法加工处理。这时候,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是适不适用的问题。如果大家在背书的过程中,有感觉难以记忆的内容,请来大家网方法区提出,我们可以为你归纳、分组,给你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祖国、人民、科学、劳动、互助、诚信、守法、奋斗
这样,首先我们就将所需记忆的负担减少了,从原文的112字减少为16字。记忆当然就容易些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这好象不行吧?第一个“荣耻”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你现在就让我记忆“祖国”,这不是一回事啊!我上考场答题,就写祖国二字,肯定丢分呀!这一点我想同学们应该可以放心,你想想,现在有道题目让你回答“八荣八耻”的内容,你知道有一个要点是关于祖国的,你难道不能从祖国还原至“以热爱祖国为荣”么?“荣”是热爱,“耻”是什么呢?肯定是热爱的反义词啊!只要我们事先稍加记忆,这个“危害”是可以轻松还原的。“祖国”,是你自己在深刻理解所记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你再把原文内容还原出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朱镕基前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答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中国原子弹间谍案”问时曾说“美国人在所谓的中国窃取美国军事机密问题上犯了两个‘过低估计’的错误。第一,过低估计了美国自己的保密能力;第二,过低估计了中国开发军事技术的能力!”我想,我们的同学们在背书这个问题上,可能在潜意识中犯了一个“过低估计”的错误,一个“过高估计”的错误:过低估计了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死记硬背能力!
再细分一下,“祖国、人民、科学、劳动”这一大组还可以再分为两小组,祖国与人民一组,这其中的逻辑自不用说,科学与劳动归为一组,这也不用赘述。
诚信和守法在逻辑上应该有比较强的联系,诚信的人当然会守法,这可以理解为因果。或者,守法是最低的要求,诚信是高一点的要求,那么可以把二者理解为递进关系。
互助和奋斗归为一组,可以这样来理解它们的逻辑关系:奋斗是自己个人要努力进取,互助是大家相互帮助。自己既努力,又善于与人团结互助,这不就是非常完美的统一吗!
3.合乎逻辑或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东西容易记
“分组”融“成片”和“逻辑”于一体,记忆效率高是自然的。
四、归分法的操作要点
1.深入、透彻理解所需背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的、高度忠实原文的、击中要害的、精当简要的归纳。
因为只有透彻理解了需要背记的内容,才可能做精当的归纳。归纳出来的语句尽量简略,多则一句简短的话,少则一个词,一个字。
(4)出租人保持设备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享有设备使用权。
(5)在合同规定的租赁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双方无权撤销合同。
(6)承租人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险,出租人只负责垫付货款,购进出租人所需设备和按期出租。
(7)租赁期限较长,一般设备租赁3年-5年,但大型设备如飞机、钻井平台等的租期可达10年以上。
(8)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对设备有权选择留购、续租或退租三种方法。
原文的要点越多,越是杂乱无章,归分法的威力就越大!因为要点之间可能组合的方式就越多、调度的空间就越大!
现实中,这种方法其实已经在被非常广泛地使用着。除了开篇就提到的“八荣八耻”,还有“两个务必”,“三个代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三反”,“五反”,“四清”等等提法,用的不就是归分法么?!
(3)风险的隐蔽性。当前中国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1)因为1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调整增长阶段,不良贷款问题被老借款的不断展期和不断新增的大量借款所掩盖;2)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是以国有制为主体,有国家信用支撑,居民不担心金融机构会出现支付危机;3)中国居民收水平近年提高较快,储蓄倾向很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增长幅度都在35%以上,使银行有较充足的资金来源;4)中国已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商业银行一旦发生支付困难,中央银行为稳定金融,总是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提供再贷款,补充其头寸,尽可能避免清偿风险的出现。
分组,是一项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和成就感的,激动人心的工作!其本质是把新的知识纳入到我们强大的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中,与现有知识体系融合。
很自然的,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分出的组很可能千差万别,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这不要紧,只要你自己觉得好记,那就用你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分组吧!
(5)IMF行动迟缓,提供资金的能力有限,贻误将金融危机消灭于初期阶段的有利时机。
[记忆]
[说明]此题由“三过”统领,其中过快与过慢形成强对比,组间联系极其紧密!
【案例二】金融租赁有以下特点:
(1)由承租人选择设备,而不是出租人。
(2)承租人将设备用作经营和专业性用途。
(3)出租人提供融资服务,按照它与承租人之间签订的合同购进设备。
【案例四】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1)风险的传统性。中国目前的社会融资体制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因此,商业银行风险主要还是传统的信贷风险。
(2)风险的体制性。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种表现来看,既有传统体制下金融运作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而导致的风险,又有新体制不成熟、不完善而导致的风险。既有双重碰撞、摩擦造成的风险,又有体制改革中失误形成的风险。风险的体制性特点决定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好比,对我们归纳的这八个要点,可以这样来分组:
其中,“祖国、人民、科学、劳动”归为一大组,是因为,我们以前不是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护公共财物),其实这四个东西早已经是我们知识体系(或者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了,现在是把“八荣八耻”的新内容纳入到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丰富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
当然,将来你还原的精确度和你归纳的准确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归纳越到位,还原越容易,越完整!而归纳的是否到位,取决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以及你的归纳总结能力。
现在,我们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分组”。从逻辑上,总书记提出的这“八荣八耻”,相互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关系,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我们现在就是要找出其中的联系!然后,把逻辑上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如因果、相似、相近、同类、种属、反义、对照、递进、衍生等等(此处无限,无法穷尽)――的内容归为一组,这样的好处是把所需记忆的内容连成片,记住了一个自然就记住了一片,想起了一个也就想起了一片!
5.对于要点之外解释性的文字内容,只需稍加记忆,以理解为主,不必成为我们的记忆及心理负担。
如果有意识地经常运用这种方法背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记忆的效率,而且也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
五、归分法适用范围
一切包含需要大段大段记忆内容的教材均适用,如政治、语文、经济、法律、新闻等,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的,也不论是中考、高考、考研或各种资格考、职称考。
七、归分法应用精彩案例
【案例一】亚洲金融危机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2)国际货币体系中缺少信息预警体系。
(3)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疏于监管。
(4)IMF鼓励推行金融自由化与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新兴市场国家不适当地加速这一进程。
六、归分法的功效
当年我从物理专业跨专业考金融研究生时,从接触金融教材到参加考试,不过四五个月的时间,我就是用归分法把大概6、7本金融、经济教材(当然还有政治、英语、数学等要复习),从头到尾都背下来了(当然不是逐字背,是指一切要点)!后来参加经济师职称考试,2、3本书,我只用了3、4天的时间(不过,其中的很多内容我已经熟悉)!当然,请大家不要误解,我不是夸耀我的记忆力有多好,相反,我没觉得我的记忆力比谁好,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参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