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B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11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B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根据Hendersen—Hasselbalch方程(H-H方程)可计算 出血液的pH。
pH=pKa+log HCO3
H 2CO3
【参考范围】动脉血pH 7.35~7.45
13
2.二氧化碳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是 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临床上PCO2是呼吸性酸碱中 毒的诊断指标。
TCO2(mmol/L)=[ HCO3-](mmol/L)+PCO2(mmHg)×0.03
【参考范围】 23-28mmol/L
17
6.实际碳酸氢盐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指血浆中 HCO3-的实际浓度。即指未接触空气的血液在37℃时分离的 血浆中HCO3-的含量。
正常型
正常
正常
代偿型
恢复正常
异常
失代偿型
异常
异常
25
1.代谢性酸中毒
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诱因有: ①各种原因造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如严重糖尿病
造成的酮症酸中毒。 ②肾功能衰竭造成H+排泄障碍,酸性物质在体内大量积蓄。 ③碱性物质过多丢失,如严重腹泻或结肠炎造成肠液丢失过
多,血液HCO3-浓度降低。
【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16
5.二氧化碳总量
二氧化碳总量(total carbon dioxide contentTCO2)指 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 HCO3-结合形式,少量是物理溶解的CO2(5%),还有极少量 以碳酸、蛋白氨基甲酸酯及CO32-等形式存在。
AG(mmol/L)=Na+-[Cl-+HCO3-]
【参考范围】 AG:8-16 mmol/L
22
四、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中毒:血浆中[HCO3-]/[H2CO3]比值<20/1,血浆pH则下 降或低于正常值下限7.35。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HCO3-的改变由机体代谢因素变化所致, 将血浆HCO3-水平下降造成的酸中毒
9
(三) CO2的运输
1. CO2从组织进入血液后的变化过程:
组织细胞代谢不断产生CO2,由组织扩散入血浆,其中少 量溶于水中形成H2CO3,绝大部分CO2向红细胞内扩散, 在红细胞内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作用 下与水结合成H2CO3 。另有一部分CO2与Hb结合成氨基 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失代偿性酸中毒和失代偿性碱中毒 :如果病情严重超出了 机体能够调节的限度,尽管机体已发挥了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仍不能使[HCO3-]/[H2CO3]比值恢复到正常范围,pH的变化 超出7.35-7.45的正常值范围
24
表11-2 酸碱中毒的代偿变化
类型 [HCO3-]/[H2CO3]比值 [HCO3-]与[H2CO3]值
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 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可表示为:
SO2=
HbO2 ×100%
Hb HbO2
=
氧含量 氧容量
×100%
【参考范围】 95%-98%
20
1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是指肺泡气氧分压与动 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它是判断肺换气功能的一个指标。
在H—H方程中H2CO3代表了呼吸成分,并直接影响pH值,即:
pH=pKa+log HCO3
PCO2
【参考范围】动脉血PCO2:35-45mmHg(4.67-6.0kPa)
14
3.氧分压
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是指血浆中 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的张力。
PO2是缺氧的敏感指标,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造成PO2下 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正常参考范围为75-100mmHg, 低于55mmHg时,常见于呼吸衰竭,低于30mmHg可危及生 命。
15
4.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同时 又是血液中很重要的缓冲物质。Hb可用于BE、SB、 SO2等参数的计算。因此在血气分析时是一个重要参数。
A-aDO2=[(pb10047)×FIO2-PaCO2×R1 ]-PaO2
【参考范围】 儿童期5mmHg(0.66kPa)
青年期8mmHg(1.06kPa)
60-80岁24mmHg (3.2kPa)
21
12.阴离子隙
阴离子隙(anion gap,AG)是根据测定出血清阴离子总数和阳 离子总数的差值计算而出,它表示血清中未测定出的阴离子数。可用 以下公式计算:
6
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以血氧饱和度对PO2 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 氧解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呈S型具 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7
2.影响氧解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1)H+浓度和PCO2: Bohr效应:pH对氧解离曲线(或Hb与O2的亲和力)的影 响 PCO2的增加或降低与H+浓度增减的影响完全一致。
5
(二)氧的运输
1.氧的运输与氧解离曲线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对氧的运输: 血浆中PO2的改变会直接影响O2与Hb结合。因此,在
血气分析中,PO2以成为最有意义的指标之一。
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HbO2的量与Hb总量(包括Hb和HbO2)之 比
血氧饱和度=HbO2/(Hb+HbO2)
27
4.呼吸性碱中毒
由过度换气引起CO2排出过多、血浆PCO2降低,pH有升高 趋势,这一现象为呼吸性碱中毒。造成过度换气的常见原因包 括癔病、过度哭喊等精神性因素,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 炎、脑瘤、脑外伤、颅内手术等。发热、人工机械通气过度也 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28
29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第十一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1
第二节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定义:
➢酸碱平衡:机体将体液酸碱度维持在一定的狭小范围内, 称为酸碱平衡。。 ➢超出上述正常范围,机体即处于酸碱平衡紊乱状态,包括 酸中毒(acidosis)或碱中毒(alkalosis)
2
意义:
血气分析(analysis of blood gas)与酸碱指标测定是临床 急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尤其对呼吸衰竭和酸碱平 衡紊乱病人的诊断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
呼吸性酸中毒 :H2CO3增多造成的酸中毒。
碱中毒:若[HCO3-]/[H2CO3]比值>20/1,血浆pH则升高 或高于正常值上限7.45。
代谢性碱中毒:HCO3-增多造成的碱中毒 。 呼吸性碱中毒 : H2CO3减少所造成的碱中毒。
23
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后,机体 通过缓冲体系、呼吸及肾脏的调节作用,恢复HCO3-/H2CO3比值 在20/1,血液pH维持在7.35-7.45之间
26
2.呼吸性酸中毒
由于肺部病变,肺排出CO2能力降低,造成CO2在体内潴留, PCO2升高,H2CO3浓度增加,pH下降。临床上常见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其它原因造成的肺、胸廓活动受到限制或气道阻塞 等。
3.代谢性碱中毒
常见原因是由于呕吐造成酸性胃液的大量丢失或治疗溃疡病 时碱性药物服用过多。Cl-大量丢失可导致肾近曲小管对HCO3和Na+重吸收增加,造成低氯性碱中毒。而低钾病人由于肾排 K+保Na+能力减弱,排H+保Na+加强,使肾重吸收入血 NaHCO3增多,导致碱中毒。
这一定律在血气分析仪的标准气体校正及测量方法控 制方面有实用价值。
4
根据Henry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在血液中的溶 解量与其分压呈正比,而且随温度升高其数值减少。气体的溶 解量用溶解度系数(Bunsen coefficient)表示。
定义:
➢溶解度系数:指压力为760mmHg(101kPa)和特定温度时1ml液 体中溶解气体的毫升数。
【参考范围】22-27mmol/L
7.标准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氯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在 37℃时用PCO2为40mmHg及PO2为100mmHg的混合气 体平衡后测定的血浆HCO3-的含量。
【参考范围】22-27mmol/L
18
8.缓冲碱
缓冲碱(buffer base ,BB)指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 阴离子总和,包括HCO3-,Hb,血浆蛋白及少量的有机酸 盐和无机磷酸盐。
利用血气分析仪可测定出血液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 压(PCO2)和pH值三个主要项目,并由这三个指标计算出其它 酸碱平衡相关的诊断指标,从而对病人体内酸碱平衡、气体交换及 氧合作用作出比较全面的判断和认识。
3
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血液中的气体分压
根据Dalton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 强之和(P=ΣPi)。气体分压强可由下式计算: 气体分压强=混合气体总压强×该气体容积百分比
30
【参考范围】全血缓冲碱(BBb)46-52mmol/L 血浆缓冲碱(BBp)40-46mmol/L
9.碱剩余
碱剩余(base excess,BE)是指在37℃和PCO2为 40mmHg时,将1L全血pH调整到7.40所需强酸或强碱的 mmol数。
【参考范围】-2~+3mmol/L
19
10.氧饱和度
CO2的等氢(isohydric)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