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019年4月20日(考试总分:216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9 小题,共计 36 分)1、(4分)去除粗盐中泥沙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 )操作 A 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 E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实验缺少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从实验一所示的仪器中选择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把配置好的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试剂瓶上标签内容为________。
3、(4分)化学源于生活。
I.化学实验——“过滤”的原理与应用极具生活价值。
⑴“筛子原理”过滤即运用通常所说的“筛子原理(如图)”:将_________(填“溶液”或“悬浊液”)中的混合物质分离开来。
⑵水的净化净水机中常用PP棉(主要含聚丙烯纤维)过滤。
鉴别PP棉和棉花方法为:取样灼烧,有烧纸气味,灰烬呈灰色且细而软的是______(填“PP棉”或“棉花”)。
⑶粗盐提纯①下图中“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_(填标号)。
②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 滤纸折叠后的形状是“”B. 过滤器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 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II.“电池锡纸取火”是真的吗?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如图),随即“锡纸”便燃烧起来。
⑷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能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该“锡纸”为铝箔纸。
写出图5中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⑺“电池锡纸取火”体现金属的许多性质。
下列不属于金属共性的是_____(填标号)。
A. 延展性B. 导电性C. 可燃性4、(4分)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在下列(1)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1)小题的答案来评定分数. )(1)在寒冷的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总要打许多洞,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2)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_____________?5、(4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中滑冰的“熊猫”木偶惊艳亮相。
(1)熊猫木偶使用的材料中包括铝合金管材,铝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冰是水的固态,水变成冰,其分子种类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冰鞋下的冰刀主要成分是铁,保养时要避免接触酸性物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⑴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⑵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_______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⑶“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7、(4分)(1)SO2和NO2都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
为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③在酸化的土壤中加水;④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
其中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8、(4分)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0、(5分)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活动性: C. 溶于水后的水温:D.物质的溶解度:11、(5分)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
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 )A. 提出问题B. 作出猜想C. 设计实验D. 反思评价 12、(5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 用铜丝等材料探究铜生锈的条件B. 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C. 用烧碱溶液浸泡树叶制作“叶脉书签”D. 用自制净水器把浑浊的河水变成纯净水15、(5分)对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的C.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说明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产率偏低——可能是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16、(5分)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B.硫元素的化合价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D.形成溶液时的温度17、(5分)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实验时要戴上护目镜B.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D.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18、(5分)下列是有关物质混合后现象的描述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 硝酸铵固体和水混合,溶液温度降低B. 氧化铁和稀盐酸混合,有气泡产生C. 50 mL的水和50 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D. 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A. 溶解B. 过滤C. 蒸发结晶D. 降温结晶21、(5分)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Mn元素的化合价B. 金属的导电性:C.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D. 元素的含量22、(5分)小王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认识中,错误的是()A.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 用自制的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3、(5分)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硫元素的含量:B .金属的活动性:C .溶于水后的水温:D .物质的溶解度:24、(5分)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提出假设B. 设计实验C. 得出结论D. 收集证据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假设B. 交流评价C. 设计实验D. 作出结论27、(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B. 焊锡(主要含锡、铅)的熔点比锡低,钢的硬度比纯铁大C.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结果一定偏小D. 50.0 g 10.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加入5 g氯化钠溶解即可28、(5分)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C. 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D.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29、(5分)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B. 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 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三、实验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80 分)30、(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
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液体乙可能是。
(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
(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31、(16分)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
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c_________________(填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①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32、(16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