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建造模式

船舶建造模式


分道生产线实质上就是柔性流水生产线, 是获取大批量生产效益的手段。 船体分道建造包括真实的流水生产线和虚 拟的流水生产线。前者包括各类船体零件切 割的分道生产线、船体平面分段装焊生产线 等。后者是指生产对象固定,而人员按不同 工序流动的生产线,例如,曲面分段在同一 胎架上,由不同人员按生产节拍,分别完成 曲板的拼装、板缝焊接、构架的装配、构架 接缝的焊接等工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1)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除按区 域/类型/阶段的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外,更 体现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三大作业系统的相 互结合; (2)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与组合,是通过 船体、舾装、涂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的。 (3)船舶设计、造船生产和生产管理相互 结合,并通过生产设计融为一体。
2.系统工程
把船舶建造作为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壳、舾、涂 三种作业系统,再按区域/阶段/类型逐一分类成组, 并以"中间产品"为纽带建立各类作业子系统以及作业 系统的相互联系。
3.工业工程
包括成组技术、系统分析、物料搬运、计划和 目标管理等,追求高效率、短周期。
船体分道建造法
按船体零件、部件、分段和总段的工艺过 程的相似性组建各类生产线,以实现均衡生 产和生产资源高效使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包 括采用造船精度控制,最大限度的消除修整 作业,保证各级分道生产线中高效工艺装备 的使用;以及采用加热校正和成形技术,以 使形状复杂的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达到规 定的形状和尺寸。
1.1产品制造原理
该原理是把最终产品按其形成的制造级,以中间产品的 形式对其进行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所谓中间产品是指 生产的作业单元,是对最终产品进行作业任务分解的一个 组成部分,也是逐级形成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明 显的产品特征。那就是: (1)有特定的“产品”作业任务,而其作业任务并非 由单一工种完成; (2)有明显的“产品”质量(尺寸精度)指标; (3)有完成“产品”作业任务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源 (含人、财、物),或称生产任务包。 上述原理应用到造船,是把船舶作为最终产品,船舶制 造从采购材料(设备)、加工零件开始,然后以中间产品 的生产任务包形式组装成配件,进而再组装成更大的装配 件,这样逐级组装,最终总装成船舶产品。
第三节 船舶建造机械
一、钢材预处理设备
钢材预处理工艺包括钢材的矫平、清洗、 预检、抛丸除锈、油漆和烘干等。 预处理工序的机械设备用传送滚道连 接起来,组建成流水生产、检验等预处 理生产流水线,实现了生产全过程自动 化。
二、钢材的切割、成型设备 钢材的切割、成型都已采用了专用设备,包括:
1. 离子切割机代替数控火焰切割机 2.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3.激光切割机 4.数控水火弯板机
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 生产,壳(船体制造)、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 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 地总装造船模式。
2.对现代造船模式的理解
(1)应用成组技术的制造原理和相似性原理,以 及系统工程技术的统筹优化理论,是形成现代造船 模式的理论础。 (2)应用成组技术的制造原理,确立以中间产品 为导向的生产作业体系,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主要标 志。
三、焊接设备
四、舾装加工设备
五、辅助作业设备
第四节 造船生产准备
一、设计准备
现在的船舶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 生产设计三个阶段。
1.初步设计
从收到船东的设计任务书或询价开始, 进行船舶总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装置、 各系统的原理设计,即是船舶总体方案的 设计。 初步设计是一个设计计算和技术洽谈 的工作过程。初步设计应提供祥细的设计 说明书、总布置图、中横剖面图、机舱布 置图、主要设备厂商表等。它既是报价的 主要资料又是后阶段设计的依据。
第一章 船舶建造概论
第二节 船舶建造模式
一、造船模式
1.造船模式概念: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 本原则和基本方式。
船舶工程的特点: 作业面广、工作量 对于 大、工种多、技术 要求高、安装复杂、 设计与建造周期长。
设计
建造技术
管理方式 组合
2.对造船模式的理解
第四阶段:区域/类型/阶段一体化组织生产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的造船模式。形 成这一模式的原因: (l)超大型油船的舱内外涂装工程的 日益增多以及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涂装 从舾装作业中分离,而形成独特的涂装生 产作业系统; (2)系统工程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 在造中应用的扩大; (3)20世纪70年代初期,超大型船舶 的建造需求不断增长。
3)采取“整体造船法”:数量众多的船 体零件经放样号料并加工成形后,直接送往 船台装配。待整个船体装配完成并下水后, 才在码头上进行舾装作业,安装全部的各类 机械、电气、管路及其他设备; 4)施工作业基本依赖于工人的技艺和现 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5)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各自 独立; 6)船舶建造的效率低、周期长。
(3)按生产作业生产过程中的相似内容分类成组, 即对区域内划分的中间产品按其类型进行分类成组作 业。以船体分段作为中间产品为例,可分平面、曲面 和上层建筑三种不同类型的分段。以舾装的中间产品 为例,则可分为各类舾装托盘(或单元) (4)按生产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时序分类成 组,即按区域划分的中间产品按其所处的作业阶段, 或制造级进行分类成组作业。对船体建造而言,可划 分为零件加工,部件(含组合件)装配(小组),分 段装配(中组),分段组合(总组),船台合拢等五 个作业阶段;舾装作业可分单元、模块、管件等制作, 托盘集配,分段舾装,总段(总组)舾装,船台舸装 等五个阶段;涂装则可分为原材料处理,分段涂装, 船台涂装以及码头涂装等四个作业阶段。
四、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理论
1.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简称GT)
创始人是前苏联的G.II.米特罗法诺夫,于 1959年发表“成组工艺原理”专著。
成组技术是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一种 科学方法。它将企业生产的各种品种、组成产品 的各种部件、零件、按结构和工艺上相似性原则 进行分类编组,并以“组”为对象组织技术工作 和管理生产。 成组技术应用了产品制造原理和相似性原理。
造船模式演变示意图
第一阶段:以系统导向型组织生产的阶段
造铆接船以及铆接向全焊接船过渡的阶段(上世 纪40年代前),造船模式是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 的模式,其特点为:
1)船体按结构功能/系统,舾装按使用功 能/系统进行船舶设计和组织生产; 2)产品的作业任务分解和分解后的组合以 船舶设计的功能/系统为准绳,由各专业工 种以功能/系统为导向;
造船模块的定义:具有标准尺寸和标准 件且主要部件具有可选性的最终产品的预 制单元。 这种预制单元有船体结构单元和舾装 功能单元。所有造船模块都必须具有以下 特点: (1)具有独立的功能; (2)具有通用性‘ (3)具有特定的界面、连接尺寸及连 接形式。
三、现代造船模式
1.现代造船模式定义:以统筹优化模式为指导,
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的基本模式
第五阶段:模块化造船模式 根据造船技术的演变和模块化制造对造船业 的影响,中间产品模块化组织生产作为未来第 五级造船模式。 船舶模块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模块应具有标准尺寸和标准构造,以便 最大限度地简化船舶设计、便于制造和提高产 品质量; (2)模块应具有标准件和可选部件的特点, 使模块内含有可供选择的标准件,通过调换这 些标准件来满足船东的特定要求; (3)模块是预制件,具有可组装性。
详细设计阶段从合同签订开始,到最终确定船舶 全部技术性能,完成并通过设计文件的送审为止。 详细设计的基本内容: (1)提供验船机构规定送审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2)提供合同中规定送船东认可的图纸和技术文 件; (3)提出船厂所需的材料、设备订货清单; (4)提供施工/生产设计的图纸、文件、数据。
(5)应用系统工程的统筹优化理论,是协调使用 成组技术原理建立起来的现代造船生产作业体系相 互关系的准则。该准则可形象化地概括为两个“一 体化”。其中,壳、舾、涂一体化,指“以船体为 基础、舾装为中心、涂装为重点”的管理思想,把 壳、舾、涂不同性质的三大作业类型,建立在空间 上分道、在时间上有序的立体优化排序。而设计、 生产、管理一体化,指设什、生产、管理的有机结 合。 (6)现代造船模式是通过科学管理,特别是通过 工程计划对各类中间产品在船舶建造过和的人员、 资源、任务和信息的强化管理,以实现作业的空间 分道、时间有序、逐级制造、均衡、连续地总装造 船。
1.2相似性原理
相似性原理是对产品作业任务分解成门类众多 的中间产品,按作业的相似特性,遵循一定准则 进行分类成组,以使用相同的施工处理方法扩大 中间产品的成组批量,以建立批量性的流水定位, 或流水定员的生产作业体系。
根据船舶生产的特点,相似性分类组成有 如下四方面准则。 (1)按生产作业的性质分类成组,即把船 舶建造分为船体(壳)、舾装(舾)、涂装 (涂)三种不同作业性质的类型,再各自分类 成组作业。 (2)按生产作业对象所处的产品空间部位 分类组成,按产品划分的的区域进行分类成组 作业。对船舶产品而言,一般可划分为机舱区、 货舱区、上层建筑居住区等三个大区域。同时 在划分的各大区域内可再划分中、小区域以进 行成组作业。
第三阶段:区域/类型/阶段导向型组织生产的阶段
20世纪6O年代初,由于成组技术 在造船中的应用,使多品种、小批量 的造船生产 采用了柔性化的大批量生 产方式从而出现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 的专业化生产,形成了按区域/类型 /阶段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其特点为:
1)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船体和舾 装均按船舶的空间部位划分区域,分阶段地把 区域内的作业任务按类型以生产任务包形式组 织生产,构成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 2)由于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是按 “区域/类型/阶段”进行的,要求船舶设计、 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融为一体; 3)生产作业方式是先按区域进行船体分道 建造和区域舾装,然后将完工的各个作业区域 相互组合,以形成完整的船舶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