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9235.X(22)申请日 2019.04.19(71)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72)发明人 黄俊杰 段宝兴 杨鑫 杨银堂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代理人 胡乐(51)Int.Cl.H01L 29/06(2006.01)H01L 29/78(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该器件在P型外延层上部中间区域形成N型漂移辅助区,其左端与P型基区邻接,右端与半超结区邻接;P型外延层内部设置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上端与半超结区的距离W满足使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上方的P型外延层完全耗尽;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阶梯高度h与重掺杂浓度相适配。本发明在解决衬底辅助耗尽效应的同时,通过调节漏源两端的电场分布,进一步优化了击穿电压与比导通电阻之间的矛盾关系,
实现了高的击穿电压和低的比导通电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0021655 A2019.07.16
CN 110021655
A1.一种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包括:P型衬底;位于P型衬底表面的P型外延层;在P型外延层上部左端形成的P型基区,P型基区部分表面形成N型源区;在P型外延层上部右端形成的半超结区,包括横向周期间隔设置的N型柱区和P型柱区;半超结区部分表面形成N型漏区;其特征在于:在P型外延层上部中间区域形成N型漂移辅助区,其左端与P型基区邻接,右端与半超结区邻接;所述P型外延层内部设置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其中靠近源端的区域为较厚的N型重掺杂埋层,纵向对应于基区;靠近漏区的区域为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纵向对应于N型漂移辅助区和半超结区;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上端与半超结区的距离W满足使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上方的P型外延层完全耗尽;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阶梯高度h与重掺杂浓度相适配,根据击穿电压要求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掺杂浓度大于1×1017cm3;较厚的N型重掺杂埋层的宽度为器件宽度的1/5-1/2,根据击穿电压要求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超结区的各个N型柱区的宽度相同,各个P型柱区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每个N型柱区与每个P型柱区的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纵截面为圆形或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掺杂浓度是均匀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超结区所注入的N柱和P柱的掺杂浓度为4~5×1016cm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半超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上端与半超结区的距离W的取值范围为1~1.5倍器件宽度;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的阶梯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0.25~0.75倍器件宽度;所述阶梯N型重掺杂埋层下方的P型外延层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1倍器件宽度;
所述较薄的N型重掺杂埋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2um。权 利 要 求 书1/1页
2CN 1100216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