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课题: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
柳江县进德第四中学:韦利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其危害
2、教学难点:窗口期和潜伏期概念
教学资源的选用:
艾滋病相关资料及图片,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各种行为的图片。

教学媒体的应用:
利用PPT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法,资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大屏幕展示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武器。

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艾滋病的流行形式
师:大家知道今年是第几个“国际艾滋病日”?
生:今年是第27个“国际艾滋病日”。

师: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艾滋病的责任和义务。

多媒体展示:1981年在美国发现艾滋病,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感染与发病人数也增长较快。

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

目前,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云南居第一,广西居第二,而在广西14个市中,艾滋
病病人和感染者人数:第一位是柳州(9667例),第二是南宁(7397例),第三是钦州(5905例)。

以县、区为单位累计报告超过2000例的有灵山、鹿寨、柳江和贺州八步区。

累计超过1000例的县、区有横县、平南、桂平及平桂管理区。

在柳江县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是三都镇和进德镇,因此我们同学深在艾滋病的灾区,加强艾滋病意识势在必行!
(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
(教学预测及对策:八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概念并不陌生,鼓励学生大胆讲述,教师给予指导,起到复习作用)
学生总结得出: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2、师:窗口期和潜伏期概念
大屏幕展示:
窗口期: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

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3个月,我国目前各疾病控制中心普遍认可的窗口期是3个月。

在窗口期虽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各种表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这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态、营养情况、年龄、生活和医疗条件、心理因素等有关。

一般为6-10年。

在此之前,他们从外表上看上去与健康人一样,可没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自己并不知道已感染上艾滋病,但潜伏期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三)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师: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生: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教师小结:艾滋病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大屏幕展示)
1、性接触传播:
(1)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2)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3)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2、血液传播:
(1)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2)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3)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

3、母婴传播:
(1)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2)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3)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四)艾滋病的危害
通过PPT图片展示:艾滋病孤儿的生存现状、国家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艾滋病人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治疗艾滋病所需昂贵的药品等等问题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分组讨论:通过观察资料,讨论艾滋病有哪些危害?
各组由组长代表发言,简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概括总结如下:(大屏幕展示)
1、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

2、对家庭的危害
①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②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

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对社会的危害
①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②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③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五)艾滋病预防措施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及其危害,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艾滋病?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如下(大屏幕显示):
1、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

2、使用安全套。

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一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

5、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大屏幕展示正常人与艾滋病人各种行为的图片,如握手,拥抱,亲吻等。

师:与艾滋病人正常的交往不会传染艾滋病。

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判断: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
(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
(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
(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
同学们看了前面的图片,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

老师引导总结如下(大屏幕展示):与艾滋病人一起工作、吃饭、握手、拥抱甚至同居一室,都不会染上艾滋病毒,所以艾滋病的恐慌是不必要的。

并且还不应对艾滋病患者避而远之,而应该给予关爱。

播放《主世界充满爱》歌曲。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总结:本节课讲了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布置学生家庭作业:
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

板书设计:
1、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2、提出什么是艾滋病,
3、引出艾滋病传染的三大主要途径,
4、引导学生自行讨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

教后记:
由于我校是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人群教育素质较低,许多年轻人对艾滋病知识认识不到位,根本不把艾滋病当成一回事,而且农村中学的孩子绝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因此,把艾滋病放在健康教育课堂就显得尤为突出,加之本地人结婚多数年龄偏小,就更应从中小学加强教育,加强预防。

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艾滋病的知识,而且PPT上的图片强烈地震撼着学生,增强了学生的防艾意识。

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

因此布置了学生的作业是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

呼吁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预防艾滋病的保健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