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世界政治经济学复习整理(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电大世界政治经济学复习整理(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70年代)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雅尔塔体制)5,冷战结束以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关系是(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6,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力量对比的改变)7,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B.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8,“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者是(A.杜勒斯)9,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B.法国)10,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11,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指(A.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1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B.“布雷顿森林协定”)1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C.按资金份额多少决定的原则)14,战后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突出表现是(C.“第四点计划”)15,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C.尼克松政府时期)16,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是(A.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17,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D.世界贸易组织)18,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1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20,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21.(A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22.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3.(A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24.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D新经济)的旗帜25.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B杜鲁门主义)26.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待第三世界的立场与政策最为开明积极的西方国家是:(C西欧)27.提出超越遏制的是以下哪一位总统:(B布什)28.标志着美苏军备竞赛出现质的升级的是(D星球大战计划)29.(B 2001年)年9月11日,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30.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的对外关系政策是(C政治大国战略)31.二战后日美签订了(D《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3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第二经济强国是(A日本)33.(B1955年体制的形成)标志着欧美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得以确立。

34.(A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35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C1991年12月)36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的两个大国,两国交恶的症结问题是(D克什M 尔问题)37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D1979年1月1日)38二战结束,经过改革后的日本,实行多党制,第一大党是(C自民党)多项选择题1、综合国力主要由(A、物质B、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2、非传统安全威胁有以下的特点(A、跨国性B不确定性C、转化性D、动态性E、主权性)3、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A、总体和平B、局部战争C、总体缓和D、局部动荡)4、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A、联邦制B、分权制C、普选制)5、二战后苏联对外战略发生了三次演变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6、在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当中,地位最为显著的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7.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A.国家B.国际组织C.政党D.跨国公司E.民族解放运动组织)8.国家利益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A.生存利益B.发展利益C.国际联系利益的)9.二战以后,在西欧、北美、亚太形成三大区域组织:(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0.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A.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C 经济实力的不平衡)11.(B.霸权主义C.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2.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联邦制B、普选制C.三权分立制D.两党制)1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其主要原因有:(A"新经济"的推动B政府的有效干预C.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D.充分利用大量外部资源)14.美国的普选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选民资格B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候选人资格D选举程序)15.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有(A杜鲁门主义B尼克松主义C里根的"重振国威"D.布什的"超越遏制")16.冷战后美国加紧构建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表现为(A"参与和扩展"战略B小布什的单边主义)17.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主要有(B社会主义异化论C倡导多元化和全面民主化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18.苏联解体的原因有(A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B历史问题C西方长期的"和平演变")19.普京执政后提出的战略思想有(B.强国富民D实现经济快速增长)20.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A.美国大力扶持B.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C.重视科技和教育D.国内政局稳定E.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F.适合的资金积累政策和集体意识等.)21.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主要经历的时期有(A.赫鲁晓夫时期D.勃列日涅夫)填空题1、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2、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4、联合国的“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

5、第三世界的崛起以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为三个重要里程碑。

6、阿以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解决。

阿以冲突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二是阿拉伯国家恢复失地的问题。

7、人们往往习惯地把《罗马条约》的生效日1958年1月1日当作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日期。

8、日本政治倾向右倾与保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9、1991年12月,苏联原有15个共和国中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10、朝鲜半岛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的问题11、国家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通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1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1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14、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5、将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的经济被称为“新经济”,其核心是信息产业。

16、《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

1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8、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共有160多个国家的地区,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着重要角色。

19、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

20、目前,中国参加了400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2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2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它还通过向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24.新经济是一种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和通讯为主要支柱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产业25.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地位日益显著。

目前,它的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东西方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以美苏争霸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

27.当今世界政治力量结构是"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是美国,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第三世界整体。

28.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29.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30.1992至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

31.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其主要内容有:联邦制、普选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32.西欧一体化的起步和草创时期是从1950年5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到1957年3月《罗马条约》签订之前。

33.西欧一体化的探索和发展时期从1957年3月《罗马条约》签订,到1991年12月《欧洲联盟条约》签订之前。

34.1991年12月9日、10日,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进行,会议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35.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最早是由英国政治家洛克提出的,后经法国思想家加以完善,但真正把它物化成一种制度并典型化的却是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36.美国的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37.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国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总司令",全权负责日本战后事宜。

)38.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原称"东京招魂社",是日本为纪念为国战死的将士而建立的。

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战后40年来日本首相第一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

39.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