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选择题(1)(×)P型半导体带正电,N型半导体带负电。
(2)(√)半导体中的空穴带正电。
(3)(×)负反馈越深,电路的性能越稳定。
(4)(√)零点漂移就是静态工作点的漂移。
(5)(√)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6)(√)镜像电流源电路中两只晶体管的特性应完全相同。
(7)(√)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8)(×)凡是引入正反馈的集成运放,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9) ( ×)实现运算电路不一定非引入负反馈。
(10)(×)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二、选择题1. 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A) 。
(A)大(B)小(C)相等2.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 C),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工作在( A)。
A.正向导通区B.反向截止区C.反向击穿区3. 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B)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C)它的稳压值U 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 F )状态。
A、正偏B、反偏C、大于D、小于E、导通F、截止4. 当PNP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 C B u B , u B B u E。
(A)>(B)<(C)=(D)≤5.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此时应该( E )偏置电阻。
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增大E、减小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组态是(A)。
A、压串负B、流串负C、压并负7.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 D )型。
A、(B、C、E)B、(C、B、E)C、(E、C、B)D、(NPN)E、(PNP)8.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10 V,-9.3 V,则这只三极管是(A)。
A.NPN 型硅管B.NPN 型锗管C.PNP 型硅管D.PNP 型锗管9. 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B)、(C)、(E)。
A、U0高B、P0大C、功率放大D、R i大E、波形不失真10. 分析运放的两个依据是(A)、( B )。
A、U-≈U+B、I-≈I+≈0C、U0=U iD、A u=111. 集成运放的互补输出级采用( B)。
(A)共基接法(B)共集接法(C)共射接法(D)差分接法12. 差分放大电路R E上的直流电流I 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 CQ(B)倍。
A、1B、2C、313. 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A )负反馈。
A、电压B、电流C、串联14.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所示,该管为(D)。
A.P沟道增强型MOS管B、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C、N沟道增强型MOS管D、N沟道耗尽型MOS管15.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C)。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16.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此时应该(E)偏置电阻。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大 E.减小17.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而设置的。
A、稳定AuB、放大信号C、抑制零点漂移18.已知复合管V1的β1 = 30,V2的β2 = 50,则复合后的β约为(A)。
A.1500 B.80 C.50 D.3019. 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B。
(A)β(B)β 2 (C)2β(D)1+βOu I u o20.若三级放大电路中A u 1 = A u 2 = ,A u 3 =,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80 )dB ,折合为( 10 4 )倍。
21.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两部分电路组成 ,即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D )。
A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B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C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D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22.已知某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该电路可能是( A )。
A .积分运算电路 B .微分运算电路 C .过零比较器 D .滞回比较器23. 在桥式(文氏桥)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 C 。
(A )φA =-1800,φF =+1800 (B )φA =+1800,φF =+1800 (C )φA =00,φF =00 24. 在(A )、(B )、(C )三种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电路是 B ; 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 C 。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 25.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相比,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主要优点是( C )。
A .不用输出变压器B .不用输出端大电容C .效率高D .无交越失真 26. 为了增大输出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 );为了展宽频带,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D )。
(A )电流负反馈 (B )电压负反馈 (C )直流负反馈 (D )交流负反馈二、填空题1.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 单向导电性) 。
2.稳压管通常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3. 双极型三极管是(电流)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极需要加(正向)偏置电压,集电极需要加(反向)偏置电压;场效应管是 (电压)控制器件。
4. 某放大电路负载开路时,U O =6V ,接上3KΩ负载后,U O =4V ,说明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0=(1.5KΩ)。
5. 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是( 1≥F A 和πϕϕn B A 2=+)。
6. 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7. 通用型集成运放通常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8.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10 Hz 时,可选用( 低通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 kHz 时,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希望抑制50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时,可选用( 带阻 )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为某一固定频率,可选用( 带通 )滤波器。
9. 互补输出级中的BJT 通常采用(共集)接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负载能力)。
10.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 I1和u I2完全一样,则输出电压u O =( 0 );若u I1=100μV ,u I 2=80μV 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20)μV ;共模输入电压u Ic =(90 )μV 。
11.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 CQ = (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 DC ( 0 )。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12.分析运放的两个依据是(虚短)和(虚断)。
13 . 为了避免50Hz 电网电压的干扰信号进入放大器,应选用(带阻)滤波电路。
14. 如3.1图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为理想二极管,请判断它是否导通:(截止),并且u0=(-6V)。
15. 在一个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①、②、③的电位分别为6.2V、6 V、3 V,将管子所用材料为(Ge )、类型为(PNP),管脚依次为(e、b、c)。
3.1图16 . 如3.3图所示各电路均引入了深度交流负反馈,电路(a)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放大倍数为(1+R2/R1);电路(b)引入了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放大倍数为(-R2/R1);3.3图 3.4图17. 在3.4图所示电路中,要求其输入电阻为20 kΩ,比例系数为-15,则R=(20 kΩ)、R F=(300 kΩ)和R =(18.75 kΩ)的阻值。
18. 在OCL乙类功放中,若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单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0.2W)。
19. 在运算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
三、分析计算题1. 二极管电路如3.1图所示,考虑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求输出电压U o 。
若两个电源极性反接呢?解答:D1 D2均可导通,U o=0.7V。
若两个电源极性反接,则D2先导通,U o=14.3V。
2.测得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直流电位如3.2图所示,试说明三极管为( b )管,( d )类型。
a. 硅管;b. 锗管;c. NPN;d. PNP;3.如3.3题图所示W117的低压电源电路,已知R1=240Ω,R2=3kΩ;W117 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允许范围为 3~40V,输出端和调整端之间的电压U R为 1.25V。
试求解:(1)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2)输入电压允许的范围;解答:(1)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4分)(2)输入电压取值范围 (4分) 3.3 题图4 .在3.4题图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U BEQ =0.7V ,电流放大系数为β=80,r be =1.2 k Ω,R B =500 k Ω,R C =R L =5 k Ω,U CC =12V 。
(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估算信号源内阻为R S =1.2k Ω时,Sus U U A 0=的数值。
3.4 题图解答:I b = 22.6цA ;I c =1.8mA ;u ce = 3V ; A u = -167;R i =1.2k Ω;R o = 5 k Ω;信号源内阻为R S =1.2k Ω时,Sus U U A 0== - 83.5 5. 下面 3.5图中β=30,r be =1kΩ, R b =300kΩ, R c=R L =5kΩ, R e =2kΩ,U BE =0.7V ,U cc=24V 。
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画出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计算A u 、R i 、R o解答:(1)AR R U V I eb BEQCC BQ μβ64)1(≈++-=mA I I BQ CQ 9.1==βV R R I V U e c CQ CC CEQ 7.10)(=+-≈ (2)(3)2.1)1()//(-=++-=ebe L c uR r R R A ββΩ=++=K R r R R e be b i 52])1(//[β Ω==K R R c o 56. 放大电路如下3.6题图所示,已知:V CC =12V ,R S = 10k Ω,R B1=120k Ω,R B2=39k Ω,R C =3.9k Ω,R E=2.1k Ω,R L = 3.9k Ω,电流放大系数β=,电路中电容容量足够大,要求:1.求静态值I BQ ,I CQ 和U CEQ (设U BEQ =0.6V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源电压放大倍数A u s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4.去掉旁路电容C E ,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