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三模)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三模)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昆明市2020届“三诊一模” 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上浮动核电站(图)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等提供稳定的电力。

我国计划于2021 年率先在渤海和南海部署此类核电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传统的海上柴油发电站相比,浮动核电站的主要优势是()
A. 发电成本低
B. 清洁可再生
C. 建设难度小
D. 资金投入少
2. 我国选择在渤海和南海率先部署浮动核电站,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技术
B. 能源
C. 原料
D. 市场【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海上浮动核电站为小型核反应堆,利用核原料发电高效,发电成本低,A正确。

核电不是可再
生能源,B错误。

建设难度比普通发电难度大,C错误。

资金投入大,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我国在渤海和南海率先部署浮动核电站,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市场需要,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
只提供动力,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内容为新型发电技术的应用。

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和综合思维能力,根
据信息的提示并结合地区的能源需求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山东章丘大葱平均高度约1.0-1.8mn,最高可达2.51m,被誉为“葱中之王”。

其葱白肥大,甘芳可口,宜生食。

在大葱生长期采用培土技术,将土壤分次培于植株根部以延长葱白
长度,培土越高,葱白越长。

地处高寒地区的青海省互助县引种章丘大葱。

摸索出一套“章
丘大葱--大白菜”的轮作栽培模式(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其他葱类相比,章丘大葱的核心竞争优势是()
A. 销售价格低
B. 储存保鲜久
C. 味美个体大
D. 营养价
值高
4. 章丘大葱种植过程中不断培土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充足水分
B. 减弱光照影响
C. 抵御寒潮冻害
D. 防止旱
涝灾害
5. 互助县的“章丘大葱--大白菜” 轮作栽培模式可以()
A.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B. 提高农产品质量
C.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D. 提高农产品产量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山东章丘大葱平均高度约1.0-1.8mn,最高可达2.51m,被誉为“葱中之王”,
其葱白肥大,甘芳可口,宜生食。

与其他葱类相比,章丘大葱的核心竟争优势是味美个体大,
价格没有明显优势,价值与普通葱差不多,AD错误。

大葱不耐储存,B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在大葱生长期采用培土技术,将土壤分次培于植株根部以延长葱白长度,培土越髙,葱白越长,章丘大葱种植过程中不断培土的主要目的是减弱光照影响,B正确。

培土对增加水分、抵御寒潮冻害、防止旱涝灾害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地处高寒地区的青海省互助县引种章丘大葱,摸索出一套“章丘大葱-大白菜”的轮作栽培模式,主要是在2-6月种大葱,7-9月种大白菜,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增加作物熟制,故A正确;该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也不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一般混合农业可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而本地主要是种植业,故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解题的关键是调取材料的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直径较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分为烟、雾、灰尘,可自然产生或人工形成,其在大气中大量存在时会直接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影响气候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气溶胶对地面热量收入影响最大的时段()
A. 06时--09时
B. 11时--14时
C. 16时--19 时
D. 21时
--24时
7. 气溶胶对地--气系统能量收支的直接影响是()
A. 加强地面辐射,大气升温
B. 减弱地面辐射,大气降温
C. 增强太阳辐射,地面升温
D. 削弱太阳辐射,地面降温
8. 气溶胶的密度增大会导致()
A. 对流运动旺盛
B. 云雾数量减少
C. 散射作用增强
D. 大气成分改变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可知,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出现在当地午后的2时左右。

因此气溶胶对她面热量收入影响最大的时段即为当地气温最高时,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可知,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直径较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分为烟雾、
灰尘,可知大气中气溶胶增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减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降温,地面辐射减弱,AC 错误,D正确。

虽然气溶胶增多时会减弱地面辐射,但是由于空气中液体颗粒和云的数量增多,会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总体上升,B错误。

故选D。

【8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直径较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可知,气溶胶的密度增大时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会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会增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空气对流运动减弱,A错误,C正确。

由材料可知气溶胶的密度增大时,空气中液体颗粒物增多,直径较小的固体颗粒会吸附空气中的水汽起到凝结核的作用,因此云雾数量会增多,B错误。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可占到大气总质量的90%以上,其他成分所占的比例较低,气溶胶虽会增多,但不会改变大气的主要成分,D选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气溶胶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抓住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因潮汐涨落冲刷形成的冲沟,其发育程度对芦苇(淡水植物)、碱蓬(耐盐碱,但盐度一般不超过1.6%)和光滩等景观影响较大。

1996 年黄河因人工改道向北入海,甲区域芦苇和碱蓬不断死亡和萎缩,退化为光滩,且潮沟变长、密度变大。

下图为2016年黄河入海口湿地景观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芦苇、碱蓬对潮沟形态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变长
B. 变宽
C. 变浅
D. 变深
10. 甲区域潮沟变长、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①黄河沉积增强②地形坡度变小③沙源补给减少④植被覆盖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 甲区域退化为光滩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