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用模具加工的零件,具有生产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因此,模具技术,特别是制造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国际生产协会报告,在目前阶段,工业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都是由模具成型完成的。
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工业的产值均已超过机床总产值;我国台湾地区模具工业也以每年35%以上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我国大陆地区模具工业近几年更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塑料模具,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1国内外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使塑料模具的制造水平比十年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基础薄弱、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掌握,尚有一段距离,而且发展也十分不平衡,因而,我国塑料模具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尚有一定差距。
塑料成型模具可分为三大类,即注射成型模具、中空成型模具和挤出成型模具。
我国现在的制造水平,以注射成型模具为最高,中空成型具为最低,如化妆品用瓶子的吹塑模具,无论从造型以及质量上远不能适应出口要求。
目前,国内生产的小模数塑料齿轮等精密塑料模具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齿轮模具设计中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压缩造成的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造型要求。
显示管隔离器注塑模、高效多色注射塑料模、纯平彩电塑壳注塑模等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使用CAD三维设计、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形、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新颖等对精密、复杂模具的制造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
20吨以上的大型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4英寸彩电塑壳和48英寸背投电视机壳模具,汽车保险杠和仪表盘的注塑模等大型模具,国内都已可生产。
国内最大的塑料模具已达50吨。
虽然在这十多年中注塑模具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CAE /CAM按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
特别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技术上存在明显差距,这些类型模具的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而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国外注塑模具制造行业的最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
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国外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70%-80%,实现部分资源共享,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模具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专业化,在模具企业的生产管理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采用以设计为龙头、按工艺流程安排加工的专业化生产方式,降低了对模具工人技术全面性的要求,强调专业化。
国外注塑成型技术在也向多工位、高效率、自动化、连续化、低成本方向发展。
因此,模具向高精度复杂、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组合模、即钣金和注塑一体注塑铰链一体注塑、活动周转箱一体注塑;多色注塑等;向高效率、高自动化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例如:叠模的大量制造和应用,水路设计的复杂化、装夹的自动化、取件全部自动化。
我国注塑模具行业与其发展需要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存在五大问题:1.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虽然有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总体来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虽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水平已比较先进,但大部分企业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
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差,难以整合或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3.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科研开发投入少,观念落后,对开发不够重视。
4.供需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2003年国产塑料模具国内市场满足率只有74,7%,其中大型、精度、长寿命模具满足率还要低,估计不足60%。
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发展一时还难以跟上,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5.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待时日,在模具这样竞争性行业中需依赖于特殊用户,需单件生产的行业,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原来的体制和经营机制已越来越显得不适应。
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水平也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
各地都重视这两问题,解决尚待时日。
1.2国内外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向由于塑料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及上述各方面差距的存在,因此我国今后塑料模具的发展必将大于模具工业总体发展速度。
塑料模具生产企业在向着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小而专”、“小而精” 仍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从技术上来说,为了满足用户对模具制造的“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以下的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展望我国塑料模具的未来,笔者以为应从提高技术水平着手,一方面发展专业模具厂的技术优势,使之进一步提高对某一类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
要提高我国的模具技术水平,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大努力:1.开发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实现模具国产化;2..加速模具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3.大力发展CAD/CAM/CAE、RPM等先进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4.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使他们尽快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先进技术。
1.3空气净化器概述及市场调查空气净化器概述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
空气净化器主要构成有:机箱外壳、风道设计、过滤网、电机、电源、液晶显示屏等。
决定寿命的是电机,决定净化效能的是过滤网,决定是否安静的是风道设计、机箱外壳、过滤网、电机。
选购的关键指标是空气净化效能CADR值。
空气净化,风光无限的产业。
人的一生大概有6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如果生活在城市,这个数字更是高达80%到90%,而室内环境污染可能成为影响你的健康的一大杀手。
建筑、装修、家具和现代化的家电、办公器材等都是危害以及剥夺你生命的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后困扰都市人的第三大环境问题。
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中有68%的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对室内健康的需求造就了空气净化这一市场的巨大空间。
有关专家表示,今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内,国内空气净化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将保持每年35%以上的增长率。
各类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处于市场导入的初级阶段,普及率还不到1%,而美国的空气净化产品人均拥有率为31%,日本为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消费意识的提高,空气治理保护产业市场空间前景无限。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新兴行业,使得产品净化效果的评价标准尚属空白,无法认定;加之目前这个行业中低端产品占据主导,这就造成市场上生产企业和商家广告宣传各行其道,使消费者无所适从。
以往的过滤、静电吸附、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以其功能单一、被动杀菌效果微弱,不便大面积操作,而将被可以在室内及公共场所任何动态情况下实现杀菌、消毒的技术产品所替代。
多年来,滤网过滤吸附大颗粒尘埃;臭氧和过氧乙酸消毒持久性差,而且对人体器官有刺激性;双氧水虽然是理想的杀菌消毒剂,但在动态环境下不具有可操作性;至于光触媒只能是抗菌剂而不是消毒剂,更不可能用在空气消毒中。
据环境电器专业生产商上海山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安宏先生介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利润使得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市场开始繁荣,国内从事室内空气净化行业的公司剧增,大量的企业竞相角逐。
然而,这些企业仍然处于低端竞争状态,普遍缺乏科研力量,规模及实力参差不齐,所在净化领域的技术创新非常有限,仍然停留在活性碳过滤、静电吸附和臭氧消毒的水平,尤其是中央空调净化领域缺乏成熟的空气治理技术和产品。
随着2008年奥运会政府和群众开始大力倡导健康、环保、安全的生活理念,人们对室内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已大幅度提高,由1999年的29.5%上升到目前的81.5%。
观念的提高必然产生直接的消费行为,这为空气净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1.4空气净化器原理及种类:1.4.1原理空气净化器通常由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机器内的微风扇(又称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两次过滤)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类似大自然中新鲜空气的“微气候环境”。
1.4.2种类空气净化器一般有台壁式、吊挂式、吸顶式和落地式等类型;按空气净化技术则分为:HEPA空气净化器、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电子空气净化器、紫外线空气净化器、洁净室空气净化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离子风空气净化器、臭氧空气净化器等。
2 塑件的工艺分析2.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该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用途:汽车配件(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收音机壳,电话手柄、大强度工具(吸尘器,头发烘干机,搅拌器,割草机等),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橇车等。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燃烧鉴别方法:连续燃烧、蓝底黄火焰、黑烟、浅金盏草味溶剂实验:环已酮可软化,芳香溶剂无作用特点: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5、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6、同PVC(聚氯乙烯)一样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成型特性: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