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市停车场调查报告

西安市停车场调查报告

西安市停车场调查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组长:
指导老师:
组员及组员分工:
组员:周霞,马瑞莹,刘海阁,吕路,王伟,王钊,冯明伟,张辛煜,李喜龙,张衡,李博超
组长:李博超
组员分工:鼓楼地下停车场周霞,张衡,张辛煜,吕路鼓楼地面停车场马瑞莹,冯明伟,李喜龙
北院门停车场刘海阁,王伟,王钊,李博超
停车数据统计:各小组
问卷数据总计:张衡
ppt制作:李博超
西安市停车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车辆停放占用了交通过程90%以上的时间。

城市出行的每个端点(无论机动车或是自行车,无论是出行起点或讫点),都有一个车辆停放问题,因此停车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获取停车场数据的基础,了解分析西安市市停车场的停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为以后此类停车规划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以便对停车场规划的基本步骤有更深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二、调查方法
停车调查通常分为停车实况调查和停车者行为决策调查。

停车实况调查的主要方法有:连续式,间歇式和询问式。

连续式调查方式又分泊位连续调查方法和停车车辆连续调查方法。

间歇式调查可分为牌照式和非牌照式。

此次调查我们组采用的是间歇式牌照调查方法和询问式调查方法相结合。

在所分区域内,我们找到了三个比较典型的停车场来进行调查。

分别是:鼓楼地下停车场,北院门路内停车场以及鼓楼路外停车场。

◎间歇式牌照调查方法。

各小组组员从08::30开始,每15分钟记录一次停车场内所有停放车辆。

每一辆车都记录其车牌号后三位,对于后面新来的车在表后面记录。

整个调查过程持续三小时,截止11:30结束。

◎询问式调查方法。

每小组分发20份问卷,共计六十份。

在每个停车场对部分驾驶员进行询问调查。

三、实际调查情况及数据整理和分析
3.1基本资料调查
区域1为鼓楼地下停车场,方便顾客停放车辆,停车费为三元一小时,停车供应可供应186个标准车位(供小型汽车停车)。

区域2为鼓楼路外停车场,停车供应可供应120个标准车位(供小型汽车停车)。

区域3为书院门路内停车场,停车费为四元一小时,可供应114个标准车位(供小型汽车停车)。

3.2询问表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询问表一共发放了60份,有效回收60份,其中男性47人,女性13人。

其他数据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大多数车主每周用车次数为5次以上。

表3-2车主每月的停车费用表
从车主每周的停车费用的图表看出车主在停车费用上大都集中于50—150元。

3.4.3
图表显示有42位车主到此处停车是为了办事,所以此处商业或相关机构及工作者较多。

表3-4到目的地的距离表
由图表可知此处停车位置到目的地的距离比较均匀,大致都在三百米内,三百米外也有相当一部分。

表3-5目前停车场的现状表
调查显示,此处停车场设计相对欠缺,群众满意度不高。

数据显示,大多数人能容忍的距离在50—300之内。

表3-7选择停车场的首要因素
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选择停车场的首要因素主要是停车安全性和步行距离。

3.3停车场调查周期内累计停车辆
区域1为鼓楼地下停车场,1小组以15分钟为一个巡回周期,在08:30—11:30这时间段以15min为周期的停车量汇总如表3-8:
区域2为鼓楼地面停车场,2小组以15分钟为一个巡回周期,在08:30—11:30这时间段以15min为周期的停车量汇总如表3-9:
区域3为北院门路内停车场,3小组以15分钟为一个巡回周期,在08:30—11:30这时间段以15min为周期的停车量汇总如表3-10:
四、存在问题与意见建议
鼓楼地下停车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停车场在九点半之后实际停车数目显著增长,车位略显紧张。

工作人员指挥车辆停放较
忙录。

周末时间车辆停放更加繁忙,泊位利用率高。

2.停车场现代化水平不够高,没有电子设备显示剩余车位数。

车辆进入车场时有时需要现
场工作人员指挥停放。

3.停车场周围商业繁华,但是经实地考察与询问后发现停车场距离车主目的地人有一段距
离,需要人们步行时间较长。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停车场设备进行更新,设置电子指示装置,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2.对经常在此停车场停车的顾客可以办理自动缴费卡,使用ETC通道
鼓楼地面停车场
问题:停车位杂乱,不便管理;停车占用道路,为行人带来诸多不便;
建议:取缔路上停车位,恢复双车道运行。

北院门路边停车场
问题:停车泊位不足,有少量的乱停乱放,停车安全性差。

意见建议:扩展停车场,或在附近建立新的地下停车场,路内停车场需加强其
安全措施,保障停车安全性。

表3-8 区域1 停车放车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1、总延停车辆数f=∑)(a =649(辆次)
2、总延停放车时间∑)(b =∑⨯)min 15观测时间间隔(延停车数量=10335(min )
3、实际停放车数(g )=在调查时间t (h )内实际停放数量=∑)(c =139(辆)
4、平均停放车辆数(h )=)
()
(t g =46.33(辆)
5、可能停放车辆数(i )=停车供应设施容量=186
6、平均停放车指数L=观测次数
⨯)()
(i f =12*186649=0.29
7、平均周转率既t 小时内的实际停放车车辆除以设施容量=)
()(i j =186
139
=0.75
8、平均延停时间h=)
()
(g b ∑
=13910335=74.35(min )
表3-9 区域2 停车放车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1、总延停车辆数f=∑)(a =621(辆次)
2、总延停放车时间∑)(b =∑⨯)min 15观测时间间隔(延停车数量=9315(min )
3、实际停放车数(g )=在调查时间t (h )内实际停放数量=∑)(c =117(辆)
4、平均停放车辆数(h )=)
()
(t g =39(辆)
5、可能停放车辆数(i )=停车供应设施容量=120
6、平均停放车指数L=观测次数
⨯)()
(i f =0.431
7、平均周转率既t 小时内的实际停放车车辆除以设施容量=)
()(i j =0.975
8、平均延停时间h=)
()(g b ∑
=79.62(min )
表3-10 区域3 停车放车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1、总延停车辆数f=∑)(a =1138(辆次)
2、总延停放车时间∑)(b =∑⨯)min 15观测时间间隔(延停车数量=14025(min )
3、实际停放车数(g )=在调查时间t (h )内实际停放数量=∑)(c =246(辆)
4、平均停放车辆数(h )=)
()(t g =82(辆) 5、可能停放车辆数(i )=停车供应设施容量=114
6、平均停放车指数L=观测次数
⨯)()(i f =0.832 7、平均周转率既t 小时内的实际停放车车辆除以设施容量=)()
(i j =1 8、平均延停时间h=)()(g b ∑
=57.01(mi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