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二章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 损的定位诊断
作者 : 贾建平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第三节
脑神经
• 神经病学(第8版)
脑神经的功能分类
脑神经按功能可分为 ① 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 ② 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 ③ 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
有些脑神经(第Ⅲ、Ⅶ、Ⅸ、Ⅹ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12对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脑神经
Ⅲ.动眼神经
动 外侧核
眼 神 经
正中核 E-W核
核
Ⅳ.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核
Ⅵ.展神经
展神经核
脚间窝
海
(中脑)
绵
前髓帆
(下丘下方)
窦
桥延沟
(内侧)
上直肌 、上睑提肌
眶
内、下直肌,下斜肌
下支
睫状N节
上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上斜肌
裂
外直肌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核性眼肌麻痹(nuclear ophthalmoplegia)
(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动眼神经核紧靠中线,病变时常为双侧动眼神经的部分受累,引起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2)脑干内邻近结构的损害 展神经核病变可累及面神经纤维,同时累及三叉神经和锥体束 (3)分离性眼肌麻痹 病变时可仅累及其中部分核团而引起某一眼肌受累,其他眼肌不受影响
(一)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 1. 周围性眼肌麻痹(peripheral ophthalmoplegia) (1)动眼神经麻痹
➢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的作用),不能向上、 向内、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
运动核均受双侧支配
• 神经病学(第8版)
一、嗅神经(Ⅰ)olfactory nerv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嗅细胞(1级神经元) 嗅球(2级神经元)
嗅中枢
颞叶钩回 海马回前部 杏仁核
嗅觉传导径路
• 神经病学(第8版)
一、嗅神经(Ⅰ)olfactory nerv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嗅中枢病变 嗅觉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因左右两侧有较多的联络纤维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 核间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
(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3)一个半综合征(one and a half syndrome)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鼻腔局部病变 ➢往往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 ➢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
• 神经病学(第8版)
二、视神经(Ⅱ)optic nerv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视 网
双极细胞 (1级神经元)
膜
神经节细胞 (2级神经元)
枕叶视皮质中枢 (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
刺激性病灶
引起幻嗅发作
患者常发作性地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 胶皮的气味
可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 神经病学(第8版)
一、嗅神经(Ⅰ)olfactory nerv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二)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
➢颅前窝颅底骨折累及筛板,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可伴脑脊液流入鼻腔 ➢额叶底部肿瘤或嗅沟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两侧嗅觉丧失
➢ 一侧外直肌麻痹时 眼球偏向内侧,虚像位于实像外侧 ➢ 一侧内直肌麻痹时 眼球偏向外侧,虚像位于实像内侧 ➢ 支配眼球向上运动的眼肌麻痹时 眼球向下移位,虚像位于实像之上 ➢ 支配眼球向下运动的眼肌麻痹时 眼球向上移位,虚像位于实像之下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滑车神经麻痹
➢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其单纯损害表现为眼球位置稍偏上,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
(3)展神经麻痹
➢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脑桥 小脑角肿瘤或糖尿病等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 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 可外展,伴单眼眼震
两眼同侧注视时,患侧 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 球内收正常
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 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 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 神经病学(第8版)
二、视神经(Ⅱ)optic nerv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二)视乳头异常 1. 视乳头水肿(papilledema)
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静 脉淤血,严重时可见视乳头隆起
2.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
表现为:视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外侧膝状体后和视辐射的病变 不出现视神经萎缩
内囊后肢 视放射
外侧膝状体 (3级神经元)
视神经
视束
视交叉
• 神经病学(第8版)
二、视神经(Ⅱ)optic nerv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视神经不同部位损害所产生的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
1. 视神经损害 2. 视交叉损害 3. 视束损害 4. 视辐射损害 5. 枕叶视中枢损害
视觉传导径路及各部位损伤表现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一)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二)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三)展神经(abducent nerve)
眼球运动神经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4. 核上性眼肌麻痹(upp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
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有三个特点: (1) 双眼同时受累 (2) 无复视 (3) 反射性运动仍保存
侧视麻痹示意图
• 神经病学(第8版)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Ⅲ、Ⅳ、Ⅵ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二)不同眼肌麻痹导致的复视(diplopia) 复视成像的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