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5、人类渴望和平。

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

“强权就是真理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

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1、形成的原因(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

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成员国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3、形成经过:(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2)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4、影响: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二)三国协约:1、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使两国接近。

2、成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3、形成过程:(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这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3)1907,《英俄协约》签订,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4、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思考问题:5、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复杂,有哪三对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对?各因何问题产生的矛盾?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1、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扩军备战,于是,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表现(1)科技进步首先提高了传统武器的性能、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2)新式武器相继问世,如、潜艇、飞机、坦克等,战争扩展到了海地和空中(3)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4)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1、德国的军国主义浪潮出现的原因:德国自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对殖民地分配现状最为不满。

2、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德国、俄国、及英国、法国等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复习提问: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两大军事集团?集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实质。

3、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表现有哪些?4、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什么?5、为什么人类历史到了20世纪会发生世界大战?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云密布的欧洲,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及如何进行的?讲授新课:一、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讲课思路:先让学生简述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然后再来分析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并结合地图。

形成时空观。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

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

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2、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其影响是什么?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一)、一战的爆发1、爆发:1914年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2、交战双方:德、奥匈、奥斯曼、保英、法、俄、塞、比、意、日等想一想: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战争的进程1、战争的三条战线: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回答问题:3、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西------东---------东4、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中立政策”目的:远离战火,避免战争;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发战争财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美国与英法有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损俄国爆发革命,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目的:为了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三)大战结束1、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2、促使大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总体上,协约国的力量大于同盟国的力量。

n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中国等国家的参战也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n德奥集团挑起的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非正义的战争是必然失败的。

n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了战争。

各国的反战运动和革命浪潮,如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n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

三、大战的结果和大战性质:1、结果:⏹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3、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3课大战的后果复习提问:1、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2、一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3、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各有何战事?4、一战结束的时间、标志?5、你认为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讲授新课:1、巨大的灾难:2、西欧的相对衰落3、美国和日本崛起4、革命与独立浪潮高涨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重大影响?第4课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民族主义是在什么时期兴起的?一般认为,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举例说明,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或者进步、或者反动的作用?3、阅读教材材料,回答18页知识窗的问题4、如何来认识极端民族主义的❽爱国主义❾面貌?课后记:阶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第二阶段(1915~1916)第三阶段(1917~1918)第二单元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短暂和平。

第5课凡尔赛体系的建立(2课时)一、巴黎和会: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热切希望和平;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强间的争霸斗争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前2、什么是巴黎和会?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处置战败国和巩固战胜国成果的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3、与会代表:战胜国的代表,但没有苏维埃俄国,中国政府的代表是陆征祥等4、和会召开的目的:实现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削弱德国,巩固战争成果(以解决分赃、反苏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这三大问题)5、战胜国的主要意图同学阅读教材分析并结合新课堂22页材料题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提出严厉的赔款计划,掌握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国:继续❽欧洲均势❽的传统政策,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地位,消灭德国的海军,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更关心建立国际联盟,使美国能够更大程度干预和控制国际事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