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
测量
温 度 计
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玻璃泡 1、测量时应将____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容器底 容器壁 不要碰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读数,读数时, 稳定
玻璃泡 _______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
A、液化
C、先熔化后汽化
B、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
2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
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 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返回
液态 汽化:________
状态变化
气态 _______
气态 液化:________
液态 _______
汽 化 和 液 化
沸腾:沸点 蒸发: 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致冷 液化: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返回
典型例题:
例1、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B )
考点:沸腾的条件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固态 升华:_______
气态 _____ 固态 _____
升 华 和 凝 华
状态变化
气态 凝华:_______
举例:升华: 凝华:
冰冻的衣服变干 ; 霜、雪、雾凇 。
返回
典型例题:
考点:升华和凝华
例1、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C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 例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D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熔 化 和 凝 固
液态 凝固:_________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返回
典型例题: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区别
例1、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D)
例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 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C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物态变化 复习
温度计
物 态 变 化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的热胀冷缩
返回
• 巩固练习:
B •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 化现象 •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B ]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 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 为5℃。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B )
A. 27℃
B. 30℃
C. 32℃
D. 37℃
返回 返回
固态 熔化:_________
状态变化
液态 _________ 固态 _________
玻璃泡内 液体
刻度范围
煤油
-20℃~110℃
水银
35℃~42℃
煤油、酒精等
-30℃~50℃
分度值 构造
1℃
0.1℃
1℃
玻璃泡上部是均 匀细管
不能离开被测物 体读数
玻璃泡上部是均 玻璃泡上部有一 匀细管 段细而弯的“缩 口”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被测物 可以离开人体读 体读数 数,使用前 要 甩一下 。
易混淆的知识点
• 9、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 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 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 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B )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 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 27、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小结:易混淆的知识点
1.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实验室温度计 原理 体温计 寒暑表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表面_________。 相平 把水银甩下去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 返回
典型例题:
考点: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
例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 2.4℃ 读做 2.4摄氏度 ;温度计乙的示数 -1.8℃ 零下1.8摄氏度 为______,读做______
液化 凝华 熔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
节水措施:
利用生活用水冲厕所、洗手后要关水
2.蒸发和沸腾: 异同点 蒸发 液体表面 沸腾 液体表面和内部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液体沸点 缓慢 剧烈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气体流速、表面积、温度 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 吸收热量,温度不 变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相同点
4、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C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5、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 物态变化是(A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 现 6、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D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 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 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21、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 抽出,它的示数将( C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2、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这种
现象属于( C
)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A.升华
23、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 “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 D
• 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 的操作图。 •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把温度计取出读数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 温度是 ___℃ 30 •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 • 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 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第一种可原因: 水太多 • 第二种可原因: 纸板没有盖住烧杯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 时,主要步骤有: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 •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 温度计。 •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 触。 •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D、B、A、C (只填写序号)
• (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 36 度,它的示数是 ℃
9、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 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不能 10、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 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D ) • A. 密度不同 B. 体积不同 • C. 熔点不同 D. 沸点不同 • 11、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常使用酒精温度计而 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而在实验室中,为什么 用煤油温度计而不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 答: 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低,酒精的沸点只有78 ℃。
3、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
放在阳光下,如图8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是( ) D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 D.液滴是由植物蒸发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