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要求)

小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要求)

小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老师的教和学生学。

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不单靠教师认真而科学地教,也要靠学生自觉、主动、认真地学。

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习质量,全面完成学习任务。

特指定如下学习常规管理制度:
一、预习要求
预习新课是学习全过程的首要一环,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初步了解教材,明确教材重点、难点和基本知识的重要步骤。

预习应做到:
1、上新课前,必须根据老师的指导,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初步感知教材。

2、预习时要标记出新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自己对教材的学习有的放矢,做到重点听记。

3、预习的目的在于达到“掌握学习”,在预习过程中要积极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力争在预习中自己解决。

4、中、高年级预习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5、搞好预习贵在坚持,要逐步养成习惯,提高预习的要求。

6、具体预习方法:
1).猜:即要求学生看课文题目时,不忙着阅读文章的内容,而是先设想这个题目如果由自己来写,应该怎样立意,怎样选材和结构文章。

2).圈:即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查:即要求学生运用字典、词典、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弄清生字的读法、写法以及除课文中的词外,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以丰富词汇,再结合上下文理解难词、难句。

4).读:即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顺,要求大声地朗读,这样可以体会意境,培养语感,加深印象。

5).摘:即要求学生把积累的词汇、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摘录的内容,摘录下来。

6).想:即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特点、难点、重点和对自己的启发。

7.批:即要求学生将学习要求、读后心得、疑难注释批写在本上,还可批自己的观点。

有旁批、眉批、尾批等形式。

8).做:即要求学生把课文的问题和老师布置的预习题做好。

9).问:即要求学生记下不理解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或疑问,课堂上质疑或课后主动提出,直到弄懂为止。

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0).写:即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觉得新课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可模仿课文或课文片段写一两段话,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上课要求
上课是学习全过程的关键一环,是学生接受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形式。

认真听好每堂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上课前2分钟,安静地进入教室就坐,唱着歌,准备好学习用品。

2、上课时要全神贯注,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师讲课的重难点,积极思考,要注
意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3、要善于动脑、动手、动口。

中、高年级要学会记课堂笔记,对于要求背诵名言警句、文章段落、公式、定义、法规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并能够灵活运用。

4、要善于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不懂的知识问题,要虚心讨教,不要不会装会,养成实事求是、勤学好问的良好学风。

5、教师布置的课内阅读、练习或实验等活动,要按时认真完成,不能拖拉草率。

6、回答老师的提问要立正站好,声音响亮,使用普通话,注意说完整连贯的话。

7、遵守课堂纪律,坐姿要规范,不搞小动作,不干扰别人的学习。

三、自习、作业要求
自习、作业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以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发展。

应该做到:
1、自习时应专心致志地复习、预习和做作业,不随便说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习时间,消化所学知
识。

自习课要做到老师在与老师不在一个样,按时上、下课,不得放任自流。

2、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每节自习课的任务,不能无目的地乱抓一把而浪费时间。

3、要学会自学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事事依靠别人。

4、要先复习再做作业,做作业时要潜心思考,按时、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不偷懒,不漏落作业,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

5、家庭作业要认真保质保量的完成,写作业要正确、整洁、美观大方,格式正确,上留天,下留地,侧留边,数学作业中间要打上双竖线,眉目清晰。

7、作业本要善于保护,不撕裂,不涂划,不有污迹,不缺角少棱
四、复习要求
复习是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使以前学的的零散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溶会贯通的效果。

是保证学习质量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复习应做到:
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2、明确重点,攻克难点,侧重疑点。

3、复习讲究复习方法
(1)分散复习: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

不妨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2)交叉复习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再复习数学,再之后变成别的什么。

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3)灵活应变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已掌握住,就可以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

如果已经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

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也要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松,可以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

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时只研读平日整理的错题库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多种方法复习复习语文,可以朗读、背诵、默写、写作文不同的方式交换进行,复习数学
可以记公式做题。

4、要有良好的心态,忌急忌躁。

5、复习要虚心,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
五、考试要求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知识反馈形式,必要的考试可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考试应做到:
1、考试前应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理清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知识点、知识结构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考试时,首先要注意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解答问题,切忌乱套公式,硬凑答案。

3、试卷书写要工整清楚,格式要正确,不写错别字。

4、不慌场,做到容易的题目不轻看,难题不害怕。

5、答卷要先易后难,一时记不起答案的题目可暂时搁在一边,待记忆重现再作解答。

6、答卷完毕,要认真进行检查,及时弥补答卷中的漏洞,改正答卷中的错误。

7、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正确对待考试,杜绝作弊行为,不在分数上斤斤计较,不搞不文明的举动。

8、认真自觉地进行考试后的查漏补缺,防止造成知识的缺陷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