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可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

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认识消费与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

可用公式表示为:=APC C Y/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

凯恩斯承认,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

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C a bYa>,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bY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01<<,为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8-1所示。

b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图8-1中,45°线表示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

当收入1Y 时,消费线与45°线相交,此时收入等于支出。

当收入1Y 增加到2Y 时,消费从1C 增加到2C ,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加量。

(2)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内容消费函数直观地反映了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核心内容:①消费线的斜率小于45°线,说明边际消费倾向b 的数值介于0~1,这与凯恩斯对边际消费倾向的推断一致。

②与凯恩斯提出的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吻合。

③由于上述消费函数并未包含利率变量,表明消费变动与利率无关,与凯恩斯提出的收入是消费决定因素的观点一致。

(3)消费之谜对家庭数据的短期时间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数据的长期时间序列考察却否定了凯恩斯的观点,就是凯恩斯“消费之谜”。

如图8-2所示。

图8-2 凯恩斯消费之谜短期和长期两种不同的平均消费倾向是凯恩斯“消费之谜”产生的根源,因此,找到两种消费函数存在的原因,也就解开了“消费之谜”。

20世纪50年代弗里德曼和莫迪利亚尼分别提出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之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1.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弗里德曼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P Y 和暂时性收入T Y 。

持久性收入是指人们预期在长期中能持续获得的稳定收入,可将其视为长期平均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指未预期到的、偶然获得、不可持续的收入。

人们的实际收入是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之和,即P T Y Y Y =+2.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会依据长期稳定的收入来进行消费决策。

暂时的收入变动只有在能够影响持久收入时,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据此,他提出了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P C cY =其中,c 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这一函数关系表明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正相关,且与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基于过去所获得的持久性收入和现期收入水平形成的预期,持久性收入的估算公式为:()()1111P t t t t t Y Y Y Y Y Y θθθ---=+-=+- 01θ<<其中,θ为加权数,表示两个时期收入变动对持久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θ越大,持久性收入越接近现期收入;θ越小,则持久性收入越接近前期收入。

将持久性收入的估算公式代入消费函数可得:()11P t t C cY c Y c Y θθ-==+-其中,c θ为现期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1c θ-则为前期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

不难理解,c c θ<说明短期消费倾向小于长期消费倾向,可见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函数。

3.持久收入假说存在两种不同消费函数的原因当现期收入增加时,人们并不能确认其属于持久性收入还是暂时性收入。

因此,消费的变动不大。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占比会越来越低,平均消费倾向呈递减变化。

一旦人们能够确认收入的增加是持久性的,就会依照新的收入水平调整其消费支出。

因此,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消费倾向,并且由于持久性收入是持续、稳定的,所以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基本上是一个常数。

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如图8-3所示。

图8-3 持久性收入假说与消费之谜在图8-3中,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表消费。

C cY =为长期消费函数,其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相等为c ,是一常数。

()11t t C c Y c Y θθ-=+-为短期消费函数,其平均消费倾向为c θ,()11t c Y θ--为由前期收入所决定的消费,它不随现期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4.持久性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弗里德曼揭示了凯恩斯消费之谜的根源:凯恩斯将消费视为现期收入的函数,仅考察了现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据此得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

持久性收入假说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持久性收入的稳定性质决定了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从而揭示了凯恩斯的消费之谜。

但是家庭如何把握其将来的收入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这就涉及了预期,但是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期仅仅是一种适应性预期。

三、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1.生命周期假说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根据费雪的模型,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其一生的收入。

莫迪利亚尼在此基础上指出人们会利用储蓄等手段来平衡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

莫迪利亚尼的理论贡献在于:这一理论发现家庭的收入变化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人的储蓄与消费状况取决于他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因此,消费取决于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能获得的全部收入,既包括劳动收入,也包括财产收入。

2.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假设(1)收入变动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工作时可获取年收入Y,退休后将不再有任何收入;(2)个人进行储蓄的目的是为了维持退休后的日常消费开支;(3)利息率为0,储蓄不能带来利息收入;(4)个人偏好稳定、均匀的消费水平。

基于以上假设,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消费、收入及财富的跨期选择可以用图8-4表示。

图8-4 生命周期中的消费、收入及财富的跨期选择在图8-4中横轴代表生命周期T年,纵轴代表收入Y和消费C。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水平始终保持不变,消费曲线C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

为保障退休之后的生活,人们工作时的收入便分为两部分:消费和储蓄。

退休之后没有收入来源,其消费只能靠以前的储蓄支撑,因而是负储蓄,表现为财富的净减少,至生命结束时,其财富归0。

根据该理论的假定,退休前的储蓄额应该等于退休后的负储蓄额,也就是两个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应该相等。

3.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莫迪利亚尼构造了家庭的消费函数:=+或//1//C aW cYC W T R Y T T W R T Y=+⋅=⋅+⋅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用图8-5表示。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为:()==+//APC C Y a W Y c图8-5 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在图中消费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a W 。

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消费与收入正相关,消费随收入增加的多少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 的大小。

由于财富W 为常数,收入Y 的增加使W Y 下降,进而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随Y 的增加而减少,即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4.生命周期理论与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可以用图8-6来直观地说明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之谜的解释。

图8-6 生命周期理论与消费之谜图8-6中,在收入为1Y 时,财富为1W ,相应的短期消费曲线为1C ,其上与1Y 相对应的点为1E 。

当收入由1Y 增加到2Y 时,人们的财富W 与收入Y 一同增长,由1W 上升到2W ,并导致短期消费函数由1C 平行上移至2C ,此时,其上与2Y 相对应的点为2E 。

把1E 和2E 两点用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长期消费曲线。

该曲线的斜率,即平均消费倾向,始终为一常数。

综上所述,短期中,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财富的变化,人们拥有的财富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呈现出递减的规律。

但长期中,人们的财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平均消费倾向为常数。

这种长短期消费函数之间的差异,正是产生消费之谜的原因。

四、杜森贝的消费理论1.相对收入的含义杜森贝认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故其消费函数被称为相对消费函数。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概念包含两层含义:(1)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其他人消费支出及收入与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2)习惯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收入水平”的影响。

由于存在示范效应,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例不一定下降,即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是递减的。

又由于习惯效应,在收入减少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可能不变或只有轻微下降,而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量,这称为消费的制轮效应或棘轮效应。

2.相对收入消费函数杜森贝长期消费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C cY =长期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具有正斜率的一条直线。

短期消费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0C C Y α=+其中,0C 为短期消费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其高度由习惯的消费水平决定;α为短期消费倾向。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消费函数可用图8-7表示。

图8-7 相对收入假说与消费之谜3.相对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如图8-7所示,由于3311//E Y E Y >,短期消费函数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相反,当收入由3Y 逐渐恢复时,消费又会循着1C 的路径反向变动,直至到达原先的最高收入水平1Y 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