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清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福清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百万市民共创建玉融盛开文明花——福清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综述两馆一中心的工地上,曾经的机器轰鸣声、车辆来回穿梭身影早已淡出,有着独特建筑立意侨乡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褪去神秘面纱,一座全新现代地标赫然屹立,雄姿勃发;串联着唐陂、宋桥、元佛、明塔、清寨等古迹的“龙江十里文化长廊”宛如颗颗珍珠熠熠生辉,连接历史与现今的文化脉络,古韵新风,交相辉映——这是全新绘就的福清古邑华美变身的美丽画卷。

当“绿树路边绕”吟唱于街巷,当阡陌小道衍变成畅达通途,当一幢幢摩天大厦、农家别墅拔地而起,当一泓清水绕江盘城而动,当夜景灯光次第亮起,满城流光——这是福清这座千年古邑不断焕发的现代化气息和宜居魅力。

信步街头,破损的道路被修复了,街边的垃圾、牛皮癣被清除了;公园、路边的公共设施维护一新;公交车上让座现象多了,交通路口遵守秩序的也多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你来我往的欢声笑语常见了……这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一幕幕令人温暖的场景。

住上新房的龙山街道困难户陈忠开一家人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没想到像我这样的贫困户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去年8月,通过申请、摇号,他选中了一套面积68. 36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这是音西街道瑶峰村福业小区里为我们勾勒出的和谐温馨的画面。

社区精心构筑的绿色网吧成为节假日里孩子们自由畅享的乐园,四点半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心理健康教育,让奔跑在上学途中的孩子们脚步变得更欢快、更轻盈——这是玉融大地上孕育希望的一幕。

…………文明之花奇葩朵朵,创建之树硕果累累。

如今的玉融大地无不沸腾着创建浪潮,百万玉融儿女成了创建的主力军,更成为文明创建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福清这座千年古邑所诠释出的现代文明,正以其不可逆转和无可撼动的趋势和力量,成为福清这个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侨乡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玉融这颗耀眼的明珠在海峡西岸精神文明带上更加光彩夺目。

精心谋划凝聚合力福清的发展是文明中的发展,福清的文明是发展中的文明。

正如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陈大强所说的那样,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是提升城市形象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福清,这个开放融和、拼搏争先的省会南翼城市,三年来,她承载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一艘飞速航行的巨轮全力向前。

江阴、融侨和元洪三大开发区齐头并进,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两大千亿产业集群规模恢宏,塑胶、食品、玻璃、机电、纺织、新能源六大百亿产业集群争奇斗艳,江阴、龙田等省级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平台等更是锦上添花,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洪投资区、出口加工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5张国家级园区“名片”被一一添加。

2010年,福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7亿元,比增13.5%;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2亿元,比增16.6%。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科学发展指标分别名列全省第3位和第4位。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福清建设再提速,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55亿元,同比增长13%。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福清的文明创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磁力。

经过上届三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实践,2009年,福清人民以更加稳健、更加自信的姿态,站到了新一轮的创建起跑线上,三年的历练,玉融儿女铆足了劲,再次开启新征程,全新的创建理念、全新的创建举措为福清注入了全新的文明创建活力。

2010年,凝聚着全市人民对文明的急切渴望,“公共文明建设年”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酝酿出炉,“文明礼仪我示范”、“文明秩序我维护”、“文明生活我倡导”、“文明行为我践行”、“文明市民我争当”、“文明创建我参与”六大行动24项系列活动随之铺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文明风、文明行涌动福清,玉融大地,创建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随即,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铺开:福清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文明委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推动落实“一岗双责”,合力抓好创建工作。

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了新一轮创建工作规划,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十一个工作组,开展声势浩大的五大专项整治行动。

督查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了创建工作措施不弱、力度不减、热情不退;把创建工作与年度绩效考评、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相挂钩,形成了市、镇街、村居三级齐抓共创的强大合力。

在服务中心、融入大局中,文明创建紧扣活动主题和方向,把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完美结合。

不仅如此,我市精心培育的262个国家级、省级、福州市级的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先进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学校、五好文明家庭,35682户“平安家庭示范户”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玉融大地上,折射出全民参与创建的热情和活力,更为我市文明创建活动注入了勃勃生机。

三年艰辛创建路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继捧回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县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和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市)等高含金量的荣誉称号。

今天的福清,“文明玉融,共建共享”成为全市上下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身体力行的行动,玉融大地飘荡着激情创业的时代强音,谱写着一曲曲动人悦耳的精神文明建设赞歌……全民共建亮点纷呈如果说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阕恢宏的交响乐,那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便是其中最昂扬精彩的篇章。

全民参与、全民行动让福清的创建文明城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福清不断书写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内涵,演绎文明玉融共建共享的新故事。

镇街干部、社区义工、小区居民纷纷走上街头,投身创建,全面擂响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战鼓:各街道对照测评体系清理乱搭盖、整治摊外摊、店外店,修整破损路面,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深入辖区市场、网吧、酒店、经营性企业、道路等地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各执法部门也逐街逐巷、逐店逐户地对市场环境拉网式检查、联合整治交通秩序,文化娱乐场所、出版物、文物点、校园周边环境也逐一被排查……文明创建中,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抹最亮丽的色彩,鲜艳的红色时常飘荡在城区大街小巷。

“对不起,等绿灯亮了再走好吗?”如今头戴小红帽、手举文明标语的志愿者成为城区各个交通路口最为靓丽的文明使者;“您好,这宣传单请您看看。

让我们一起做一名文明市民。

”志愿者走街串户,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气氛吹进千家万户;“奶奶,我来帮你打扫卫生,我来帮你揉揉肩膀……”志愿者入户走访更是把温暖送到了孤寡老人的心坎上;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电器维修等志愿者义务服务不时出现在街头……媒体空前的宣传声势,将镜头和笔触锁定了交通、卫生等老大难问题,通过专栏、专题形成系列报道,引发市民广泛参与讨论、献计献策。

于是,曾经倍受诟病的“的士”行业中也涌现出了受群众称赞的种种文明新风;交通、文明礼让、清洁家园等示范日活动也让城区不守秩序的脸红了,公车上礼让的常见了,身边的垃圾也少了;创建无烟场所也以空前的力度在各个单位之间开展,医疗行业的无烟医院率先创建,吸烟的少了,公共场所更洁净了。

城市中不文明的行为、脏乱差现象,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得以不断荡涤,潜移默化中每位市民都接受着文明的洗礼。

文明,一个看似空洞的词语,就这样被转化成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文明创建于是有了自内而外、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如果说福清的文明创建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那么每项创建活动、每位市民的自觉行动就是长河中的朵朵浪花。

福清掀起的创建热潮正让朵朵浪花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文明创建的澎湃浪潮。

宜居城市共享文明晨曦透过柳枝头,映衬着清澈的龙江水,灵动无比。

无论是在活力张扬的体育公园,还是在温婉静谧的江滨公园,晨练的人们或在绿树旁舒展四肢,或在健身路径上活动筋骨……伴随第一缕曙光,福清再次从睡梦中醒来,翻开崭新的一天。

日本发生9级强震后,有四年多没回过福清的刘女士,今年4月份辞掉工作回到福清。

“家乡完全变了,跟我生活的日本大都市差不多。

”刚回到福清她就十分惊喜,为此,她专门找了生活在城区的高中同学陪她逛了一个晚上的街。

徜徉龙江沿岸,漫步公园中,刘女士一路逛来一路感叹:西区的道路这么宽敞了呀,路灯也很漂亮;公园绿了,城市美了,高楼多了,龙江的水也变干净了……城以水为脉,水因景而灵。

龙江是福清的母亲河,曾被列为全省12条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从2006年3月开始,龙江整治力度空前,水质逐年提升。

2009年底,福清市启动了新一轮龙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水景岸景工程,让龙江水灵动起来。

3年换“血色”,5年变“气色”,龙江重生。

如今的龙江沿岸已建起江滨公园、龙江文化广场、龙江融侨园、福耀园、龙江公园等10多个公园,加上在建的龙江生态文化园,龙江沿岸公园带基本形成。

它们像一颗颗珍珠,经龙江串联,成为点缀福清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公园建设齐头并进,人均公园面积达12平方米,成了名符其实的省级园林城市。

按照“一江、三溪、四山、四横、八纵”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打造一座“显山露水”的特色城市。

如今,福清累计斥资数十亿元,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大手笔”,在建成清昌大道、清荣大道和清盛大道的基础,投资近2亿元的清繁大道也在紧张施工中,力争今年通车,“四横”规划即将成为现实。

以“福”字与“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组合命名的八条纵向道路网络基本成形,观音埔大桥、观音山隧道等城市外环路建设也加紧进行中。

2009年,实施的四期夜景灯光工程为流光异彩的融城再度添彩。

轮廓灯、泛光灯、霓虹灯勾勒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流光溢彩耀融城”的画卷。

“千年古邑添胜景,和谐玉融焕新颜。

”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福清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福清人对宜居城市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福清历史久远,古迹众多,透过它们沧桑的容颜,昔日的辉煌灿烂依稀可见;这方水土孕育诞生了一代名相叶向高、“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日文化交流使者隐元禅师;有“中华梦乡”之美誉的石竹山是福清自然和人文的精华;福清光饼香脆可口、唇齿留香,令人的思绪随着抗倭的戚家军飘进悠悠历史……厚重的文化薪火相传,生于传统,而盛于传统,侨乡文化在玉融大地上被不断演绎和创新,给玉融儿女以丰富的滋养。

2010年12月26日,我市隆重举行首届融商大会,海外侨领侨贤、国内异地商会、同乡会、省玉融经济促进会、在融企业界人士等近千名融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提炼发表了《福清赋》、《融商宣言》,海内外200万玉融儿女对本土文化和福清人秉性的追根溯源由此发端,根植血脉里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被深深唤醒,凝取成了建设家乡的澎湃豪情。

2010年是福清建市二十周年,我市精心组织的“福清撤县建市20周年大型群星演唱会”、群众文艺踩街、“激情与跨越”大型图片展、侨乡艺术团巡演、侨乡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等“激情20年”系列文化活动,在激发了福清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的同时,更是吹响了福清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号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