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影 响效率 。 在大多数应用 中,0 30 H 的开关频率是 2-0k :
一个较好的范围。 本设 计中开 关频率 选择为 l k z 0 H, 0 尖峰失真小, 感的物理尺 电 变大; 关管的峰值电 开 流大( 在相同 容量 情况下,C D M 这样电感量的大小合理, M SE 和 os t 中通过开关器件的 峰值电流为 C M的 C 两倍) , 从而导 寸较小,OFT Bo 二极管上的功率耗损也不 致开关 管损耗增 所以 加。 在大功 A F 路中, 率 PC电 常采 会过多 。 ( Bo 电 感的 3 os ) t 计算 用 C M方式。 C
如 U 37 因其噪声大 , , C81 滤波困难, 功率开关管 上的电压应力大, 控制驱动电平易浮动, 故很少被采
用。
变 频设 备的功率范围 7-0 W的 在 520 0 应用场合, 选择
工作 于连续调制模式下 的平 均电流型升压式 A F PC电 路来 实现较 为适 合。
() 1 压式 2升 降 如”A 8 , A88须用两个功率开关管, 5 D 41, )41 T 其 中 一个功率开关管上的驱动控制信号浮动,电路复
是一 款理想 的 A F P C控制芯 片。 下 面给 出由 C 84 U 35 构成 的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电 路框 图, 如图 1 所示。
() bo ) 4升压式( s ot 此方法被广泛采用 , 其特点为简 单电流型 控制, P 值高, 谐波失真系 T D 效率高, F 总 数 H 小, 但是输出
>& i
」 1 -
电流检测
U35 产一 压检测 C84
图 1 C 84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 电路框 图 U 35
() 1平均电流型 如 M 43 U 35 工作频率恒定, ,C8 , 182 4 采用连续调
制模 式( C 。这种控制方式 的优点是恒频 控制 ; C M) 工 作在 电感 电流连续状态 ,开关管 电流有效 值小 、M EI
监委 在 20 03年 5月 I日以后 对 家电产 品强 制执行 和功率因数校正方案 。
"C 3 认证” 标准。 这些都迫切 需要 可产品 化的 谐波抑制 本文即讨论了 功率因数校正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
着重 分析了校正电路参数 。 2 功率 因 数 林 正 原 理
弦波( 1 且和电 Y , ,) = 压波形同 相位( s=) c - 1 o p 。在理想情 况下, 可将整流器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纯电阻, 此时的 P 值为 1 F , 所以有时又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叫 做电阻
4 电路主要参数设计
41 . 主要设计要求 输人电压 A 8 20 :C -6V 0 输出电压 D 4 V :C 0 0 输出功率 2O :5W 4 . 2主要参数设计 () 1振荡 器的输 出和乘 法器的最 大输 出调节 电阻
摘要 : 主要 介绍 了有源 功平 因数校 正 (PC) 工作原理 、 AF 的 电路 分奚。 计 了基于 U 35 设 C84芯 片的一 种有 源电路功 率 因敬 校正 电路方案 , 着重 分析 了电路 参教 的选择 和设计 。实践证 明采用 A F PC后 , 出电压 纹波 大大降低 , 拾 实现 了功率 因数校 正 关健词 : 功率因数 : 有源功率 因数校正 ;C 84 U 35 中图分类号: M4 T 6 文献标识码: A Abtat Pi ie d s o ate wr t crco(PC a irdcd A A F cr ishm i dsnd sd s c rc l a cas ci p e fcr r tnA F ) no ue. PC c t e e ei e b e o r : n p n l f v o a o oe i r t e n iu c s g a n U 35, d cipr e r ae le . ipoe t t otu r p vlg irdcd d wr t i crce a C 84 a cr t a ts aa zd s vd te pt l oae eue a p e f o s r t f n iu a m e r n y I t r h h u i e t s a p n o a r o e d c - t uae A F . e sg o P C r f K y od pw r tr A F U 35 ew r: e f o; C; 84 o a c P C
压和基波电流之间的相移因数。
炉、 变频电 冰箱, ( I 感应加热) 变频洗衣机等。 H 饭堡、 但
是 电力电子装 置中 的相 控整 流和不可 控二极 管整 流
所以功 率因数可以 义 定 为输人电流失真系数() Y 与 相移因 c d 的乘 数( s) 积。 or 可见功率因数( ) P 由电流失真系数O M 波电 F O 压、 基波电流相移因数( s ) c r 决定。 。O 则 oh 低 O S 表示用 电电 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大, 设备利用率低, 导线、 变压 器绕组损耗大。同时, 值低, 则表示输人电流谐波分量 制定 了限制谐波 的国家标准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 师协 大, 将造成输人电流波形畸变, 对电网 造成污染, 严重 会( E) ( E、 I E 国际电 工委员会( C ( ) 际大电网 I 和国 E 会议(- 时, 相四线 ( C I 对二 制供电, 还会造成中线电 位偏移, 致使 GE R) 纷纷推出了自 己的i波 f 标准。 t 我国政府也分别 于 用电电器设备损坏。 18 94年和 19 年制定了限制谐波的有关规定 。我国 93 功率因数校正 PC oeFcr r tn技 F ( wr t Crco) P ao o i e 加人 W O 国产家电产品将面临人世的严峻挑战。 术, T 后, 从其实现方法上来讲 , 就是使电网输人电流波形 为获得与国外同 类产品同等的市场竞争地位 , 国家认 完全跟踪 电网输人 电压波形 使得输 人电流波形 为正 使输人电流 波形发生严重畸变, 不但大大降低了 系统 的功率因数, 还引起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另 , 外 硬件电 路中电 压和电 流的 急剧变化, 使得电力电子器件承受 很大的电 应力 并给周围的电 气设备及电波造成严重 的电磁干扰但 I而且情况 日 M) , 趋严重。 许多国家都已
作用 在输出电容 C 卜 保持高 电压 , 所以电容 C的体积

广 |
小、 储能大; 在整个交流输人电压变化范围内 能保持 很高的功率因 输人电流连续, 数; 并且在A F 开关瞬 PC 间输入电流小, 易于 E I M 滤波; 升压电 L 感 能阻止电
压、 电流的瞬变 , 了电路的可靠性 。 提高 3 . 2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
电压高于输人电压 。适用 于 7 -00 功率范围 的应 520W 用场合 , 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 : 中的电 电路
t . , _ n1 U d
中 迎 翁
5]
感L 适用于电流型控制; 由于升压型A F 的预调整 PC
压与输出电 压的比 值有关,即当 输人电压变化时, 功 率因数P 值也将发生变化,同 F 时输入电流波形随输
入电压与 输出 电压的 比值 的加大 而总谐 波失真 系数
的最大值, 且乘法器输出电流不能超过乘法器的前馈 交流 输人电流的2 综合考虑后选取R,1K 倍, } 5o = () 2开关频率的选择 开关频率高可以减小 AF 路的结构尺寸, PC电 提 高功率密度, 减小失真; 但频率太高会增大开关损耗 ,
S nHog u, n
1 引言 2世纪 7 年代 家用电器开始逐步变频化, 现 0 0 出
了电磁烹 任器 、 变频照 明器 具 、 频空调器 、 变 变频微波
式中: 表示输人基波电流有效值 ; 表示输人 I 、 孺 电流有效值;
Y 表输 电失 系 ; 示波 示人 流真 数O表 基 电 = 兴 C s ,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设计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C法 就是在 AF ) 整流器和负 载之间接一个 D -C C D 变换器, 应用电流反馈技术, 使 输人端电流波 形跟踪交流输人正弦波 , 形 从而把功率 因数提高到 09 更高。 有源功率因 .或 9 由于 数校正电 路
P一 =,C F 二 V, Io s_
仿 A 。功 率因数校正技术大致 可以分为无源 和有源 器
功率因 P) 数(F是指交流 输人有功功率() P与输人 视在功率( 的比 S ) 值。即:
两种, 考虑到无源 PC的体积庞大且性能较差, 此 F 因 本文只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F (cv P e PC te r Ai o w Fc r e i ) 术做些探讨。 at Crco 技 o o tn
结构模式有若千种 , 需要进行 比较后确定一种结构 。 31 .按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 电路结构分 () 1降压式
如 M 41 S 5 , , 3 1 L8 G 6 工作频率固定, 3 采用不连续
调制模式 ( C . D M)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设 . 3 计 基于以上各种 电路 结构的特点分析可 知, 虑到 考
S VI, , 孙宏; 师 讲
念o YO IsC mQ O c二S
() 1
‘ 嵌入式系统应 用翻选 2 0 》 0例
争 自‘”号2 3 “ 2- , 局”:46 一5 8 6 4 - 。 9 元
电子 设 计
中文核心期刊 《 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 C20 年第 2 ( O ) 6 0 2卷第 3 期 - 2 () 4 电压跟踪控制型
功率 因数校 正的前提 条件 是使输 人 电感中 电流
一2 6一 6 元 / 邮局订 A号 :296 4 30 年 8 -4 (L P C技术应用 20例 》 0
电子设计
波形平均值取决于电感输人电流 ,
由于 R 二直接影 响到 U 35 C 84中乘法器输 出电流
() 流型。 3峰值电 如 M43 M 322工作频率可变, , 46, L81 C 采用不连续 调制模式 (C . M采用跟随器方法具有电路简 DM) D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