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汇编题(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汇编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许名名垂千古的人物:屈原、曹操、陶渊明、苏轼、蔡元培、邓稼先、贝多芬……他们有的心怀祖国,有的胸怀大志,有的淡泊名利,有的乐观旷达……他们不乏才情,挥洒才干。
活出真我性情,亮出真我风采。
请以“假如我与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名人,展开想象,叙述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600字左右,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假如我与诸葛亮生活一天英雄,在我们心中有很多定义,但是在我心中却只有一个——诸葛亮,为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军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诸葛亮,人称“卧龙”,为了躲避外界那战火纷飞的世界,毅然选择隐居山林,做一个无牵无挂的农民。
有人会以为他是懦夫,不愿面对现实选择逃避。
可我不这样认为,若真是为了逃避,那为何刘备三次前来邀请,诸葛亮选择了跟从呢?我认为他是在养精蓄锐,坐守山林,正等待一位可以以德服人的明君!助他一统天下。
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洪流,我来到了那时的三国,见到了那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见证了他: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空城计……当他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压境,甚至已经兵临城下时,我不禁有些疑惑,斗胆问道:“请问诸葛亮先生,为何您这么肯定司马懿他一定不会进攻呢?”只见他爽朗一笑:“哈哈!这有何难,身为军师,首先要沉着冷静,了解敌人方能百战百胜!司马懿为人处事缜密,擅多疑。
他心中一定想我会在城中埋伏十万大军,杀他一个片甲不留!”听诸葛亮这么分析,我心中豁然明朗,原来诸葛亮是利用了司马懿多疑才大胆唱了一出空城计呀!呵呵,司马懿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精彩!精彩!当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时,我忍不住问道:“几千年以后,人人在说阿斗的江山——白送,是如此无能,昏庸,您为何还要如此鞠躬尽瘁地辅佐他呢?”诸葛亮坦然一笑:“呵呵,尽管如此,我也要竭尽我所能,去辅佐他,为他治国出一份绵薄之力!因为先帝有恩于我,我应当遵循先帝遗诏,全力辅佐太子!”听了诸葛亮的话,我不禁感叹:“何为英雄?这就是英雄!一腔热血,鞠躬尽瘁!只为了恩人的一句遗言!雄才大略,处变不惊,如此这般,难道这还不是英雄吗?”虽然他未完成先帝刘备的心愿,但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英雄”两字的含义。
让我们代代相传!英雄,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可却有非同一般的含义。
从诸葛亮身上,我看见这些含义。
【解析】【分析】审题立意。
题干引导语一共三句话:1.列举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许名名垂千古的人物”;2.界定了人物的内涵,提示了写作的角度,即“他们有的心怀祖国,有的胸怀大志,有的淡泊名利,有的乐观旷达……他们不乏才情,挥洒才干。
活出真我性情,亮出真我风采”;3.暗示了写作的态度和情感,即对他们的喜爱和钦佩,以他们为榜样,表明自己的生活的喜好和人生的态度。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
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
2.很多的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取阳光……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我们也可以是一束阳光,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参考例文】我也是一束阳光黄昏,在一条阴阴的小巷里,一位老人孤独地坐在一棵枯死的老槐树下,手里握着一根冒着青烟的旱烟杆,鼻孔里还冒出一缕缕白烟。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脚边摊着一袋袋雨花石。
小巷背光,此时夕阳西斜,悠长的巷子更显阴暗,老人害怕天黑,害怕回到自己的家。
他布满皱纹的脸阴沉沉的,眼睛偶尔瞧人时,放出一束冷漠的光。
我背着画夹偶然路过这儿,目光瞬间停在他的脸上。
我抿了抿嘴唇,轻轻地说:“大爷,我想给您画张像。
”“画像?”他把烟杆在石头上轻轻地敲了几下,似乎在想些什么,接着说:“行,但你得买几袋雨花石。
”“嗯。
”我答应了。
“一袋一块钱,你买十袋吧。
”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掏出了十块钱,给了他。
我打开画夹,用恬静、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似乎想从他冷漠的眸子里寻找什么。
他被我看得有些不自在,茫然地向远处看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淡淡的轮廓。
像已画好了。
他走过来,随后将十袋雨花石递给了我。
我摇了摇头,只问了他的住址和姓名,便匆匆走了。
踩着夕阳,我从巷子里消逝了,回到了学校。
半年后,我寄了一封信给这位年迈的老人。
信中只有一张参观美术展览的入场券。
我想,他一定会想起那天夕阳西下的情景,他一定会来的!他果真来了。
展览厅里,有许多人围着欣赏一幅油画。
他也好奇地走了过去。
画面上一位疲惫的老人,坐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下休息,老人蓬乱的头发灰蒙蒙的,那双凹进眼眶里的眸子,乍看灰暗,细看又透出逼人的寒光。
他突然一惊,这不就是自己吗?此时,他的心猛地下沉,浑身血气直往上涌。
他使劲地把眼睛揉了又揉,唯恐自己看花了眼,可他清晰地看到,在油画的右上角写着两个字:父亲。
他抚摸着“父亲”二字,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图画:阳光从槐树上筛下来,自己坐在树下,小女儿轻柔地捶着背,孙儿甜甜地喊着“爷爷”……老人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倏忽,老人的美梦被来来往往的人打破了,他嘴角抽搐一下,浑浊的眼泪重重地滴在锃亮的地板上……几天后,我突然收到一张十元钱的汇款单,汇款人姓名:父亲。
我久久地凝望着这两个神圣的字。
后来,我终于知道老人是一个被儿子遗弃的父亲……再一次来到这巷子,太阳还没出来,老人还在那株老槐树下坐着,我悄然走到老人身旁时,他惊喜万分,然后说:“展厅的那幅画,就是我生命中的阳光。
”我打开画夹,准备再给老人画幅画,老人抬起头时,阳光如水一般涌来……【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
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的关键词是“阳光”,这是个譬喻,“阳光”一词,让人联想,让人思考,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可喻指让人感动、温暖的人、事与物,也可以是美好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境界,它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其次,文题中的“我”,这是个限制性词语,目的是引导考生选材界定在“我”的范围中,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的亲身感受。
另外,文体中的一个“也”字,颇有深意,它暗含了“你(他)是一束阳光”,当然,文章重心不在“你”与“他”,而应落在“我”这个字上,否则,就会游离主题,出现偏题,甚至离题的文章。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可从小处入手,写“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从大处着手,通过“我”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主要场景来表现主题。
最后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点评】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3.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
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答案】【参考例文】留在心底的记忆伫立窗口,眺望着蓝宝石般的天空。
洁白的云朵在天空,清朗美丽。
忽然从远处飘来一架纸飞机,从我眼前缓缓远去。
晃晃悠悠,踉踉跄跄地向前,向前……我的心突然间收缩了一下,“童年”从我脑海间闪过……曾几何时,我傻傻地和伙伴们叠着一架又一架的纸飞机,向远处用力一掷。
看着飞机向前慢慢地飘着。
我们为远航成功的飞机欢呼雀跃,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快乐,一种满足!小时候的我像个野丫头,经常在田边玩耍,在田埂上张开双手慢慢前进。
还窜进水稻堆里,闻着稻香,享受阳光,到头来却被水稻折磨得浑身奇痒无比!不用担心明早是否要去学校,只顾自己无忧无虑。
脱去了鞋袜在泥里奔跑,溅起的泥水滴在身上、脸上、头发上,就像一个泥娃娃,傻傻地在太阳的光芒中笑着。
在河沟里缓缓前行,伸出手去摸鱼!那鱼儿滑溜溜的身体却惹得我尖叫!急忙把手从水里抽出,胸口怦怦地跳着。
渐渐喜欢上独自一人,远离喧嚣,远离繁华;渐渐喜欢上飘些小雨,耳中充斥音乐,走在雨中;渐渐喜欢上消磨青春,做不到事件零浪费。
小时候的快乐不见了,数不尽的作业让我安静了下来。
那天,天空突然清朗了起来,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
飞翔在空中的纸飞机散发出一阵光芒,心底莫名地产生一种兴奋感,慢慢地弥漫到头顶、指尖、脚底……童年,就是这种感觉吧!童年,洁白如雪,静静绽放,透出独有的气质和魅力,好像阵阵清凉的海风,如悠远透亮的蓝天,如翩飞的蝴蝶,萦绕我的心头。
童年——留在心底最深处的记忆……【解析】【分析】阅读引导语,抓住“有些东西”和“珍惜”“深思”“感动”几个词思考。
哪些东西?可以是人是物是事。
“岁月”,一段生活,“世事”,所见所闻的人事,“一些人”,家人、朋友,邻居,“一些事”,关于别人关于自己的事情,这些是写作可选的内容。
选择什么?那就要注意“珍惜”“深思”“感动”你选什么了。
比如选“珍惜”,想一想,哪段生活哪些事如些人或哪件事哪个人让自己久久不能忘怀,令你“珍惜”。
这个不能随便选,选不好就写不出“珍惜”的情感,硬写便显生硬,材料中的人事是“不难忘怀”的,才能自然抒发出“珍惜”的情感来。
可选一段生活,一些事或一件事,重点写哪段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件)事情;可选某些(个)人,这些人在某一段日子某件事情中是如何让我至今不忘的。
这是一篇带有丰富情感的写人叙事的作文,要把事件过程或人物形象写清楚,表达“珍惜”的原因,还要描写自己如今“珍惜”的情状,叙述,描写,抒情,都要使用。
引导语暗示本作文要写事写人,这一点要肯定,不可大发议论而叙事蜻蜓点水。
【点评】无论写人,还是叙事,注意以小见大、对比衬托以及人物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恰当使用。
在描写的顺序上,建议以倒叙为主,顺序、插叙为辅,增加文章内容和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有了内容,还要对这些内容做一番精心安排。
比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怎样过渡?一般说来,记事的文章,安排材料的方式有两种:①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最突出的部分,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变化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样安排,文章才有波澜,才有吸引力。
4.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或几部写一则心得式读书笔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