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性能指标
2.1处理对象
应能处理 CT、CR、MR、US 符合 NEMA DICOM-2007 标准(DICOM 3.0)的图像。
2.2最大并发数
软件为局域网软件,服务器登陆用户最大并发数为 100。
2.3数据接口
软件支持 DICOM 数据接口,满足 DICOM3.0 的传输协议。
2.4特定软硬件
1)软件支持实现病人登记信息与病人图像自动关联,应能与具有满足DICOM3.0 接口的医疗设备相连;
2)软件支持将病人相应图像发送到列表中的 DICOM 设备上,应能与具有满足 DICOM3.0 接口的胶片打印机相连。
2.5临床功能
2.5.1登记工作站功能
具有登记工作站权限的用户应能使用病人登记相关功能。
2.5.1.1数据维护
1)应能登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住址、院别、科别、床号、住院号、预约时间、申请医生、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等临床信息,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或取消;
2)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修改;
3)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删除;
1)应能支持条件查询;支持设置检查日期时间段进行查询;
2)支持查询全部病人、上一天病人、当天病人、下一天病人。
2.5.1.3数据工具
1)应能够对通知予以查询;
2)应能查看排班信息;
2.5.1.4常用功能
1)显示内容设置:病人列表中显示内容设置,包括病历、状态、检查号、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别、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申请医生、AN、检查设备、检查部位、录入员、录入时间;
2)关闭窗口:取得退出软件权限的用户可以退出软件回到操作系统桌面。
2.5.2诊断工作站功能
2.5.2.1用户权限设置
1)应能对用户进行新增;
2)应能对用户进行修改;
3)应能对用户进行删除;
4)应能对每个用户、每一项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用户操作权限有:图像视图、照相视图、诊断报告、本地数据、网络数据、CDR 数据、队列管理、统计分析、格式设计、视频采集、系统设置、工具、登记工作站等。
5)应能对每个用户工作的主要操作设备进行控制;
主要操作设备类型有:CR、CT、MR、US。
1)应能登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住址、院别、科别、床号、住院号、预约时间、申请医生、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等临床信息,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或取消;
2)应能实现病人登记信息与病人图像的自动关联;
3)诊断报告与图像视图分屏显示;
4)诊断模板、字典可用可自由编辑;
5)应能实现对满足条件的病人报告进行审批、打印;打印过程可选择打印预览、打印;
6)应能对登记输入格式进行自主设计。
2.5.2.3数据查询
应能支持条件查询;支持设置检查日期时间段进行查询;支持查询全部病人、上一天病人、当天病人、下一天病人。
2.5.2.4数据工具
1)应能进行暂时系统锁定,再次使用需要输入相应账户的密码进行解锁;
2)应能够对通知新增发布、修改、删除,并予以查询;
3)应能查询相关人员登陆状况;
4)应能发布和查看排班信息;
2.5.2.5图像文件
1)文件输出:应能将选择的图像另存为 BMP、JPG 类型的文件;
2)保存:应能保存对图像所作的调节,包括:标注、窗宽/窗位、旋转等;
3)删除图像:应能删除选择的图像;
4)全部删除:应能删除本次检查所有图像;
5)传送图像:应能将选择的关键图像文件发送到指定存储服务器;
2.5.2.6显示布局
1)层叠排列:图像显示器只显示一幅图像,所有图像层叠,应能通过翻页来查看每个图像;
2)1×2排列:应能左右显示两幅图像;
3)2×1排列:应能上下显示两幅图像;
4)2×2排列:应能两行两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四幅图像;
5)2×3排列:应能两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六幅图像;
6)3×2排列:应能三行两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六幅图像;
7)3×3排列:应能三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九幅图像;
8)3×4排列:应能三行四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十二幅图像;
9)4×3排列:应能四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十二幅图像;
10)4×5排列:应能四行五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二十幅图像;
11)5×4排列:应能五行四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二十幅图像;
12)自定义:用户指定行列数。
2.5.2.7图像浏览
1)应能从第一幅图像开始顺序显示;
2)应能分页显示图像,每页显示的图像数据为按照m×n排列顺序显示的图像;
2.5.2.8图像选择
1)单选:应能选择一幅图像,在已经选择一幅图像的情况下,再选另一幅时,自动取消前一幅图像的选择;
2)多选:应能选择多幅图像,可对已选择的图像进行取消选择;
2.5.2.9图像变换
1)缩放:应能对图像进行缩放操作;
2)移动:应能移动图像进行漫游浏览;
3)放大镜:应能对图像进行局部放大浏览;
4)负像:应能将图像进行负像运算;
5)旋转:应能将图像向左/右方向旋转 90 度;
6)水平翻转:应能将图像水平翻转镜像;
7)垂直翻转:应能将图像垂直翻转镜像;
8)重置图像:应能重置图像到原始状态,对图像进行运算或操作全部失效。
2.5.2.10测量标注
1)直线:应能在图像上画直线,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矩形:应能在图像上画矩形,测量矩形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3)椭圆:应能在图像上画圆形,测量椭圆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4)多边形:应能在图像上画多边形,测量多边形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5)箭头:应能在图像上画一箭头,指向病灶或特定部位;
6)文字:应能在图像上打印文字进行标识;
7)删除最后一个标注:应能删除最后一个标注;
8)清除所有标注:应能删除全部标注信息;
9)添加左标注:应能标注图像的左边信息;
10)添加右标注:应能标注图像的右边信息;
2.5.2.11常用功能
1)打印胶片:应能将图像打印到胶片打印机;
2)诊断报告:应能打开诊断报告窗口,输入诊断报告;设置诊断报告格式;
3)统计分析:应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导出;
4)队列管理:应能对打印输出的数据进行管理,对打印的数据重新进行删除;
5)关闭软件:取得退出软件权限的用户可以退出软件回到操作系统桌面。
2.5.3服务器功能
1)应能配置图像存储位置;
2)应能配置数据备份计划,并根据数据备份计划自动备份数据;
3)应能配置自动删除计划,并根据配置自动删除数据。
2.6使用限制
在病人信息登记、修改时,病人编号、姓名、性别不能为空;
2.7用户访问控制
1)软件设置一个系统管理员权限账户,用于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账户,设置用户权限,设置报告表头,数据备份路径,退出软件回到系统桌面等;
2)具有用户管理权限的账户,可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账户,设置用户账户的各类权限;
3)所有账户只可使用自身被赋予权限的功能,其它功能不可见或不可使用;
2.8版权保护
软件对未授权的访问进行次数限制。
在未授权访问的计算机上运行本软件超过 100 次,将要求输入注册码。
输入注册码进行注册后,可正常使用软件。
2.9用户界面
软件包括图像视图界面,照相视图界面,本地数据界面,诊断报告界面,CDR 数据界面,队列管理界面,统计分析界面,格式设计界面,视频采集界面,以上界面均为显示操作界面。
2.10可靠性
1)应能提供存储影像数据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软件内部有完整错误日志,记录本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
2)应能在软件出错后,软件将恢复数据至最近一次保存数据的状态。
2.11维护性
软件对所有用户操作以及系统自身异常的信息,均以详细日记形式记录,包括具体时间,功能模块,详细异常内容;
2.12效率
1)最低硬件配置下系统正常启动时间应小于 60s
2)千兆网络环境支持下平均载入一幅无压缩的 CR/DR 图像的时间应小于 6s
说明:文件长度不能超过 30M;产品的软硬件应符合 0 的要求。
2.13运行环境
1)硬件配置:
a)PC 机配置:
CPU:Intel i5-4300U 主频1.9GHz
内存:4G
硬盘:64G
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带宽100Mbps
b)服务器配置:
CPU:Intel i5-4300U 主频1.9GHz
内存:4G
硬盘:64G
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带宽100Mbps
c)其他硬件配置:
诊断工作站医用专业显示器:24 寸专业显示器;
100Mbps 网络。
2)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7 32 位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2.14质量要求
应符合GB/T 25000.51-2016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 51 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要求》中的第 5 章(5.3.9-5.3.13 除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