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幼儿学习动机
3、友好和归属的需要。
如交友、爱情、母爱等方面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如希望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或渴望名誉、地位、威信、高度评价等方面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如知道、了解及探索事物等方面的需要。
6、求美的需要。
如追求事物对称、秩序及美景等方面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发现自我满足的方式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系统。
并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排列成一个系列,较系统的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发生、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生中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人类的需要是有启发的。
这个理论在教育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育实践证明,一个饥饿、不安全、得不到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的。
对后进生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一旦解除了受歧视、孤独、焦虑的情绪,以尊重和爱的情感去感召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可以逐步激发起他们上进的学习动机。
但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