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乡音(xiāng yīn):家乡的口音。 无改(wú gǎi):没什么变化。无,没有。 鬓毛衰(bìn máo shuāi):指年纪已老。 汪伦(wāng lún):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将欲行(jiāng yù xíng):即将要启程。欲,本意指欲望,引申为想要,将要。 忽闻(hū wén):忽然听到。 踏歌(tà ɡē):
还是 céng 还是 yīng 还是 zèn
辨读:tā(踏实)tà(踏步) 多音字 运用造句:他是一个踏(tā)实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脚踏(tà)实地的。
词义词形—我会解释词义
偶书(ǒu shū):随意写下来。 少小离家(shào xiǎo lí jiā):
贺知章三十多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逾八十。家,乡。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李白的两首诗。大家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一 定要认真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哦!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zhōu 音序 Z 英语 boat 部首 舟 字义 小船。
舟
笔画 结构
6
独体
组词 运用
(小舟)(轻舟)(扁 舟)(舟车劳顿)
江面上有一叶小 舟。
chéng
乘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再读课文—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
文章的结构图示—赠汪伦
叙事——汪伦踏歌送行 赠汪伦 抒情——汪伦对我情 深友情深似海
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一起来归纳 《赠汪伦》是诗人游览桃花潭后临别时
留赠给他的朋友汪伦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 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
回乡偶书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很喜欢听古典 音乐。
kè
客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K 宀
9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gues
①客人;②出门 在外的。
(客人)(客车)(来 客)(乘客)
我很欢迎小朋友 来我家做客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hé
何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H 亻
7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where
①疑问代词;② 表示反问。。
(何人)(为何)(何 苦)(何必)
两首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
《回乡偶书》表达回家乡的喜悦和感慨; 《赠汪伦行》是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再读课文—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
文章的结构图示—回乡偶书
回乡
离乡日久
乡音未改 鬓毛已衰
重返故乡
见家乡人喜悦
偶书
儿童不认
相见不识
误为客人 巨大变化
不认自己伤感
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一起来归纳
《回乡偶书》是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 时的喜悦与感慨。
贺知章介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 自号“四明狂客”。会稽永 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唐代 诗人、书法家。少年时以文 章出名,性格开朗豪放,晚 年不拘礼度,酒后做诗,神 采飞扬。现存诗19首,除 《回乡偶书》外,《咏柳》 也很有名。
李白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多 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 气势、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 和生动轻快的语言,来描绘祖国 壮丽的山河景色,是继屈原之后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新高峰。人 们称他为“诗仙”,与杜甫齐名, 并称为“李杜”。流传下来的诗 作有九百九十余首。《早发白帝 城》《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 等都很有名。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初读课文
《回乡偶书》哪些词语暗示出作者很久没回家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鬓毛衰、不相识
简述《赠汪伦》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的内容区别?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抒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 句解: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 别的情意深。 这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作者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 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 耐人寻味。
互动反馈—语言积累
课内已学
背诵两首古诗。
课外扩展
【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C 乖
10 框架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by bus
借助交通工具或 牲畜出行;坐。
(乘车)(乘船)(乘 法)/史乘(shèng)
我乘车到奶奶家 去玩。
字音字形—我会读会写
yīn
音
音序 Y 英语 sound 部首 音 字义 ①声音;②消息。
笔画 结构
9 上下
组词 运用
(声音)(音乐)(读 音)(拼音)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析: 句解:孩子们看见我都不认识,笑着问:“你是从哪 里来的呀?”这一句是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 活场面,充分表达了诗人当时既喜悦、亲切,又有些 伤感的情怀。 朗读时,应读出儿童的天真烂漫。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解析: 句解1: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得以返回。“少 小”与“老大”对应,“离家”与“回”对应,突出了 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点出了自己久客他乡的事实。 句解2:家乡的口音虽然没变,但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稀 疏了。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诗人以不改的乡音 映衬变白变少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的乡土之情。
精读课文—咬文嚼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解析: 句解:李白登上船,将要离去。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和 着脚步节拍的歌声。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汪伦前来送行。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船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乎意料。 朗读:用意外的语气读出诗人心中的惊喜之情。
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
桃花潭(táo huā tán):水潭名,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 不及(bù jí):比不上。 情(qíng):友情,情谊。
词义词形—我会区分
近义词
反义词
相识
认识
少小 离
老大 回
闻
听
无
有
深
浅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回乡偶书
随堂练习
想一想,再扩词。
游客
客
(客人)
音乐
乘凉
音
乘
声音
乘客
汪洋
汪
何 如何
(泪汪)汪 ( ) 为何
选择题
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理
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 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他是来接李白去他家做客的。
B. 在李白的心里,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 上汪伦送别他时的情意深。
我们要和李白&贺知章说再见了
我们的祖国是何 等的广大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wāng
汪
音序 W 部首 氵
笔画 7 结构 左右
英语 字义
组词 运用
vast
①形容狗叫的声 音;②水深而广; ③本课指姓。
(汪洋)(泪汪 汪)(一汪水)
我家的小狗看到 生人进门就汪汪 叫。
字音字形—我会区分
不要读 错哦!
乘 念 chéng 音 念 yīn 赠 念 z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