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Ø肝火致病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 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 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 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 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 吵闹等状态。
Ø易致旧病复发
春天,气候变暖,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人体新陈 代谢活跃起来。对此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 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 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1.养肝为先 2.饮食要清淡 3.饮食要营养平衡 4.多吃蔬菜
1 养肝为先: 春气内应肝,肝有调畅
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 ,春 天不需要特别进补,温补药反 而会加重身体内热。体质较差 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薏仁、 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 性食物。具多糖类成分的银耳
2 饮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 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 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 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1、宜“下厚上薄”,“下厚”以利于春阳之气 升发。“上薄”以防阳气升发太过。
2、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
春季养生方法 ―食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患有高血压、 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 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 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 会引起旧病复发。 原则:
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 同时也应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 之踏处青;出游:
经过寒冷冬季,人体器官功能下降。此时 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精神。
春季养生方法
放肢活动,
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看风筝高飞,眼肌得到调节,疲劳得以消除。特
1.培养开朗的性格 2.协调人际关系 3.丰富日常生活 4.戒怒
保持开朗多微笑:
保持良好的情绪。“肝在志为怒。”也就是在情志 上表现为怒,肝失衡会影响情绪,使人烦躁;反之, 情绪烦躁也会影响到肝。我们通过发泄和转移,使 怒气消除,保持精神愉快。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如 果经常回味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也会增加脑内 啡呔的分泌,使你身心愉悦。
3 饮食要营养平衡 : 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 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 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 和胆汁分泌异常。
4 多吃蔬菜: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
影响脾 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 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 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 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 不足。譬如,春季还应当 多吃些新鲜蔬菜或野菜,
春季中医药保健知识 健康教育讲座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 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 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天阳气上升,万物萌发,欣欣向 荣。此时宜开始锻炼身体,早晨起 来缓缓散步,拨开束发,松缓衣带, 让形体舒展,使意志顺春天生发之 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 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别适合青少年。中老年放风筝时要注意保护颈部。
注意: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不要选择湖泊、
河边以及有高压电线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户外活动
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室
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生物骨骼生长的
好养料,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都十分有益。
春季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
百病从肝治
精神抑郁
失失眠眠多多梦梦
肝气 失调
消消化化不不良良
双眼干涩 食食欲欲不不佳佳
烦烦躁躁易易怒怒
春季养肝
主要功能:主藏血,主疏泄。 肝经当令:凌晨1点到3点 阴气下降,阳气上升。 安静休息,顺应自然。 11点-1点胆经当令,一定要休息,养住阳气。
春季养生方法 ―衣
严寒的冬季,各种保暖措施的完备,使人的耐寒 能力下降。春暖花开,过早地顿减衣物,一旦寒气 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 能,造成各种疾病,所以“春捂”习惯要保持,衣 服宜渐减。 “春捂”衣着:
主要内容
1
春季特点
2
春季养肝
3
春季养生
4
春季防病
春季特点
Ø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 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 Ø 春季,阳气初生,是生长的季节, 万物生长发育,春季在“五行”中 属木,与人的肝、胆有着密切的关 系。 Ø 在养阳之中重在养肝。肝在五行 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 达,恶抑郁。
防春困
春困是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 象。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管、 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 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 犯“春困”者需养肝滋阴。春季应调节情绪,使 气血调畅。
防春困
饮食方面可适当服用西洋参、麦冬等养阴保 健品调理。并适量进食滋阴的食品,少吃羊 肉等温性食物,热性食物。平时不要过度劳 累,应保证睡眠,早卧早起。犯困时,可适 当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做深呼 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多在阳光充 足、绿化多的地方活动,给大脑以更多的氧 气。
春季致病特点
Ø 春季多风
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 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 病。
Ø 天气变化无常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 寒时暖,乍阴乍晴。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 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春季养生方法
―住
春季养生,家居绿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绿色有益于人的健康 长寿,我国民间也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 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
在室内,可栽种能净化空气的花,如吊 兰、绿萝、月季、文竹等。居室要经常开 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春季养生方法
―行
散步: 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
春季防病
防红眼病(结膜炎)
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 染性眼部疾患,易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 且极易在学校、厂矿等集体单位暴发。红 眼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接触传染,因此应 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到 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
防流行性感冒 勤洗手,少扎堆,加强锻炼增强抵抗 力。 防花粉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远离过敏原 预防用药(如色甘酸钠吸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