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丁纯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评价 1、相对的平衡、绝对的不平衡 、相对的平衡、
2、顺差和逆差的调节成本比较 、 3、国际收支的结构比较 、 4、政策选择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 1.临时性不平衡 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经常项目( 1、定义 、 2、内容 、 A.有形贸易收支(Visible Account Trade) 有形贸易收支( 有形贸易收支 进口 出口
第一章 国际收支
B.无形贸易收支 无形贸易收支(Service Account) 无形贸易收支 运输通讯收支 保险收支 旅游收支 投资收益收支 其他劳务收支:办公费、专利使用费、广告宣传费、手续费、 其他劳务收支:办公费、专利使用费、广告宣传费、手续费、 使领馆费、 使领馆费、劳务进出口等
实质: 国内总吸收大于国内总收入. 实质 国内总吸收大于国内总收入 适用政策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MS=MD MS=D+R MD=D+R R=MD-D
实质:国内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实质 国内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适用政策
国际收支的结构分析法
特点:从供给入手 强调发展出口 减少逆差. 特点 从供给入手,强调发展出口 减少逆差 从供给入手 强调发展出口,减少逆差 解释:经济结构老化 单一 解释 经济结构老化\单一 经济结构老化 单一. 经济结构落后 政策主张:发展 提高产业结构升级 解决失衡. 政策主张 发展\提高产业结构升级 解决失衡 发展 提高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失衡
五.换汇成本说 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对比来考察汇率的决定 出口换汇成本: 国际市场上换得1美元所支出的人民币成本. 进口换汇成本: 在国内市场上出售1美元商品所获得的人民币 收入.
六.货币供求说 汇率是货币相对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本国货币供给/本国的货币需求 汇率=----------------------------------------外国的货币供给/外国的货币需求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则本国货币供给增加,本国 货币汇率下降,反之,本国货币减少或外国货 币供给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第二节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价的过程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A.商品劳务机制 B.国际资本流通渠道 C.心理预期渠道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短期与长期问题 4.利率高低 利率影响渠道 影响是短期 5.财政收支状况 6.外汇储备的高低
货币 紧缩 紧缩 扩张 扩张
斯旺模型
(1)斜率(国内收支\国际收支) (2)区域界定 (3)如何调整 (4)为何没有确定的搭配?
第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罗宾逊. 罗宾逊 马歇尔勒纳条件 J 曲线 贸易条件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Y=C+I+(X-M) X-M=Y-(C+I)
第一章
国际收支
2、居民与非居民 、
实例: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 实例: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外交机构等
3、四类实体 、
政府、个人、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政府、个人、
三、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头寸和国际借贷的区别与联系
流量与存量、 流量与存量、动态与静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3.货币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
4.周期性不平衡 周期性不平衡
5.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 1.货币 价格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 货币 2.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3.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支出增减型政策 支出增减型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静态、 静态、动态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与影响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具体涵义 自主性交易 补偿性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1、持续大规模的顺差的不利影响 、 2、持续大规模的逆差的不利影响 、
一
内部 失业 失业 通涨 通涨
外部 顺差 逆差 顺差 逆差
内外均衡矛盾的冲突 内部均衡与 外部平衡的矛盾
二 三 四
1.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模型) R
(1)斜率(国内收支\国际收支) (2)区域界定 (3)为何国际收支\国内收支平衡线的斜率 (4)如何调整
财政 失业/逆差 通涨/逆差 通涨/顺差 失业/顺差 扩张 紧缩 紧缩 扩张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Mundell-Fleming Model 准备工作 工作母机: IS-LM 模型 IS-LM-BP模型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一节.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无效 二.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三.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非常有效
汇率的种类
基本和套算汇率 买入卖出和中间汇率 固定和浮动汇率 单独\联合浮动 蛇行浮动)\钉住浮动 管理浮动\ 联合浮动(蛇行浮动 钉住浮动\管理浮动 单独 联合浮动 蛇行浮动 钉住浮动 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
单一汇率和多重汇率 即期和远期汇率
第五章 汇率变动分析
第一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 1.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 System)下的汇 : 率决定:铸币平价 2.蜕化的金本位制(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 黄金平价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决定 4.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二) 影响汇率变动的心理预期因素 (三)信息因素 (四) 政府干预因素
第二节 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汇率贬值对一国涉外经济的影响 1.进出口 A.弹性 B.时滞 2.贬值可以促进劳务和旅游的出口发展 3.肯能减少单方面转移项目的外汇收入 4.鼓励长期资本的流入改善资本项目
二.汇率贬值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会给一国通货膨胀带来压力 A.进口:成本推动提高 B.出口:国内物价上涨 C.货币发行:增发货币 2.会对国内利率产生影响 3.会加快一国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 4.会实现一国资源的重新配置,促使产业结构升 级
要点: 双挂钩:
美元-黄金挂钩,他国货币-美元挂钩
固定汇率制
上下浮动波幅各1%,总计2% 法定升值\贬值超10%要申请审批. 实质:虚金汇兑本位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和拯救举措 1.美元荒
资料不全 来源不一 本身错漏
2、官方储备(Offical Reserve aacount) 、官方储备
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 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第一章 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理
1、复式簿记原理 、 2、贷方、借方 、贷方、
三、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第四章 外汇和汇率
外汇的概念(动态和静态) 包括内容 1.外币(含纸币和硬币) 2.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邮政储蓄凭证) 3.外币有价证券(含政府公司债券\股票)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
外汇汇率 概念 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 应付标价法) 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应收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应收标价法 美元标价法
第一章 国际收支
C.单方面转移收支 单方面转移收支(Unrequited Transfer Account) 单方面转移收支 私人: 官方: (二)资本项目 (Capital Account) 1长期资本 长期资本(Long-term Capital) 长期资本 A 政府长期资本 政府间贷款 政府投资 向国际机构借款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的调节
2.支出转换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3.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4.供给政策 供给政策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四.内外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 内外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 1.内外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 内外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 2.政策搭配 政策搭配
米德冲突
人们需要外币是为了满足支付投资和投机等. 人们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判断外汇币值的 高低.因此外汇供应增加,则其边际效用递减, 则外汇汇率下降.后演变为心理预期说. 三.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套利保值交易,对短期 汇率具有影响作用.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差 异近似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四.购买力平价说 ppp( the Theory of purschasing power parity) 货币的价值是由其所代表的购买力决定的,即是 国内购买力的倒数为物价水平,因此,货币的价 值又可以用一般物价水平来表示. 绝对购买力平价 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 两国物价之比乘以汇率.
a.出口行业 b.进口替代行业 c.中间商品 d.内向企业 5.有利于实现一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与投资者和劳动者的矛盾差 异.
第六章 汇率决定理论 一.国际借贷说 英国葛逊(G.L.Goschen)实质是讲汇率是由 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外汇供求是 . 由国际收支引起的.只有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 国际收支,才影响外汇的供求.进入支出阶段 的外理说 法国阿夫达里昂
第二节:浮动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财政政策比较有效 二.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财政政策比较有效 三.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