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摘录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摘录

1、填空题1、浪漫主义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

2、耶拿派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初期的代表。

主要人物有佛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

他们以耶拿为中心,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

3、德国中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海德堡派,主要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等。

4、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霍夫曼、沙米索、海涅。

5、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中把德意志联邦中36个封建小邦国比作“三十六个粪坑”,并说“没有你们我们也要解放自己”“伪善的一代……正在成长”。

6、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是湖畔派,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人组成。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和写的《抒情歌谣集》是“湖畔派”的代表作,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序言》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划时代的宣言”。

华兹华斯享有“桂冠诗人”之誉。

7、雅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8、努瓦利斯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和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夜的颂歌》。

9、英国后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拜伦、雪莱、济慈和司各特(“恶魔派”)。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代表英国浪漫主义成就。

雪莱的《西风颂》中名句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被称为诗坛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司各特被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 ,《艾凡赫》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圣罗南之泉》是司各特唯一关于自己生活时代的小说。

10、文学史上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夏多布里昂小说《勒内》同名主人公。

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奥克塔夫是“世纪病”的典型人物。

11、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是拉马丁的《沉思集》。

12、1830年雨果的《欧那尼》演出成功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13、茹科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抒情诗人,别林斯基认为:“没有茹科耶夫斯基,我们就没有普希金”。

14、莱蒙托夫是普希金的追随者,代表作《恶魔》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高峰。

15、欧文和库伯是美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美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成就。

《见闻札记》是欧文的成名作。

库伯有“美国司各特”之称,代表作是反映边疆题材的五部曲:《拓荒者》、《最后的莫希干人》、《大草原》、《探路人》、《杀鹿者》。

16、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

17、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

18、拜伦的成名作《恰尔德·哈鲁尔德游记》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

《该隐》是一部浪漫主义哲理诗剧。

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唐璜》是他创作的顶峰,是当时欧洲社会生活的一部讽刺百科全书,其“啥时毕业时的全面丰富”具有近代史诗的特色。

19、雨果在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惩罚集》是雨果最著名的诗集。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被称作“社会的史书”。

20、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维林的形象拉开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序幕。

叙事诗《青铜骑士》(“小人物”叶普盖尼)被称为“诗的高峰”、“艺术的奇迹” 。

普希金成就最高的是诗体长篇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主人公奥涅金成为“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这部作品被称为“俄国生活百科全书”。

21、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以70年代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文学成就在法国(法国是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巴尔扎克成为主要作家。

后期主要文学成就在俄国,托尔斯泰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22、四大二氮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法国现实主义的美学宣言书,长篇小说《红与黑》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23、梅里美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高龙巴》和《卡门》。

24、福楼拜被称为“现代小说的接生婆”,其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25、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等。

马克思称他们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的副标题为“没有英雄的小说”。

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最早表现劳资矛盾,代表作《玛丽·巴顿》是19世纪最重要的工业题材小说。

勃朗特三姐妹及其代表做分别是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安妮《艾路妮丝·格雷》。

26、英国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为乔治·艾略特和哈代。

艾略特被看做是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分水岭。

27、德国现实主义包括十九世纪40年代后兴起的“诗意现实主义”和70年代后的“批判现实主义”。

“诗意”的代表作家有路德维希、迈耶、施托姆、凯勒等人。

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是冯达诺,其代表作《艾菲·布里斯特》被称为“德国的《安娜·卡列尼娜》”。

28、俄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

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是俄国文学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创造了“多余人”形象毕巧林。

果戈里开创了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流派“自然派”。

29、俄国早期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人物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别林斯基的主要作品为《乞乞科夫的有力或死魂灵》。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创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的光辉形象。

屠格涅夫的代表作是散文特写集《猎人笔记》。

30、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同名主人公被认为是“多余人”的末代子孙。

31、奥斯特洛夫斯(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基是俄国戏剧的奠基人,被认为是俄国戏剧之父。

代表作《大雷雨》,杜勃罗留波夫曾称作品主人公卡捷琳娜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备注: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32、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文学的最后一位大师。

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19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作品《套中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怕事、墨守成规、保守固执、阻碍新生事物的卫道者形象。

33、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后世现代主义奉为鼻祖34、显克微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你住何处去》。

格佐夫被称为“保加利亚的民族魂”。

《荒野的呼唤》(又名《野性的呼唤》)的作者是杰克·伦敦。

35、巴尔扎克分类编排法将作品分为三大类六个场景,其中三大类是《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

36、狄更斯的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是一部以流浪汉小说模式写就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自传体小说,《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写劳资矛盾反应工人生活的作品,《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社会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出现一个塑造得很出色地次要角色,自私狭隘、贪财碍事的资产者波德史奈普,伺候人们把这种精神气质称为“波德史奈普主义”。

狄更斯上擅长以扁形的定型化的方式刻画人物。

37、《双城》以医生梅尼特的遭遇为线索展开情节。

38、果戈理被鲁迅称为“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其社会讽刺小说《死魂灵》确立并开拓了俄国“自然派”文学的新时期。

果戈理的《外套》深化了由普希金开创的“小人物”主题。

《钦差大臣》是果戈理的一部讽刺小说。

39、《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篇小说开启了作家关注“小人物”特别是“小人物”心理尊严的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篇长篇巨著是《卡拉马佐夫兄弟》40、拉斯蒂涅的三个人生导师分别是: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

41、拜伦式英雄包括《海盗》中的康拉德、《阿比道斯新娘》中的苏乃卡、《柯林斯的围攻》中的阿尔普。

42、十九世纪20年代的奥涅金(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就》),30年代的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40年代的罗亭(屠格涅夫《罗亭》),50年代的奥勃洛摩夫(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共同构成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多余人”系列形象画廊。

2、名词解释1、狂飚突进运动·P93“狂飚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主要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席勒等。

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2、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3、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得名自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为浪漫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

4、耶拿派·P105“耶拿派”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和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他们以耶拿为中心,以《雅典娜神庙》为阵地,宣传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文学主张,因此称“耶拿派”。

5、海德堡派·P106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个中心海德堡派。

海德堡派是德国中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主要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林兄弟等,其的贡献主要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6、湖畔派·P108湖畔派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人组成,因为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创作了许多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因此被称为“湖畔派”。

7、恶魔派·P10919世纪初期的英国诗人因为不满专制暴政,坚持民主自由理想,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写出了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被温和的宫廷桂冠诗人称为“恶魔”。

“恶魔派”诗人包括拜伦、雪莱和济慈。

8、拜伦式英雄·P117“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烂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总是孤独忧郁,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最后都以悲剧结尾。

9、多余人·P130多余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一类具有典型性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命名。

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能满足于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生活的圈子与平民结合,而是成为了社会上的“多余的人”。

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