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目的:本手册编制的目的是实现和美公司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把优质的建筑产品奉献给广大业主。
最终实现打造名品公司品牌、创造可持续合理利润、促进公司不断发展。
本手册是为公司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的简明实用、可备查、可操作的程序化参考资料。
本手册的主要内容:公司的工程管理规范和制度,工程管理的目标、实施方法和手段。
重点介绍了工程管理的操作流程,如施工的材料准备工作,施工中期质量控制,后期的分部分项验收,此外,涉及公司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手册是和美地产公司工程管理人员,通过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以当前最新的资料、文献,以及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管理模式编写出来的,是全公司工程管理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由于水平有限,手册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手册不断完善更新,更好地为公司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服务。
廊坊和美房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2013/7/241第一章地面工程第一节简述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6一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检验方法1、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靠尺、楔型塞尺、坡度尺和水准仪;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3、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4、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第二节强化复合地板安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必须具有质量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和环保检测报告,环保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
2、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3、强化复合地板见证取样,需做复试方可使用。
4、企口平直,颜色、木纹均匀,表面光洁度高。
5、符合地热使用条件。
二、工艺流程弹线→基层清理→铺塑料衬垫→铺强化复合地板→安装踢脚线→安装扣板→清理保护。
三、质量标准1、强化复合地板的材质和强度、耐磨性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铺设强化地板的面层必须牢固。
2、板块之间的拼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按顺光的方向铺贴,靠墙的一块离开墙面10 mm左右,再逐块紧排,地板的接头,按设计要求留置,铺强化复合地板时,从房间的内侧推着向外铺装。
3、地板面层光滑,无伤痕,图案清晰,颜色一致,纹理清楚,无翘曲板。
4、板块之间缝隙严密,接头错开,表面洁净,拼接板块的纹理对齐,接口紧密,坚固耐用。
5、踢脚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高度、出墙厚度一致。
6、控制好地面高程,地板面层标高与卫生间过门石等高或低于10mm,卫生间瓷砖地面和房间木地板用过门石隔开。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强化地板板面起拱、接缝上翘,地板缝隙过大(应≤0.2mm);板面不平(应≤0.2mm/m)。
2、预防:扩大伸缩缝至12mm;做防水处理,严禁水泡;中间隔断做过桥;增补锯边,留伸缩缝;提高室内空气流通量;采用优质胶粘剂;养护12h以上,室内不准走动;安装时尽量槌紧缝隙,避免泡沫重叠;提高保养水平。
第三节釉面砖铺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必须具有质量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环保指标须符合国家标准。
2、规格、色彩、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要求。
3、同一批次、同一房间使用的瓷砖无色差,无缺棱掉角现象。
4、表面平整度不大于0.5mm,边长偏差不大于1mm。
5、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32.5以上级。
6、砖铺贴:采用2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砖背面1:0.5素水泥浆结合层。
二、工艺流程深化设计排版图→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卫生间闭水试验→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弹铺砖线→浸砖→铺20mm厚1:3干硬性砂浆找平→砖背面抹1:0.5素水泥浆结合层→铺砖→白水泥勾缝→清理→养护。
三、质量标准1、地砖铺贴前要浸泡2小时。
2、每间地面不得超过2列非整砖;非整砖的宽度不得小于原砖的1/3。
3、非整砖铺贴家具下面,排放在视觉不明显处,且要求放在两侧,禁止放中间。
4、卫生间的排水坡度为1%,禁止出现积水、倒坡问题。
5、卫生间门槛石表面,高出卫生间地面完成面15mm,且与客厅的完成面标高一致。
6、砖缝控制在1mm,地面采用白水泥勾缝;瓷砖勾缝前,必须清理缝内砂浆或杂物;勾缝完成后,要保持2天的养护,避免勾缝材料开裂脱落。
7、地面砖铺贴,禁止出现空鼓现象;表面平整、无明显色差,接缝平直、无高低差,接缝大小均匀一致,勾缝饱满。
8、控制好地面高程,地面砖铺贴完成后,卫生间地面标高低于过门石15mm。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地面空鼓。
2、预防措施:地面基层彻底清理,并充分湿润;铺贴时,控制好橡皮锤敲击,控制好砂浆铺设厚度;勾缝后洒水养护24小时;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行走。
第四节玻化砖铺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必须具有质量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规格,色彩,性能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要求。
2、同一批次、同一层使用的玻化砖无色差,无缺棱掉角现象。
3、表面平整度不大于0.5mm。
4、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32.5以上级。
5、玻化砖铺贴:采用2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砖背面1:0.5素水泥浆结合层。
二、工艺流程深化设计排版图→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抹找平层→弹铺砖线→铺砖→粘贴踢脚线→白水泥勾缝→清理→养护。
三、质量标准1、地面砖铺贴,禁止出现空鼓现象;2、表面平整,接缝平直、无高低差,接缝大小控制在1.5mm,要均匀一致,勾缝饱满。
3、地面采用白水泥勾缝;瓷砖勾缝前,必须清理缝内砂浆或杂物;勾缝需要在24小时之后进行,勾缝完成后,要保持2天的养护,避免勾缝材料开裂脱落。
4、踢脚线上口平直,粘贴无空鼓,阳角转角处采用45°碰角连接。
5、地面砖铺贴完成后,地面标高低于室内客厅、卧室20mm。
6、地面砖铺贴完成后,地面标高应与电梯持平。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地面空鼓。
2、预防措施:地面基层彻底清理,并充分湿润;铺贴时,控制好橡皮锤敲击,控制好砂浆铺设厚度;勾缝后洒水养护24小时;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行走。
第五节地面石材铺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粗砂或中砂。
2、石材品种、规格、数量、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色差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进场前石材做六面封闭防护。
大理石见证取样,其放射性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石材材料要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质量保证书。
4、板材不得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缺陷。
二、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弹线→刷水泥浆结合层→铺30~50 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石材背面抹1:0.5白水泥素浆结合层→铺石材→灌缝、擦缝→打蜡三、质量标准1、石材面层所用板块的品种、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面层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
3、石材面层的表面必须洁净、平整、无磨痕,且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镶嵌(拼花图案)正确,板块无裂纹、缺棱掉角等缺陷。
4、地面石材铺贴完成后与走廊地砖标高持平。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地面空鼓。
2、预防措施:地面基层彻底清理,并充分湿润;铺贴时,控制好橡皮锤敲击,控制好砂浆铺设厚度;勾缝后洒水养护24小时;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行走。
第六节不锈钢踢脚线安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主要材料及配件:成品不锈钢踢脚线50mm高,九厘板、木螺丝、枪钉、中性玻璃胶等。
2、不锈钢踢脚线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二、工艺流程弹线→划分固定点→打孔安木楔→安固定卡(基层板)→安踢脚线(贴饰面板)三、质量标准1、踢脚板的材质、品种、规格、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踢脚板的外观质量不得有划痕、起皮、变形等缺陷。
3、安装接缝平整,高度一致,牢固无松动,阴阳角方正,出墙厚度一致,上口平直,割角准确。
4、表面颜色一致、洁净。
5、接缝高低差不超过±0.5mm,垂直度和上口直线度不超过±1mm,表面平整度不超过±2mm。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踢脚线上口不平直。
2、预防措施:安装踢脚线前,墙面弹放水平线。
第七节过门石、窗台板安装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种类、材质、花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符合国家标准。
二、工艺流程现场测量→场内加工→表面防护处理→进场安装→清理验收。
三、质量标准1、种类、尺寸大小、边角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卫生间过门石采用20mm厚的人造大理石,过门石高出地面的边角倒为圆弧形。
3、过门石的宽度和门套宽度一致。
4、窗台板采用12mm厚人造大理石加工,窗台外挑30mm,外挑部分为双层石材,探出窗口每边60mm,窗台板边缘上下均倒成半径6mm圆弧。
5、窗台板用大理石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窗台面粘贴牢固,表面洁净、平整。
第二章墙面工程第一节简述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5、《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Ol一26一96二、检验方法1、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2m靠尺、楔型塞尺和水准仪;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3、检查各类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第二节乳胶漆墙面粉刷工艺、标准一、材料要求1、821(8份大白粉+2份钛白粉+1份胶粉)腻子、乳胶漆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及使用说明。
2、乳胶内墙漆见证取样,需做复试方可使用。
3、墙面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
4、抹灰作业已全部完成,过墙管道、洞口、阴阳角等提前处理完毕,为确保墙面干燥,各种穿墙孔洞都需提前抹灰补齐并充分干燥。
二、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在二次结构墙与混凝土墙接缝处粘贴200mm宽抗碱玻纤网→第一遍腻子(粉刷石膏)修补→刮第二、三遍腻子→砂纸打磨→施涂第一遍乳胶漆(底漆)→施涂第二、三遍乳胶漆(面漆)。
三、质量标准1、乳胶漆的品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涂料工程严禁脱皮、漏刷和透底,无流坠、皱皮现象。
3、装饰线、分色线平直,颜色一致,无明显刷纹,光亮和光滑均匀一致。
四、质量通病及预防1、质量通病:裂纹;透底;接搓、刷纹明显;分色线不齐。
2、预防措施:在不同材料的结构墙体接缝处,增加玻纤网格布;保持涂料的稠度,不可加水过多;配足人员,互相衔接好接头处涂饰间隔;排笔蘸涂料量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