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4.“北京大学”和“中文系”是上下义词,也是一组类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上下义词是概念上具有包含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
北京大学包含中文系,中文系是北京大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它们只是组成关系的包含关系,而且不能说“中文系是北京大学”,所以不是上下义关系,也不存在类义关系。
三、简述题1.汉语吸外来词有哪几种方式?汉语倾向于哪一种方式?(1)直接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文标记字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完全采用外文字母。
1例如:UFO CDROM CPU②部分采取外文字母。
例如:T恤衫(英语Tshirt)卡拉OK BB机B超。
(2)音译外来词借用外国或不同民族语言的词,按照它们的声音形式翻译过来,这叫做音译。
例如:沙发(sofa英)模特儿(modele法)布尔什维克(бодъшевик俄)。
(3)音译兼表意的外来词①音义双关的外来词。
例如“俱乐部”、“引擎”、“幽默”、“逻辑”、“乌托邦”、“维他命”等。
②音译兼意译的外来词。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冰淇淋romantic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③音译加意译的外来词。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例如芭蕾舞、香摈酒、法兰绒、沙丁鱼、啤酒、拖拉机。
(4)日文外来词近代日本文里,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词,汉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把这样的词借来应用,这是一种从日本来的借词。
例如:“哲学”、“博士”、“硕士”、“学士”。
意译词是根据外族语词的意义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按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造出来的词语。
这种纯粹用意译方法来仿造别种民族语言的新词,虽然代表着新的概念,但仍用汉语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造出来的,因此不是真正的外来词。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外来词输进来以后,往往开始产生借词,后来另造新词来代替借词。
例如“哀的美敦书”改成“最后通牒”,“瓦斯弹”改成“毒气弹”,“徳谟克内西”改成“民主”,“康拜因’改成“联合收割机”,“麦克风”改成“扩音机”等等。
所以,汉语倾向于意译外来词。
2.结合语汇发展的具体事例,说明语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一)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
例如,“火车、火箭、卫星”等。
现代汉语语汇的数量不断增多。
数量由少到多是语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随着旧事物的消亡,一些历史词语逐渐消亡。
例如,随着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变革,很多文言词语退出了现代汉语语汇。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已知的事物加深了认识,这种认识反映到语言中来,促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有“妇”这个词,人们往往把“妇”解释为“妇着,女子持帚扫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头脑中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
今天,妇女解放了,人们的概念也变了。
所以,今天人们解释“妇女”这个词语的时候,往往只从婚姻状况的角度进行解释:“已婚的女性”。
(三)语言各个要素的相互制约性语音、语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言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单位之间都处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如果某个要素或某个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一个要素的变化就会推动另一个要素也跟着发生变化,语言各个要素的关系就会受到重新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
例如,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语音明显简化了,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
为了表义明确的需要,现代汉语的词汇出现了双音化的发展趋势,单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也在交际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
例如,“兵-士兵”“在-在于”“桌-桌子”“衣服架子-衣架”,“人民警察-民警”。
三、分析题1.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分析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和联系。
破釜沉舟星罗棋布泼冷水开倒车成语是长期习用的定型的固定短语。
四言是基本格式,例如“发号施令”、“舍生取义”。
惯用语是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具有浓郁口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三言是惯用语的基本格式。
(一)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长期习用性,但是,成语往往有着漫长的历史,有的流传了几千年,而惯用语往往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内流传,时间上明显没有成语那么长。
(二)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结构的凝固性,但是这种结构的凝固程度也存在着差别。
由于长期习用,成语在结构上逐渐定型化,没有特殊表达需要,其结构成分不能增减、替换或2颠倒。
例如:“破釜沉舟”不能改成“沉舟破釜”,也不能改成“破锅沉船”。
惯用语的凝固性比不上成语,例如,“泼冷水”可以说成“泼冷水”,也可以说“冷水泼不得”。
“开倒车”可以说成“开历史的倒车”。
(三)成语和惯用语都具有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炼,它的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义的相加。
成语往往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含蓄精辟,褒贬鲜明。
例如:“破釜沉舟”来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表面看来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但实际上是表示“下定决心干到底”的意思。
惯用语往往也存在字面意思和整体意义,但是,惯用语的意义远没有成语那么丰富。
(四)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书面语,因而具有浓厚的的书面语体色彩。
惯用语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因而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
2.指出下列词的构造方式,并辨析各组同义词:(1)公布揭晓(2)解散散伙(1)揭晓、公布这两个都是动词,“揭晓”是动补关系,“公布”是偏正关系。
[1分]两者都含有“机关、团体把决定、法令、指示、成绩等公之于众”的意思。
“揭晓”指“公布事情的结果”;“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公布”相对来说比“揭晓”正式,比较庄重。
“揭晓”侧重于结果,而“公布”侧重于方式。
[2分] (2)解散、散伙这两个都是动词,“解散”是动补关系,“散伙”是述宾关系。
[1分]二者都有“团体、组织解体”的意思。
“解散”指“集合的人分散开或者取消(团体或集会)”,“散伙”是指“(团体、组织)解散”。
“解散”比“散伙”较为正式。
“解散”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散伙”只能作不及物动词。
[2分]2. 下列对于“吊”的义位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这个例子说明义位分析的基本原则。
吊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
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
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吊销。
(一)这里“吊”总共划分了“①悬挂”“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等五个义位,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五个义位既不过于烦琐,也不过于笼统,做到了简要明确,符合简明性原则的要求。
(二)划分出来的义位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概括各种一般性用法。
如果划分的结果时一部分常见的一般用法无所归属,就说明划分出来的义位是不周延的。
“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周延性原则,它遗漏了以下两个重要的义位: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吊”有七个义位。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其中的“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之间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它们也和其他的义位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它们不能看成是同一个词的义位,而应该是不同词的义位。
这就说明“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系统性原则。
(四)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吊”的义位调整如下:吊1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
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④把皮桶子加面子或3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吊销。
吊2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吊3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
总之,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位的划分是语义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现代汉语“吊”的义位分析,我们知道,它必须遵循简明性原则、周延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3. 分析下列一组词语的义素,并以这组词语为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组词的义素分析如下:{哥哥}=[+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弟弟}=[+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姐姐}=[-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妹妹}=[-男性][同辈][-年长][同胞][亲属](二)义素分析必须遵循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依存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