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员心理训练

运动员心理训练

浅谈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摘要:放松能够使肌肉减少紧张度,而紧张往往会引起损伤。

就好像柔软的柳枝能够随风摇动,而干硬的树干却容易被折断一样,一个处于肌肉松弛状态的运动员比处于肌肉紧张状态的运动员优
越的多。

放松的另一种好处是人在生理上表现出消耗能量减少。

在许多次的训练中发现,一个运动队员做准备活动时,如果没有任何要求,在放松状态下自己跑十圈,跟在有要求、紧张状态下跑十圈,最后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但外在表现却大不一样,例如体现在呼吸状态和疲劳状态上,放松的队员要轻松的多。

关键词:运动员训练紧张放松
对于运动队员的训练,在平常我们运用最多的是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练习,也就是通过大量的运动负荷以及模拟比赛来进行的。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对于运动队员心理活动的了解和心理训练,却没有或很少涉及到。

在多年从事教学与训练中,我觉得在心理训练中实行如下方法会对运动队员的运动水平有所提高和帮助。

下面简明地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心理训练: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许多心理学家所依赖的一种训练类型,并且各有不同的达到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训练的好处体现在运动中,可以预防损伤、调整机能,成为其他心理训练的基础等。

放松能够使肌肉减少紧张度,而紧张往往会引起损伤。

就好像柔软的柳枝能够随风摇动,而干硬的树干却容易被折断一样,一个处
于肌肉松弛状态的运动员比处于肌肉紧张状态的运动员优越的多。

放松的另一种好处是人在生理上表现出消耗能量减少。

在许多次的训练中发现,一个运动队员做准备活动时,如果没有任何要求,在放松状态下自己跑十圈,跟在有要求、紧张状态下跑十圈,最后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但外在表现却大不一样,例如体现在呼吸状态和疲劳状态上,放松的队员要轻松的多。

放松训练并不是运动心理学家所首创的。

采用放松的方法,早已是冥想和瑜珈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国太极精神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时,一次体育系组织我们去听一场高规格的气功与训练的报告会。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当时一位大师说:“放松时,你只要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一直默念‘青龙踞于西渭,白虎隐于东方’就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至于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深究了”。

后来我想,可能是默念这句话的音节与所表现出呼吸的节奏以及意念相配合从而达到放松吧。

二、紧张训练
在比赛中,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出现紧张,当然并非紧张就一定不好。

只有当紧张导致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时,才有进行紧张训练的必要。

有些运动队员在紧张和逆境时,反而能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水平,但有些会导致感觉乏力,精神不集中,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降低竞赛水平。

例如我校体育队的一名学生,平时训练在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在参加全省的体育专项测试时,却表现紧张发挥失常,与平时训练成绩出入很大。

对于像这一类队员,就需要进行紧张训练。

我们在心理学中了解到,紧张是由过分的焦虑所引起的。

因此,以用下面的这种方法,即,运动队员故意使自己感受紧张和焦虑,也就是运用意想使自己再次经历生活中令人紧张的事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运动队员对紧张和焦虑的忍耐程度逐步提高。

每个运动队员可能表现的紧张状态不同,有些表现为上肢肌肉紧张,有些表现为下肢乏力,有些表现为心跳加速,头昏脑胀,这些可以通过放松来排除。

也就是我们通过意想体验紧张后随即进行放松训练,不断重复后,运动队员就逐渐会运用放松来克服紧张和焦虑。

三、思维控制训练
大多数情况下,太多的言语,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思考,会使队员难以发挥水平,即所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

例如一个运动队员在长跑时,当他感到疲劳,脑子里想道:“千万别抽筋,不然我就完了。

”越是这样想,他越变得紧张,并且紧张渐渐加剧,后来真的抽筋了。

同样,一个跳高运动队员在跳高时,盯着越升越高的横杆,心里开始紧张起来,想道;“小腿一定不要碰到横杆”。

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

四、自我控制训练
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中表现如何,是受生理兴奋程度影响。

有时运动项目要求低的生理兴奋,有时却要求高的生理兴奋程度,目的都是有利于发挥运动水平,因此队员要学会兴奋程度的自我控制。

要了解自我控制,可以用心跳频率来确定自身的最佳兴奋程度。

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认为自己太兴奋,可以采用放松法、
冥想,听听柔和的音乐等,如果队员兴奋程度太低,可以做点热身练习,如可以做些体操动作,或听一些激昂的乐曲等。

五、注意集中训练
运动队员在训练中把注意集中到眼前的活动,而忽略其他方面。

例如只注意球的运动而对场外的影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问闻,只注意观察对手的技术弱点,而对其粗野的态度视而不见。

有些运动队员在运动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其原因是心理受到干扰,一是过度紧张,二是消极思想的出现,对这样的队员要加强紧张控制和思维控制的训练。

有些运动队员注意力不能集中,是由于缺乏集中注意的能力,对这样的队员要进行提高注意能力的训练,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利用人体的感觉能力。

例如一名铅球队员,他就是利用触觉来提高集中注意力的,当他拿起铅球时,在手中掂的时候,利用手指触摸到铅球上最粗糙的一点,把注意高度集中起来。

重要的是要求运动队员主动地去注意一些对象而故意避开一些对象,用自问自答来调动自己的注意,也是一个有效方法。

在进行上述心理训练时,应该强调的是一种从“实际去做”的原则。

如果心理训练不当,与比赛和客观存在差距,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反之,训练得当,就会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提高队员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自我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