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车厂修规程资料

客车厂修规程资料

铁路客车厂修规程(试行)2014年9月目录1 总则 (1)1.1 总体要求 (1)1.2 基本要求 (1)2 车体 (6)2.1 钢结构 (6)2.1.1 基本要求 (6)2.1.2 底架各梁 (7)2.1.3 裙板 (7)2.1.4 其它 (8)2.2 通过台及风挡 (9)2.2.1 脚蹬、翻板 (9)2.2.2 扶手 (9)2.2.3 风挡装置 (10)2.3 车端阻尼装置 (12)2.4 木结构及内装饰 (12)2.4.1 分解 (12)2.4.2 检修 (13)2.4.3 组装 (15)3 车钩及缓冲装置 (18)3.1 15号系列车钩缓冲装置 (18)3.1.1 钩舌 (18)3.1.2 钩体 (19)3.1.3 缓冲器 (19)3.1.4 其它 (20)3.1.5 组装 (20)3.2 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 (22)3.2.1 连挂系统 (22)3.2.2 缓冲系统 (23)3.2.3 安装吊挂系统 (24)3.2.4 组装 (26)3.2.5 油漆及标记 (26)3.3 15号托梁式车钩 (26)3.3.1 15号法兰车钩 (26)3.3.2 托梁、托架、磨耗板 (27)3.3.3 组装 (27)3.4 CA-3车钩缓冲装置 (27)3.4.1 CA-3车钩 (27)3.4.2 其它零部件 (30)3.5 其它型号车钩 (30)4 转向架 (31)4.1 构架 (31)4.1.1 209T(P、PK)、206G(P)型构架 (32)4.1.2 209HS、CW-2(1)、SW-160(H)、CW-200K、SW-220K、AM96、PW-220K 型构架 (32)4.2 轴箱定位装置 (32)4.2.1 导柱及附件 (32)4.2.2 定位转臂及箍 (33)4.3 轮对及滚动轴承轴箱装置 (34)4.4 中央悬挂装置 (34)4.4.1 摇枕 (34)4.4.2 弹簧托梁(托板) (35)4.4.3 空气弹簧装置 (35)4.4.4 悬吊装置 (36)4.4.5 旁承装置 (37)4.4.6 横向缓冲器 (38)4.4.7 抗侧滚扭杆装置 (38)4.4.8 AM96中央悬吊装置 (39)4.4.9 横向梁、安全吊 (39)4.4.10 高度阀调节杆组成 (39)4.4.11 防过充安全钢丝绳 (39)4.4.12 其它 (39)4.5 钢弹簧 (39)4.6 牵引装置 (40)4.6.1 心盘、中心销 (40)4.6.2 牵引销(回转支座、牵引支座、中心销组成) (40)4.6.3 牵引拉杆 (41)4.7 油压减振器 (42)4.8 基础制动装置 (42)4.8.1 制动梁 (42)4.8.3 闸片托、吊 (43)4.8.4 其它 (43)4.9 转向架组装 (43)4.9.1 209HS型转向架 (46)4.9.2 CW-2(1)转向架 (47)4.9.3 SW-160(H)型转向架 (51)4.9.4 CW-200K型转向架 (52)4.9.5 SW-220K转向架 (52)4.9.6 AM96转向架 (52)4.9.7 PW-220K型转向架 (53)5 制动供风装置 (54)5.1 基础制动装置 (54)5.2 手制动装置 (54)5.2.1 蜗轮蜗杆式手制动装置 (55)5.2.2 BST 25T型客车手制动装置 (55)5.3 管系 (56)5.3.1 管路及管接件 (56)5.3.2 管吊、卡 (56)5.3.3 管系组装 (56)5.4 制动缸 (57)5.4.1 缸体 (57)5.4.2 活塞组成 (57)5.4.3 前、后盖 (58)5.4.4 缸座 (58)5.4.5 组装 (58)5.4.6 性能试验 (58)5.5 风缸 (59)5.6 模块吊架 (59)5.7 风缸附属件 (59)5.8 其它制动装置 (60)5.9 制动装置组装 (60)6 设备 (63)6.1 车窗 (63)6.2 车门 (64)6.3 门、窗安装 (64)6.5 行李架 (65)6.6 其它设备及固定备品 (65)6.7 电动端门 (66)6.7.1 基础部件 (66)6.7.2 承载驱动机构 (66)6.7.3 门扇部件 (66)6.7.4 电控系统 (67)6.7.5 组装 (67)6.7.6 性能试验 (67)6.8 电控气动塞拉门 (67)6.8.1 基础部件 (68)6.8.2 承载驱动机构 (68)6.8.3 门扇部件 (68)6.8.4 门锁 (68)6.8.5 内外和手动操作装置 (69)6.8.6 翻转脚蹬部件 (69)6.8.7 气路系统 (69)6.8.8 电控系统 (69)6.8.9 组装 (70)6.8.10 组装试验 (70)6.9 手动塞拉门 (71)6.10 厨房非电气化设备 (71)6.10.1 燃煤炉灶 (72)6.10.2 低压锅炉 (72)6.10.3 蒸饭箱 (73)6.10.4 洗涤槽 (73)6.10.5 不锈钢厨柜 (73)7 给水、卫生系统 (74)7.1 给水管系 (74)7.2 水箱 (74)7.2.1 不锈钢水箱 (74)7.2.2 碳钢水箱 (75)7.3 燃煤茶炉 (75)7.4 采暖装置 (75)7.4.1 管系 (76)7.4.2 锅炉水位表 (76)7.4.3 水泵 (76)7.4.4 温水锅炉 (76)7.4.5 膨胀水箱、温水箱 (76)7.4.6 暖气管罩 (77)7.4.7 温水取暖装置组成 (77)7.4.8 车顶防火隔热套 (77)7.5 洗面器、洗手器、便器 (78)7.6 厕所、洗面室 (78)7.7 真空集便装置 (78)7.7.1 电气控制盘(控制箱) (78)7.7.2 便器组成 (78)7.7.3 气水控制盘 (79)7.7.4 污物箱及排污管路 (79)7.7.5 其它部件 (80)7.7.6 地面试验 (80)7.7.7 装车 (80)7.7.8 装车试验 (80)7.7.9 其它 (80)8 车电装置 (81)8.1 配线及接线端子检修 (81)8.2 线槽、线管及线箱(盒)检修 (82)8.3 DC110V干线保险 (83)8.4 开关插座检修 (83)8.5 其它各车电设备 (83)8.6 试验 (83)8.6.1 整车绝缘试验 (83)8.6.2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83)8.6.3 整车车电落成试验 (84)8.6.4 联网试验 (84)9 油漆标记 (85)9.1 油漆 (85)9.2 标记 (86)10 整车落成 (90)10.1 基本要求 (90)10.2 转向架落成要求 (91)10.2.1 209T(P)、206G(P)型转向架 (91)10.2.2 209PK型转向架 (92)10.2.3 209HS型转向架 (92)10.2.4 CW-2(1)型转向架 (93)10.2.5 SW-160(H)型转向架 (93)10.2.6 CW-200K型转向架 (94)10.2.7 SW-220K型转向架 (94)10.2.8 AM96型转向架 (95)10.2.9 PW-220K型转向架 (95)10.2.10其它型号转向架 (96)10.3 整车落成试验 (96)10.3.1 车电试验 (96)10.3.2 电动端拉门试验 (96)10.3.3 塞拉门性能试验 (96)10.3.4 真空集便装置试验 (96)10.3.5 防滑器、单车试验 (96)10.3.6 车辆漏雨试验 (96)10.3.7 锅炉焚火试验 (96)10.3.8 生活用水注水试验。

(96)附件A 转向架厂修必换件明细表 (97)附件B 油压减振器厂修技术要求 (100)附件C 划线检测项点及要求 (104)附件D 转向架防松螺母明细表 (118)附件E 转向架检修限度表 (122)附件F 钩缓装置检修限度表 (124)附件G 玻璃钢制品检修技术要求 (125)附件H 真空集便装置常用设定值及试验技术条件 (127)1总则1.1总体要求1.1.1 铁路客车(以下简称客车)是旅客运输的重要技术装备,为使其在运营中保持性能良好、安全可靠,须定期进行检修。

客车厂修(A4、A5级检修)的任务是全面恢复其基本性能,安全舒适地运送旅客。

为统一客车厂修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1.2 根据客车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要求,结合实际状态,以可靠性为目标,客车厂修实行以走行公里为主、时间周期为辅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1.1.3 客车厂修单位须具有相应的检修资质。

1.1.4 铁路客车入厂实施厂修时须按运用状态入厂且零部件齐全。

1.1.5 客车厂修不许随意改变客车的原设计结构;原则上按现车结构检修;结合厂修进行的加装改造,须按规定程序办理。

1.1.6 客车厂修单位须在贯彻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不断提高客车检修技术水平。

1.1.7 客车厂修在执行本规程的同时,还须参照执行有关标准和规章的规定。

遇本规程规定不明确或与现车实际有出入时,须在保证安全且不低于本规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设计图纸或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由厂修单位和驻本单位验收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意见不一致时,按厂修单位总工程师的意见办理,并将不同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的质量问题由厂修单位负责。

1.1.8 本规程适用于在国铁线路上运行的标记速度不大于160km/h客车,规程中条款未特别注明的,A4、A5修程均适用。

1.1.9 本规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1.2基本要求1.2.1 铁路客车检修周期见表1-1。

表1-1 客车检修周期表注:1.走行公里和时间周期以先到者为准,时间周期:A1修计算到日,其余计算到月。

2.不常用客车是指年均走行不足10万公里的客车。

1.2.2 本规程中“分解”未特殊说明时均不包括焊接结构及铆接结构(拉铆结构除外)。

1.2.3 本规程中的磨耗、腐蚀限度,未特殊说明时均以设计尺寸为基本尺寸;圆销、衬套的腐蚀、磨耗未特殊说明的均指直径;板材、管材的腐蚀、磨耗未特殊说明的均指厚度(深度)。

1.2.4 本规程中清除锈垢无明确要求的,清洁度均须达到GB/T 8923.2《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规定的St2级或Sa2级标准。

1.2.5 本规程中裂纹检查方法无明确要求时,均为目视检查。

1.2.6 客车厂修时,关键零部件须探伤检查(未明确探伤方法时可为磁粉探伤),外购新品零部件可不探伤(轴承等另有规定者除外)。

探伤件经热处理、调修或经过焊修、机械加工的探伤部位须复探。

1.2.7 金属件检修完成后表面须进行防腐处理,喷涂防锈底漆和面漆时,漆膜厚度均不小于60μm,不锈钢件、铝制件及电镀件、喷塑件等另有规定者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