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一)代表人物
萨尔瓦多·米纽秦
1974出版《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出生在以色列
受训于美国
发展于二战
服务于儿童
李维榕
《家庭故事—心理随笔》(上、中、下),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婚姻:多人之舞》,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婚姻:无形之塔》,2004,李维榕,北京出版社
(二)主要观点
(1)关注家庭的结构,包括家庭规则、权力分配、界线;
(2)家庭功能模式的灵活性与改变的可能性;
(3)家庭的生活环境,包括扩展家庭、邻居、单位和学校等
(4)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
(5)家庭成员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
(6)家庭功能的三个特征:
A家庭功能的丰富或者缺乏程度;
B家庭功能的灵活性或僵硬程度;
C家庭功能发挥的连贯性。

(三)Minuchin的比喻
结构派治疗师像一位使用可调焦镜头的技术师一样,可以使用较远的焦距来观察,在他想要分析内在精神层面时,可以调整焦距,来一个特写镜头。

(四)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
结构
亚系统
界限
(2)行为障碍的发展
僵硬界限-脱离
模糊界限-缠结
(五)核心概念-结构
结构(structure):人际交往的循环模式,用来界定和稳定人际关系的形态。

(1)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它决定家庭成员怎样进行交互作用(2)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家庭的功能组织,建立在清晰的代际界线基础之上,父母保持控制和权威的地位
(3)家庭成员互动的组织模式
1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
2常见的家庭互动方式
妻子罗嗦→丈夫逃避→妻子更罗嗦→丈夫更逃避……
母亲严格,子女松散;母亲干净,子女邋遢;母亲紧张,孩子放松3一旦形成,反过来影响互动
互动模式→规则→强化结构
(4)如何发现家庭的结构?
(5)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结构才会凸现出来
(6)不断变化:随家庭的发展,也需要形成新的结构
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
(六)核心概念-亚系统
亚系统(subsystem):靠辈分、性别或功能等划分而成的家庭中的一些小单元,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

夫妻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
兄弟姐妹亚系统
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1)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
保证亚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孩子的需求常常让父母忘记了夫妻亚系统
(2)亚系统的功能
保证个体自我分化,练习不同层次的人际技巧
(3)每一个人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
有不同的角色
学习不同的技能
拥有不同的权力
(七)核心概念-界线
界线(boundary):结构家庭治疗中用于描述情感屏障的概念,情感屏障保护和加强个体、亚系统和家庭的完整性,就像细胞膜定义谁能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保护系统的分化。

(1)界限的清晰程度比亚系统的人员组成更为重要
(2)所有的家庭界限都落在连续体上,大部分家庭都在正常范围内
(3)疏离或者缠结并不是功能好与不好之间的量化差异
(4)大多数家庭中同时具有僵化与松散的亚系统
(八)结构性家庭治疗的过程
Minuchin(1974)家庭治疗过程
1.以领导者身份进入家庭
2.勾画出他们潜在的结构
3.采取干预措施改变这一结构
看似简单,但又极端复杂,因为家庭的模式变化无穷
(九)治疗的策略与技术
(1)加入与顺应(joining and accommodating)
1、加入和顺应的必要性:家庭存在固有模式
2、和个体治疗相比,治疗师是不受欢迎的外人
家庭是一个整体,治疗师是外人
就像一对好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来了一个不太熟悉人想加入
3、加入强调治疗师的行动目标在于直接和家庭成员或家庭系统建立关系。

与家庭成员打招呼,了解每个人的名字
询问澄清问题,给予赞许的意见,或扩大某一要点
允许保持沉默
4、顺应则指治疗师为了达到加入的目标所做的自我调适工作。

接纳和尊重他们的做事方式
尊重个体,也尊重家庭等级结构和组织
消除防御,缓解焦虑,和每个成员建立理解的联盟
仔细倾听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回应认可每个人的观点
(2)引起并处理互动(working with interaction)
1、引起家庭成员内部的沟通和互动
2、采用表演技术
在结构家庭治疗中激发一个交互作用,以来观察和改变构成家庭结构的事务。

如让一对夫妻就某件事情展开讨论
如让父母把自己吵闹的孩子控制下来
3、适当的干预
哭闹的孩子-坚持住,不要投向
(3)勾画结构(structural mapping)
处于两个极端型的家庭其功能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了。

(4)强调和修饰互动(highlighting and modifying interactions)
1、治疗师为了迫使家庭产生治疗性的改变,向家庭挑战及面质的干预方法。

2、治疗目标
改变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互动模式——即结构。

操纵情感
能力塑造
指定作业
支持、教育或指导
(5)明晰界限(boundary making)
1、目的:保证家庭功能良好,即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相互依赖)以及系统内部
各部分的良好自主能力。

2、设定个人界线的性质,亚系统的界线
设定个人界线
3、目的——保护和促进个人自主
4、方法——制定治疗系统中的规则,例如:
治疗师和家庭必须聆听某位家庭成员的谈话,并感谢他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庭成员必须互相交谈,而不是谈论对方;
家庭成员不应该替别人说话;当事人在场时,不谈论他们的事情;
要求某位家庭成员成为记忆家中所有事情的资料库。

5、如何保证规则的顺利实施?
利用手势,直接打断
设定亚系统的界限
目的:保护和促进亚系统的自主
家庭中的亚系统有:
➢夫妻亚系统——通常造成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的原因是,夫妻亚系统的界线被孩子或者大家庭中的成员所干扰。

➢执行(亲子)亚系统——一般由父母亲来建立这个亚系统。

➢同胞亚系统——以使孩子们有机会学习合作、竞争、逃避或者屈服的方式,如何获得同伴及失去同伴,以及获得与同伴相处的各种技巧。

父母亲必须要尊重这个成长的机会,而不给予协助或者干扰。

对于僵化的家庭——弱化界线。

对于缠结的家庭——强调界线。

(6)去平衡(unbalancing)
1、阻断互动模式
2、凸现隐藏的冲突
3、加入某个家庭成员或者联盟:形成偏袒假相
治疗师可以和孩子组成联盟,偏袒孩子
(7)挑战无效的假设(challenging unproductive assumptions)
家是一个奇怪的“多体动物”,如果把它搁下一段时期,它就会自生枝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