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课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SMBG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 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 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帮助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保持健康心情 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监测的内容
一般监测:症状、体征、血压、BMI、腰围/ 臀围 代谢控制指标监测:血糖、尿酮、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慢性并发症监测:眼底、视力、尿蛋白、肾功能、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足部检查
临床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 体重/身高 初访 √ 随访 √ 每季度 √ 年随访 √
腰围
血压 空腹/餐后血糖 尿常规 HbA1c 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脂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睡前血糖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目标但空腹血糖高;或疑有夜间低血糖 者——夜间血糖 需随时测:剧烈运动前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为什么?
何时?
频率?
怎样测? 注意事项
SMBG方案
胰岛素治疗者 非胰岛素治疗者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
强化监测方案
胰岛素强化治疗
未达标
每周3天
复诊前1天
√
√ √ √ √ √ √ √ √ √ √ √ √ √
已达标
每周3次 复诊前1天
注意:
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 √ √
√ √ √
(√ ) (√ ) (√ )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未达标
每周3天 复诊前1天
√ √ √ √
√ √ √
已达标
每周3次 复诊前1天
√ √ √ √
√
√ √ √
注意: 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
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饮食——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定量
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5天
药物——坚持每天正确应用药物 监测——结合病情,定期监测 心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愉快心情 观察——有无急慢性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防护——防止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主要内容
糖尿病患者的监测 足部的日常防护
√ √ √
√ √ √
√ √ √
(√ ) (√ ) (√ )
注意: 适用于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交替配对监测方案
空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自我血糖监测(SMBG)
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 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 最基本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 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注射胰岛素、妊娠期的患者必须进行
为什么?
何时?
频率?
怎样测? 注意事项
SMBG对医生的作用
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 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发现低血糖 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 方案
监测的意义
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情况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帮助从日常饮食,药物或行为上进行改变,有利于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预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仅监测血糖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是!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问题,身体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相 关的问题,如血脂的问题、高血压和肥胖等 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等器官 损害 这些问题若没有及时发现并适当控制,会增加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率及致残致死率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照顾的技能,有利于其在治 疗中增强自我决策和照顾的能力 24小时的管理是必需的 主(想去做)
自我管理
知识
(知道做什么)
行为
(知道怎样做)
患者健康信念的建立,促进自我管理
“危机感”:认识到他们有机会患上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 “严重性”:糖尿病的并发症将为他们的身体带来严重的 健康问题 “获得的好处”:如能将糖尿病长期控制得好,并发症的 发病率将大大减低 “预期的障碍”:为糖尿病治疗的付出——是值得的。因 为遵从指示将带来很大的好处,或能明显减低并发症所带 来的更大的付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尿白蛋白/尿肌酐
肌酐/BUN 肝功能
√
√ √
√
√ √
TSH 心电图
眼:视力及眼底 足: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
√
√ √ √ √
√
√ √ √
血糖监测方法
自我血糖监测(SMBG):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是血糖 监测的基本形式 动态血糖监测(CGM):连续监测3天的血糖 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 平——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从以下方面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结合个人和家庭的需求
提供感情上的支持
指导饮食、运动治疗的具体措施和药物使用的技巧 指导病情监测(代谢指标监测、并发症监测) 口腔、皮肤、足部的日常防护 生病期间的自我管理 掌握糖尿病知识及心理调节 指引行为改变
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完成的“功课”
坚持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 均现显著的降低
为什么? 何时? 频率? 怎样测? 注意事项
何时测试血糖
一般时间点:三餐前后 + 睡前 血糖水平高,或有低血糖风险者——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控制良好,但HbA1c仍未达标者;需要 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餐后血糖
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多点血糖谱方案
常规监测方案
交替配对监测方案 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治疗
餐时配对监测方案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未达标
√ √
√
(√)
√
(√)
√ √
√ √
已达标
√
注意: 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 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血糖或夜间低血 糖,应监测夜间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