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寿星之乡 魅力寿阳1

寿星之乡 魅力寿阳1

弘扬寿星文化建设魅力寿阳山西省寿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明二00七年四月,山西省寿阳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和“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

两年多来,我们在挖掘、整理、保护寿星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内引外联,使得寿星文化的宣传、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腾飞,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迈上了新台阶。

一、传承文明,寿星文化源远流长。

古老的传说,美丽的神话,天杰地灵,禅道圣境,孕育造就了中华大地上一个神奇独特的地方,它就是南极仙翁老寿星的故乡,闻名遐迩的长寿福地——山西省寿阳县。

全县国土面积2100平方公里,14个乡镇,20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

据统计,在总人口中,60岁以上30000多人、70岁以上7000多人、80岁以上近3000人、90岁以上1000多人、百岁左右的寿星近百人。

应当肯定寿阳早已进入老龄社会。

为什么寿阳人长寿?而且是健康着的长寿——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能从事农田和家务劳动。

寿星之乡、寿文化研究基地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地形特殊,区位优越。

寿阳位于山西中部,太行山西麓,黄河流域中段,县境周边群山叠嶂,山岭环峙,罕山、鹿泉山、北神山、阪泉山、圣佛山、双凤山、方山、石雨山、霍神山、长寿山等数十座山峰纵横分布,脉络可寻,高低错落,首尾相接,中间为丘陵盆地,最高海拨1700米,最低900米,大部村庄耕地在1000米左右。

县境内有三条河流,分别为寿水、潇河和桃河,“寿水清波”为当地八景之一,据说饮此水可祛病延年。

县域板图呈“寿龟”形状,位于太原、阳泉、晋中三市之间,交通极为便利,素有“金三角”之称。

寿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左传》记载,鹿泉山、阪泉山一带为黄帝与蚩尤打仗的主战场。

——资源丰富,环境独特。

寿阳耕地、林地、村庄道路和河流各占三分之一,境内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

百万亩良田,年产5亿斤粮食,40亿斤蔬菜,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蔬菜生产示范县。

百万亩林地,森林草地覆盖率达30%。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

地面文物众多,国省级文保单位几十个,仅平头、平舒两个乡镇的寺庙就有200多处。

建国后在计划经济备战备荒的年代,仅国字头的仓库就建了十几个,存储了大量的战略物资。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石斧、石锥、石簇、骨簇等出土遗物,说明在远古时代,寿阳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寿星的传说,寿水的流淌,县城的选址在寿水之阳,寿阳建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寿星故里,不仅流传着老寿星的众多传说与歌谣,还保留了许多与寿星相关的遗迹和风俗,寿阳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都被寿文化浸染滋润着。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首推寿阳的象征——朝阳阁,即寿星宴众仙的地方。

历代文人墨客以登朝阳阁、观寿阳美景为惬事,并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朝阳阁更是寿阳文化勃兴的象征,被国人视为寿阳历史精粹、人文标志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图腾,故有“锦州狮子应州塔,不敌寿阳朝阳阁”之说。

晋代始建、元代重修的“万寿宫”、白家庄的宝寿寺、南燕竹的圣寿寺、黑水的福田寺,特别是鹿泉山中老寿星飞仙的地方万福洞、飞仙台、寿星神殿等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

此外,段王窑烧制的寿星像、砖雕、木雕、寿字牌楼、百寿图等随处可见,挂长锁、做寿、玩寿星石子棋等民间风俗,更使寿文化扎根民间。

——人民勤劳,生活规律。

求实、坚韧、包容、奋进是近期概括的寿阳人文精神,在历史上寿阳人以勤劳节俭著称,寿阳不遭死年景,每年都有七八成,据传是皇帝封的,更是自然资源的秉赋,但最主要的还是人,寿阳历来重视寿星文化,从事农事耕作,习武健身,农作物品质好,食品营养丰富,生活方式好,种植以谷豆类杂粮为主,主食以小米饭、荞麦面、豆腐干、油柿子、茶食、枣糕为主,蔬菜主要是甘蓝、豆角、土豆等,水果有桃、杏、梨、苹果等。

值得一提的是寿阳人每天早上吃小米稠饭,第一铲放在锅里敬寿星,然后才按辈份大小轮着来,尊老敬老的生活习惯,习武健身,劳逸结合,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都和人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

寿阳寿星寿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融汇了佛、道、儒三家之精华,有着沉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寿阳历史上的三大名人都和寿星文化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寿文化成就了华严鼻祖李通玄的佛教圣境,孕育了三代帝师晚清明相祁隽藻的人文魅力,铸造了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的奉献精神,凝炼了世世代代寿阳人勤劳节俭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

怡人的环境,深厚的底蕴,使寿星文化茁壮成长,进一步挖掘寿文化之精髓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我们热情欢迎各位仁人志士加入基地研究,到寿星之乡参观指导,象常祥霖教授所言:山西好处说不够,来到寿阳添阳寿,别处寿命七十三,到这可活九十六。

二、研究先行,寿星文化产业开发。

文化产业在当今时代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并正在对全球化进程的诸多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新态势,我们紧紧抓住“中国寿星文化之乡”的品牌,依托“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进行运作,将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来抓,坚持研究先行,在研究中挖掘,在挖掘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实现了寿星文化的产业化开发。

首先,在寿星文化的研究、挖掘方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建立健全研究机构和队伍。

在申报前组建寿阳寿星文化产业学会的基础上,聘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成立了30多人组成的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领导组和秘书处,吸收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研究人员200多人从事专兼职的研究工作,一大批热爱民间文化事业的仁人志士纷纷参加到寿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中来,形成了政府带动,全民响应,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现已形成各类研究成果100多项。

——创办基地网站和刊物。

根据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的要求,投资开办了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网站,设立了新闻聚焦、文化民俗、长寿食品、养生之道、中医药保健、修身养性、学术研究、论坛交流等专栏。

基地刊物“寿文化”抽调专人进行编辑出版,现已发行三期,网站和刊物共发布新闻信息300多条,发表论文成果130多篇。

——编辑出版寿星丛书和电视片。

近年来编辑出版发行了《寿阳寿星寿文化》、《寿阳食话》、《寿星传奇》等丛书,与中央台动画部合作拍摄《寿星传奇》动画片,预计年内即可播出,介绍祁隽藻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已经杀青,“喜耕田的故事二”已经在中央一套播出。

——举行寿文化论坛和书画笔会。

我县和中国民协、书协、老龄委、老年协会以及高等院校、卫生机构多次合作举办寿星、寿文化、长寿、健身等论坛和书画笔会,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帮助。

——对寿星文化遗存进行普查和保护。

从08年开始,我们和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合作,对全县范围内的寿星文化遗存的各类文物进行了普查整理,制定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方案,对寿星文化之乡和寿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作用巨大。

其次,在寿星文化的宣传造势方面,我们认为对于文化之乡的申报命名只是工作的起步,重要的是要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俗话说“货好还得重吆喝”,要做大做强必须重视宣传舆论造势,在这方面我们同样抓了这样五个方面。

——进行授牌及新闻发布。

为扩大寿文化的影响,我们申请中国民协领导在2008年1月13日为我县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央部委和省市领导以及4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利用报刊电视进行宣传。

我们坚持经常组织编写文章和资料,利用报刊电视进行宣传,组织媒体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近年来在国、省、市级媒体进行宣传达100多篇(次),随时把建设进度和研究成果进行发布。

——设立标志和指示介绍牌。

为扩大宣传,我们在县内外的公共场所和道路沿线设立景点指路标志和景点景区介绍牌匾,近年来已设置120多处。

——举办会议和商务活动。

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寿星文化的研究推介会,并在上级在我县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我们到外参加的会议以及各种商务活动都要印发资料、介绍情况。

比如最近我们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蔬菜节上就散发资料2000多份,并进行了新闻发布,引起了上海对寿文化的高度关注。

——组织进行观光旅游。

我们多次组织外地人员来寿阳观光游览,如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就和中央国家机关老年人心连心艺术团共同组织200多位老部长老专家走进寿星文化之乡进行慰问活动,这样既方便了领导和客人,又宣传了寿星文化。

第三,在寿星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内联外引的方法,加快开发进度,现已取得以下十方面的成果。

——发放长寿补助。

县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了“弘扬寿星文化,发展老龄事业”的决议,县财政从07年开始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现金补助,补助标准按照年龄段从300元开始,以倍递增最多达到2400元。

省老龄委确定寿阳为“山西省孝文化研究基地”。

——注册寿星商标。

我县企业组建的山西寿星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抓时间抢进度,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寿星”、“老寿星”、“寿星泉“、“寿星洞”商标32类300多项,为实施品牌战略奠定了基础。

——开发长寿食品。

寿阳农产品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冠以“寿”字商标的粮食蔬菜畅销国内外,经过加工开发实现增值,现已开发长寿食品20类160多个品种,寿阳豆付干成为山西名食,苦荞系列产品远销海外,寿醋寿酒正在开发之中。

——修改旅游规划。

围绕寿星文化之乡的建设对原旅游规划聘请国家旅游专家魏小安进行考察辅导,由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对规划进行修编,打造长寿福地、欢乐寿阳,形成一心六组团的格局。

——申报文保项目。

五峰山龙泉寺、黑水村福田寺、白道村普光寺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爱社”进入世界非遗名录,“竹马”、“牛斗虎”等分别申报国家保护项目。

全县各类申报获批的国省市项目达到20多项。

——建设文化广场。

由北京天人旅游规划院创意规划,晋中设计二院设计的寿星文化广场占地3万平米,总投资1000万元,现已基本完工,预计十月初即可投入使用,向国庆60年献礼。

——投资景区项目。

鹿泉山寿星文化景区项目由政府引导企业分项建设,总投资3.6亿元,现已完成建设性详规,部分项目已经启动,预计两年内建成,明年即可向游人开放。

——推动殡葬改革。

寿星文化产业学会与山东施孝集团合作在罕山开工建设“寿仙施孝园”,总投资1.6亿元,现已开工建设,县内报名入园的已达百人以上,“寿仙施孝园”的建设,将对土葬改火葬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举办文体活动。

围绕“寿星文化,全民健身”的主题,分别在不同地点和时间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融入城乡建设。

寿星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已经融入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县城八大广场、四个公园、街头小品雕塑、各处旅游景点、在建中的新农村工地,到处都有寿星文化的展示,可谓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寿星文化遍地开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