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 施工条件
1.1.1 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工程、防洪护坡工程、护村坝工程、景观跌水工程、河道护砌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安全围栏工程、防洪道路工程、登山步道工程、安全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林工程、生态经济林工程、生态管理房工程、输配电工程、区域环境整治工程等。

工程项目覆盖区域5000亩,共涉及东沟、南园、西拨子3个行政村,项目通过河道疏浚综合整治、周边农业设施改造、防洪道路硬化提升、林业多向治理、生态管理基础设改造及环境整治等,以取得综合治理的效果。

本项目河道疏浚3000m,防洪护坡10500m2,护村坝1400m2,景观跌水工程4座160m,河道护砌1600m,节水灌溉150亩,安全围栏2500m2,防洪道路工13450m2,登山步2700m2,安全防护林4000株,水土保持林70亩,经济林50亩,生态管理房4座,输配电设备4套,区域环境。

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表:13340m2整治
**古长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量表
1.1.2 对外交通
**镇境内有110国道复线、**高速公路(上、下线)、京大高速公路、**到**县城的快速路、京包铁路几条交通干线作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110国道复线南北向从**景区穿过,南北两端与**高速公路相连接。

**高速公路分上、下线,上线由南口到**,西接京大高速公路,北接**到**县城的公路。

下线由**到南口再到北京。

从南口到北京、从**往西到张家口、大同、从**往北到**县城均为双向车道,通过**高速公
路向南把**镇与北京市区及沿线地区,向西与张家口、大同及沿线地区,向北与**县城及沿线地区方便地联系起来。

京包铁路从**镇域中部南北、东西向穿过,沿途共有5座火车站、是**景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旅游交通干线之一。

良好的区域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项目区工程建设对外交通和场内交通均可得到保障,因此,可行性研究中未对施工.
道路进行单独设计。

1.2 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水泥、钢管、混凝土所用砂石骨料及生活物资。

由于本工程项目各类建筑物点多、线长、面广,各单项工程施工相互独立、干扰少,布置分散及单个工程量不大的特点,故施工所需材料均由当地料场购买运输至施工现场,而且施工区内的施工场地均可满足建筑材料堆放的需要。

1.3 施工水、电、施工导流
工程用电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采用就近接线,用水由附近农户拉水管供水,本工程为农业综合性开发建设,无需考虑施工导流问题,工程施工方法简单。

1.4 主体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面积较大,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已批准的文件进行,不得自行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
道工序;施工中应成立质量检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应执行机械、电器设备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在物料方面,应根据设计准备充足工程物料,管材、连接件及附属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抛扔或剧烈碰撞;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应通过技术
培训;应根据设计核对工程物料的数量、规格、并检查质量;施工应避开雨季,物料场地应开阔,便于运输和操作。

1、建筑物砌筑
混凝土、砌石建筑物施工,可参照GBJ14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回填应在砌筑待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回填,回填应干湿适宜、分层夯实与砌体接触紧密。

2、沟渠土方开挖回填
沟渠土方由人工进行开挖,开挖后的土料应放置沟槽一侧,以备回填,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外运平整。

1.5 施工总布置
**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古长城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共涉
及3个行政村,根据本类工程的特点,本着有利于施工、易于管理的原则,施工期间以村为单元分别设置综合加工厂、材料仓库、设备库等施工生产用房,并由受益村自行解决。

1.6 施工总进度
项目从2012年4月开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
5月完成项目投资建设准备及初步设计工作,2012年5月前完成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前准备工作。


项目从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2012年10月31日完成工程,总工期154天。

1.1.1 施工准备
本工程拟安排在施工年5月上旬分别在各施工区(村)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临时房屋搭建,水、电及通讯系统建设工作,为主体工程施工做准备。

1.1.2 主体工程施工
施工年6月初~10月中旬完成河道治理、边坡护砌、节水灌溉改造、防洪路面硬化、植树绿化、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

表4-1 **古长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总进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