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9.2 三视图及其画法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经历三视图的产生过程,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立体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活中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圆柱三棱柱等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教具:
幻灯片、自制立体图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外星人朋友来到我们地球,他们觉得都很新奇,于是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你能说说他们拍摄的照片是哪一张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
(一)认识视图
以九年级数学书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从前向后、从左向右、从上向下观察这本书(视线分别与前面、上面、左面垂直)所看到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视图的定义。
1、视图: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也可以看成是物体在某一个光线下的正投影。
2、为了更好地反映物体的形状,我们来研究物体的三视图
首先回顾正投影的知识,然后从正投影的角度来认识三视图,并对三个方向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顺理成章的认识视图。
(二):1、初步认识三视图
探究交流:长方体的三视图
我们把这个长方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中,我们用这三个互相垂直的(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面)作为投影面,其中:
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正面下方的叫水平面,
右边的叫做侧面。
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
在正面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
叫主视图(从前面看);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俯视图(从上面看);
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
叫左视图(从左面看)
如图(1)
设计意图:由动画演示,形象、生动、直观,
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初步知道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长方体、圆柱、圆锥、四棱锥、组合体)
设计意图:播放幻灯片动态演示过程,使学生
深刻体会几何体的三视图。
3、掌握三视图的位置要求:
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
个物体的一张三视图
主视图要在左上边
下方应是俯视图
左视图坐落在右边
4、让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三视图
的长、宽、高与物体的长、宽、高之间的
关系(如图2)
之后总结: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左视图与俯视图高平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能够更深刻理解三个视图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应用新知
例1画出下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内容动手画图,提高学生画图能力、运用知道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来讲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