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圆周运动问题
一、基础知识
1.解决圆周运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1)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确定圆心以及半径.
(2)列出正确的动力学方程F =m v 2r =mr ω2
=m ωv =mr 4π2
T 2.结合v =ωr 、T =2πω=2πr v
等
基本公式进行求解.
2.抓住“两类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1)模型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由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2)模型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绳球模型和杆球模型),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常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来建立联系,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求解.
3.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两种临界问题
(1)绳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gR . (2)杆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0. 二、典型例题
考点1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
[例1] (多选)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
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
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
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 .ω= kg
2l
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ω=
2kg
3l
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解析 本题从向心力来源入手,分析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小木块a 、b 做圆周运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f =m ω2
R .当角速度增加时,静摩擦力增大,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发生相对滑动,对木块a :f a =m ω2
a l ,当f a =kmg 时,即kmg =m ω2
a l ,ωa
=
kg l ;对木块b :f b =m ω2b ·2l ,当f b =kmg 时,即kmg =m ω2
b ·2l ,ωb = kg
2l
,所以b 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选项A 正确;两木块滑动前转动的角速度相同,则f a =m ω2l ,f b
=m ω2
·2l ,f a <f b ,选项B 错误;当ω=
kg
2l 时b 刚开始滑动,选项C 正确;当ω= 2kg 3l
时,a 没有滑动,则f a =m ω2
l =23
kmg ,选项D 错误.
答案 AC
考点2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于点A ⎝ ⎛
⎭⎪⎫
0,-L 3.另一端系质量为m 电量为q 一带正电的小球.现在y 轴正半轴上某处B
固定一钉子,再将细绳拉至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使细绳碰到钉子后小球能绕钉转动.已知整个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2mg
q
.则( )
A .小球一定能绕
B 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B .当y B =4L
15时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C .当y B =L
5
时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D .若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6mg 解析 根据题意:Eq =2mg ,设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如图所示:
恰好通过最低点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Eq -mg =m v 20
R
,则v 0=gR
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Eq -mg )(L -2R )=12mv 2
C ,
代入整理可以得到:R =2
5
L
故B 点坐标为:y B =23L -25L =4
15L ,故选项A 、C 错误,B 正确;从A 到D ,根据动能定
理:(Eq -mg )L =12
mv 2
D
在D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 +mg -Eq =m v 2D
R
整理可以得到:T =6mg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BD 三、针对训练
1.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选C.两球由静止释放到运动到轨迹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取轨迹的最低点为零势能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 =12
mv 2
,v =2gL ,因L P <L Q ,则v P <v Q ,
又m P >m Q ,则两球的动能无法比较,选项A 、B 错误;在最低点绳的拉力为F ,则F -mg =m v 2
L
,
则F =3mg ,因m P >m Q ,则F P >F Q ,选项C 正确;向心加速度a =
F -mg
m
=2g ,选项D 错误. 2.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C 正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B 与转台、C 与转台、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对A 的摩擦力有可能为3μmg
B .
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A 与B 间的摩擦力 C .转台的角速度ω有可能恰好等于
2μg
3r
D .若角速度ω再在题干所述原基础上缓慢增大,A 与B 间将最先发生相对滑动
解析:选C.对AB 整体, 有:(3m +2m )ω2
r ≤μ(3m +2m )g ① 对物体C ,有:m ω2(1.5r )≤μmg ② 对物体A ,有:3m ω2r ≤μ(3m )g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ω≤
2μg
3r
,即满足不发生相对滑动,转台的角速度ω≤ 2μg
3r
,可知A 与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 =3m ·r ·ω2=3mr ·2μg
3r =2μmg ,故A 错误,故C 正确.由
于A 与C 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由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m ×1.5r ω2
×3mr ω2
,即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小于A 与B 间的摩擦力,故B 错误;由A 选项分析可知,最先发生相对滑动的是物块
C ,故
D 错误,故选C.
3.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 ,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 上,Q 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使小球在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金属块Q 始终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位置,则改变高度后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细线所受的拉力不变
B .小球P 运动的线速度变大
C .小球P 运动的周期不变
D .Q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小
解析:选B.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 ,细线的长度为L .
P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则有:
T =
mg cos θ
,mg tan θ=m ω2
L sin θ,
mg tan θ=m v 2
L sin θ
,
得线速度v =gL tan θsin θ,
角速度ω=
g
L cos θ
,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时,θ增大,
cos θ减小,sin θtan θ增大,则得到细线拉力T 增大,角速度ω增大,线速度增大,根据公式T =2π
ω
可得周期减小,故B 正确,A 、C 错误;对Q ,由平衡条件得知,Q 受到桌面的
静摩擦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大小,故静摩擦力增大,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