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届心理知识竞赛题库

第六届心理知识竞赛题库

第六届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是由(外周/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

2.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3.神经冲动传导有(电传导)和(化学传导)两种形式。

4.注意的基本功能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和(监督功能)。

5.注意的特征有(选择性)、(稳定性)、(分配性)和(灵活性)。

6.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7.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人们对他人的知觉。

8.(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9.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0.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1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1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13.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1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15.(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17.发现基本的(面部表情)在任何地方都表达着同样的情绪状态。

1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9.(情绪)是人们了解他人的最重要的线索。

20.(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

21.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22.记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3.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

24.知识的类型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5.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桑代克)。

26.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的。

27.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9.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30.认知—结构学习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

3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2.遗忘的进程通常是(先快后慢)33.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34.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定势)35.(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36.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叫(依恋)。

37.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职业化是指从业人员工作状态的(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

38.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作对象,其他部分当作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39.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政治)社会化。

4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是(以人为本)。

4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实用主义)。

42.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杆体)细胞。

43.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4.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首因)效应。

45.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

4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联觉)现象。

47.态度的ABC模型中,B代表(行为倾向)。

48.一个高中生在分科时,既想学理科也想学文科,这时他遇到的冲突属于(趋避)式冲突。

49.注意属于(心理)过程。

50.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

5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行为学派)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52、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和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

这是哪一个学派的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派)53、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冰山”下潜意识决定一切行为 )5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55、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 强化 )56、精神分析理论中,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称为( 前意识)57、“以人为中心”理论是属于哪个理论流派( 人本主义 )58、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 记忆表象 )59、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24小时内)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60、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斯金纳)61、梦属于哪种想象?(无意想象)62、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63、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64、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65、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联系的是(教育心理学)66、睡眠中,做梦的时间基本上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

67、做梦现象多发生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68、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69、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婴儿期)。

70、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二、选择题1、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A)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2、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B)阶段。

A.知觉B.思维萌芽C.思维D.意识3、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B)。

A.角色不清B.角色失败C.角色中断D.角色冲突4、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C)个阶段。

A.3B.5C.4D.65、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A)。

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8、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一般在(B)以内。

A.30分钟B.1分钟C.2秒钟D.30秒钟9、信息在瞬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A )秒钟。

A.几秒钟B.几十秒C.几十分钟D. 1~2分钟1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1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1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B)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14、想象是(A)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D.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15、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C)A.生理需要B.生长性需要C.安全需要量D.缺失性需要16、遗忘是指( B )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17、系列位置效应一般表现是(D)的材料记得很好。

A.开头B.中间C.后边D.两头18、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是指(D)。

A.激动与平静B.高兴与悲哀C.喜、怒、哀、乐D.喜、怒、哀、惧19、如果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的漫骂时的愤怒的心情,一直记到现在。

请问这种记忆的名称叫做(C)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20、人们害怕或焦虑时常常伴随着呼吸加快心率提高、血压上升、出汗等反应,这体现了情绪的(A)A.生理成分B.表情成分C.体验成分D.动作成分21、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B)。

A.感受器B.神经系统C.反射弧D.神经细胞22、巴普洛夫研究的条件发射称为(A)。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发射C.工具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23、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B)。

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4、脑的最古老部位是(D)。

A.小脑B.间脑C.大脑D.脑干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的D.匀加速的26、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C)。

A.延迟满足B.延迟模仿C.认生D.对胎教音乐有反应27、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爱和归属是第( B )个层次的需要。

A.2B.3C.4D.528、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依据是( B )。

A.社会化程度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29、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B)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心理测验法D.临床法30、在整理临床资料时,应该对来自求助者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是(A)。

A.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B.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C.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伤害D.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31、对于求助者做出严重心理问题诊断前,应该分析求助者(B)。

A.是否有严重精神病家族史B.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C.其症状是否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D.其症状是否被心理咨询师所理解32、在讲话程度上,最常见的阻抗表现形式是(B)。

A.寡言B.沉默C.赘言D.抵触33、在合理情绪治疗中,对“黄金规则”的正确理解应该是(C)。

A.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B.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C.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D.像别人希望的那样,去好好对待别人34、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B)。

A.生理需要B.生长性需要C.成就需要D.自我价值需要35、社会行为公式中B=f(P,E)中,E的含义是(D)。

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36、自尊是个体对其(A)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社会角色B.自我概念C.自我意识D.自我价值37、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B)的预测。

A.准确B.变化C.稳定D.系统38、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 B )。

A.良好的人际关系B.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C.适当的工作能力D.外部事件对人的直接作用力39、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近期激活过的图式更可能被使用,这叫做( A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启动效应D.光环效应40、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41、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做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B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4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的是以下哪种现象(C)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43、以下各种现象中属于近因效应是(D)A.情人眼里出西施B.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