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伦敦水晶宫.

伦敦水晶宫.


水晶宫的诞生与设计思路:
意外发现睡莲化作“水晶宫” 1837年,一位英国探险家在圭亚那发现美丽的王莲,便采集种子带回了英国, 他便把种子交给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约瑟夫· 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种 植。 帕克斯顿把它放在室内一个盛满温水的浴缸里,设计了一个运动转轮使水循 环流动以模仿原始生态环境。很快植物开始发芽,三个月后,王莲长出11片 巨大的叶子和开出美丽的花朵。帕克斯顿将花以维多利亚命名王莲Victoria amazonica Sowerby(Royal Water Lily,Amazon Water-platter),并作为礼 物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自此他与阿尔伯特亲王相识并成为挚友。 王莲越长越大。有一天他把7岁的小女儿抱在其中一片叶子上观赏花朵,水上 飘逸的绿叶居然轻而易举地承担起她的体重。帕克斯顿翻开叶子观察其背面, 只见粗壮的径脉纵横呈环形交错,构成既美观又可以负担巨大的承重力的整 体。这个发现顿时给了他灵感,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在脑中形成。不久他在为 王莲建造的查丝华斯温室时,用铁栏和木制拱胁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 首创了新颖的温室。他发现建筑除了简洁明快的功能之外,建筑构件可以预 先制造,不同构件可以根据建筑大小需要组合装配,这样的建筑成本低廉, 施工快捷。这一独特的构造方式也赢得了建筑业和工程业领域的赞誉。
焚毁后的水 晶宫,留下 残垣断壁和 世人的遐想 于惆怅。
水晶 宫的 焚毁
大火后,水晶宫全部焚毁,只剩下两座高塔。
建筑特色
约瑟夫帕克斯顿曾经率领花园园丁试验以玻璃与钢铁建造 巨大温室的可能性, 也因此见识到这些建材的强度和耐 久力,他以这项技术知识申请世界博览会的建筑计画并且 创造出惊人的结果。建筑物计画者们,曾试图找寻强韧、 耐久、形式又简单的建筑物和并希望伴随著快速的建造进 度,约瑟夫.帕克斯顿在这一点使博览会的筹办人如愿以 偿。帕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 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 “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年建造;宽度为124.4 m, 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因为当时玻璃长度为1.22 m,用此尺寸作为模数)。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 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 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 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 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博览盛会 创造历史 在此次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次世博会上,评选了5084个 奖项。 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 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 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 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 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 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 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 化。 当然,最受赞誉的还是水晶宫。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 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 和自豪。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 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
帕克斯顿听说了在海德公园建造展览场馆之事,也目睹展馆征集方 案的风波。他立即毛遂自荐愿意提供他的建筑方案。他写信给艺术协会 请求对他的设计进行陈述,艺术协会同意他的请求。但给予的条件是: 必须在两星期内完成方案,并带有详细说明。此外,建筑结构能够同时 容纳一万人,并可展示来自世界各国众多的展品,而建筑的本身是个临 时建筑,博览会后必须拆除。帕克斯顿接受了设计条件,并声明他会在 九天内完成计划。 此后的几天,帕克斯顿家中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设计,他以立面、 剖面图的形式画出了建筑的基本形态。6月20日,帕克斯顿带着他的图纸 前往伦敦。6月22日,伦敦新闻画报再次刊登官方设计方案细节时,建筑 委员会也见到了帕克斯顿的计划并迅速推荐给组织委员会,同时征求民 众的意见。顿时,公众舆论偏向了这个新颖别致、优雅美观又是临时性 的建筑设计上。 7月15日,建筑委员会接受了帕克斯顿的建筑79800英镑的报价,不 过,建筑委员会要求保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使一些树木 可以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帕克斯顿测得那些树的高度后,便设计中增 加上了一个桶状的圆顶。 帕克斯顿的设计方案在众人的关注下最终被敲定,记者Douglas Jerrold在报上将它称之为“水晶宫”,这个名称一直流传至今。1850年 9月26日,水晶宫奠基。6个月不到就竣工了。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会址,已焚毁: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移至伦
敦南部的西得汉姆,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建造(重新组装时,将中央通廊
部分原来的阶梯形改为筒性拱顶,与原来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 形),1854年6月10日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向公众开放。它作为伦敦
的娱乐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晚上6点,在中央大厅的员 工厕所内突然着火。很快大火烧遍了整幢建筑,第二天早上 ,除了一 堆扭曲的金属和融化的玻璃,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水晶宫的焚毁也 宣告了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结束。
“水晶宫”里的工业建筑技术展 区
馆 内 展 品
提起世博会,人们必然会想起那座与它同时诞生的著名建 筑———水晶宫。这座历史上第一次以钢铁、玻璃为材料的 超大型建筑,不仅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也成就 了第一届伟大的世博会。
水晶宫的诞生:
1849年,英国白金 汉宫决定:在1851 年举办一届规模宏 大,有世界各国参 与的国际性博览会。 会址选在伦敦海德 公园内,并要求建 造一幢临时性但具 有恢弘气势的展馆 建筑。
——外国建筑史作业
历史简介
水晶宫,是英国伦敦一个
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 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 英国建筑奇观之一 。
工业革命时代 的重要象征物
它原先是世界博览会首次 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时的 展示馆,这场世界博览会 的正式名称为万国工业博 览会,一直到1936年以前 曾经吸引过无数的社会各 种阶级的游客前来参观, “水晶宫”是来自一家以 讽刺文章著名的Punch杂 志因其建筑(伦敦水晶宫) 通体透明宽敞明亮而给予 的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