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理论知识培训考试题
一、填空题
1、1m等于1000 mm。
2、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3、基准符号由带小圆圈的大写字母、细实线和粗的短横线组成。
4、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5、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都是工艺基准。
6、工件各表面不需要全部加工时,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
7、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8、在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号上加一个小圆,表示表面是采用不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获得的。
9、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的单位是微米。
10、选择精基准时,选用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11、工件应在夹紧前定位。
12、消除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的定位方式称为完全定位。
13、一个工步中需要分几次切削金属层,每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14、配合分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5、粗基准一般只允许使用一次。
16、一般情况下,表面越粗糙,磨损越快,接触刚度越低,抗腐蚀性越差。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图样上所标注的法定长度计量单位为(C)。
A. m
B. cm
C. mm
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C)。
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极限尺寸
3、一个(或一组)工人在(A)工作地点所连续完成一个(或同时几个)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序。
A、1个
B、2个
C、多个
4、过定位指限制了工件的(C)个自由度。
A、6个以下
B、6个
C、6个以上
5、一个工步中需要分几次切削金属层,每一次切削就是一次(B)。
A、进给
B、走刀
C、切削
6、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的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A)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A、微观
B、宏观
C、粗糙度
7、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A)。
A、稳定性
B、摩擦性
C、转动性
8、表面形状波距(C)1mm的属于表面粗糙度范围。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9、表面粗糙度符号表示(B)。
A、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B、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C、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10、右图中基准○A指(A)。
A、Φ15的中心线。
B、Φ15的上端尺寸线。
C、Φ15的下端尺寸线。
11、下面的形位公差中(C)是位置度公差符号。
A、B、C、
12、同轴度公差属于(B)公差。
A、定向
B、定位
C、跳动
13、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大时,对零件表面的耐磨性(A)。
A、影响较大
B、影响较小
C、没有影响
14、描述正确的是(B)。
A、与基准A的倾斜度公差不大于0.1。
B、与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0.1。
C、与基准A的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1。
15、密封性、防腐性要求高的表面,粗糙度值(B)。
A、大
B、小
C、没有影响
16、零件上某些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求相同时可加“其余”字样统一标注在图样的(C)。
A、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17、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C)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A、算术值
B、绝对值
C、代数值
18、Φ30H7/f6表示基准孔与轴是(A)配合。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19、国家标准规定,未注公差尺寸可在(B)公差等级中任意选择。
A、IT9~IT11
B、IT12~IT18
C、IT15~IT18
20、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时,若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工序加工要求应予以限制的自由度数,称为(C)。
A、重复定位
B、部分定位
C、欠定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形位公差的框格为二至五格。
( √)
2、基准代号圆圈内的字母可采用任意拉丁字母。
( ×)
3、平面度公差即实际平面所允许的变动量。
( ×)
4、位置公差是单一要素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 ×)
5、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大类.。
( √)
6、任何零件都要求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
( ×)
7、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 ×)
8、表面粗糙度只是一些极微小的加工痕迹,所以在间隙配合中,不会影响配合精度。
( ×)
9、在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号上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获得的。
( ×)
10、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只需凭经验判断。
( ×)
11、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是直接注出参数值。
( ×)
12、V形块定位的优点是对中性好。
( √)
13、三视图中的虚线表示可见轮廓线和可见过渡线。
(×)
1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 √)
15、以各种不同的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加工不同的表面。
其中以同样的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加工同一个或同一组表面的那一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步。
( √)
16、尺寸偏差可正、可负、可零。
(√)
17、在加工过程中粗基准可以重复使用。
(×)
18、波距在1~10mm的属于形状误差。
(×)
19、表面粗糙度代号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任意方向指向表面。
(×)20、选作统一基准的表面,一般都应是面积较大、精度较高的平面、孔以及其他距离较远的几个面的组合。
(√)
四、我出了三个简答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答: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2、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因素。
答:理论误差、装夹误差、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工艺系统变形的误差、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测量误差、调整误差、操作误差。
3、定位
答: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五、补全三视图中缺线(每题4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