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发酵工程简介

第1章 发酵工程简介


发酵现象的早期认识

1680年制成显微镜 ─── 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毋发酵引起的 1897年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 ─── 酶
( Edward Jenner, 1749~1823 )首创用 牛痘预防天花,是免 疫学的发展,开创了 预防医学的先河。
微生物发酵工业是一个有别于化工过程的工业
特征:



反应条件温和 通常由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要求温度为30℃-40℃ pH值中性偏酸性——酵母、霉菌、放线菌等 pH值中性偏碱性——细菌的发酵 无菌发酵 整个反应过程要求无菌:培养基无菌、空气无菌、 补 料和取样要求无菌操作、某些工程菌,其尾气也要求进 行无菌处理。 非连续性生产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发酵过程的非连续性 大部分的工业发酵是以间歇操作为基础进行的,目前可 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的是:啤酒的连续化生产……

Negative(危害)

Pathogens(病原体)
Spoilage(腐败变质)
一、发酵的定义
1、传统发酵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 3、工业上的发酵
“发酵”(Fermentation)一词是拉丁语“沸腾” (Fervere)的派生词 除某些转化过程外,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为六 个基本组成部分: 1、培养基(Medium)的配制; 2、培养基(Media)、发酵罐(Fermentor)及其 属设备的灭菌; 3、种子的制备; 4、发酵; 5、发酵产物的后处理(即提取和精制); 6、发酵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发酵工程定义


发酵工程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
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化工程 技术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以把粮食、能源、化学制品、环境控制等全 球性课题联系起来的一种技术体系。

是将传统发酵技术与DNA重组、细胞融合、分 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 代发酵技术。
巴斯德的雁颈瓶实验

丹麦科学家汉逊(Hansen)1878年创立 了酵母纯培养技术。
B D A C

Hale Waihona Puke 伟大的微生物学家科赫(Robert Koch)— 创立细菌分离培养和染色法,并发现多 种致病菌 科赫的研究工具: 钟罩(A)用来培养微生物,照相设备(B)、 显微镜(C)、染料和其它化学试剂(D)。
第一篇 发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发酵工程介绍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发酵过程用微生物
第1章
发酵工程介绍
发 酵




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 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 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 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 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 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 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 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 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 酶以及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公元前2300年左右,埃及人酿制啤酒的场面(某金字塔壁画)
丰富多彩 的酒文化
自然发酵时期——古老的艺术



7,000-10,000 BC 果酒、兽酒(猿酒) 5,000-6,000 BC 啤酒 (埃及),奶酪 游牧社会 4,000-5000 BC 曲(中国) 农业社会 4,000 BC 面包 (埃及)、螺旋藻食物 1,000 BC 醋 (中国) 2,000前 蒸馏酒
2.获得发酵产品的条件
适宜的微生物 保证或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 件 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 精制成产品的方法和设备

发酵工业的分类
厌氧发酵
酿酒业(啤酒、葡萄酒、白酒……)。 调味品(酱油、醋)。 酵母工业——自然发酵 氨基酸发酵——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 抗菌素发酵——次级代谢控制发酵。 酶制剂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工业发展的 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 有机酸工业——柠檬酸、葡萄酸、乳酸、琥珀酸等。 石油发酵——降低石油熔点(石油脱腊) 有机溶剂工业——乙醇、丙醇等 维生素发酵——VC、VB2 生理活性物质——白介-2 环境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废弃物的生物降解
划线法获得单菌落
近代----通风发酵技术的建立

One or more growth stages on solid medium
Shaken flask culture
Seed stage
发酵工程

概 念: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 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
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
新技术。

内 容: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 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 纯等。
利用微生物的特点

发酵工程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利用微生物的特点: (1)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强、渗透压、 酸碱度等条件有极大的适应能力 (2)有极强的消化能力 (3)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Use of Microorganisms

Positive(益处)

Biomass Production Conversion
发酵工程组成

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 上游工程、发酵过程、下游工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发酵工程组成
上游工程 UPSTREAM PROCESSES
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 上游工程、发酵过程、下游工程
下游工程
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发酵过程

条件控制:通过发酵罐上的各种装置进行。 温度控制:通过发酵罐上的温度自动测试、控制装置 进行检测和调整。 溶氧的控制: 通过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加以调节。

pH的控制: 加料装置,添加酸或碱进行调节,也可 以在培养基中添加pH缓冲液。
注意问题:用工程菌等发酵生产时,对排出的气体和 废培养液、设备等都有严格要求,防止这些人工合成 的生物新种扩散,对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3、工业上的发酵
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包括: 1. 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等。 2. 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 基酸、酶制剂等。

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也包括菌体细胞、酶等。
二、发酵工业
1.定义:是指利用生物(细胞)的生命
活动产生的酶,将无机或有机原料 进行酶加工,获得产品的工业。




(a)无菌营养液通向空气,则出 现微生物。巴斯德认为是空气中 微生物进入烧瓶,而反对者认为 是空气中生命力进入烧瓶; (b)烧瓶被加热和密封后,无生 命出现。巴斯德认为是热杀死了 微生物,而反对者认为是热破坏 了生命力,且生命的产生需空气; (c)烧瓶开口,通入的空气被加 热,无生命出现。巴斯德认为是 热杀死了空气中微生物,而反对 者认为生命力被破坏; (d)雁颈使空气自由进入烧瓶, 但微生物被截留,无生命出现。 巴斯德观点被证实。
发酵过程

这是发酵的中心阶段
要求: a.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 以了解发酵进程; b.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 要; c.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 条件。 不良影响: a.响菌种的生长繁殖 b.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的形成 例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棒 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氧不足时,生 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Medium preparation
DOWNSTREAM
Separation Biomass Supernatant
Product Purification
发酵工程



原始材料:包括菌种,培养基的糖类,氮源及某 些微量元素; 上游过程:对菌种加以改造,提高生产能力或者 导入外源基因等以获得工程菌; 发酵过程:发酵或生物转化,是通过优化发酵条 件如温度、营养、供气量等。利用工程菌的生物 合成,加工和修饰等以获得目的产物; 下游过程:是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学方法分离、 纯化产品,最终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社会或经 济效益。

1、传统发酵

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作用于 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泡的现象,或 者是指酒的生产过程。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 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 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 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 生酒精并放出CO2。
好氧发酵
三、发酵工程的发展历史



发酵—古老的艺术 初期---微生物发现 近代---深层发酵技术 现代---DNA重组及细胞融合技术
丰 富 多 彩 的 酒 文 化
远古人类发现,吃剩的米粥数日后变成 了醇香可口的饮料—人类最早发明的酒
郑州殷代(公元前10世纪)遗迹
殷 商 酒 具
我国古代的酿酒作坊 (四川新都县出土的汉代画像)
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下游工程
DOWNSTREAM PROCESSES - product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 assay - waste treatment -byproduct recovery
发酵工程
Continuous centrifug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