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质量管理对标实施方案

安全质量管理对标实施方案

编号:SM-ZD-78221安全质量管理对标实施方案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安全质量管理对标实施方案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提高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对标找差距,找“出血点”,剖析问题,完善措施,进行追标、兑标和升标,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强力推进“5F”协同管理法为总抓手,以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为目的,围绕安全、质量两个重点,瞄准先进单位,认清差距,查找不足,完善措施,构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对标体系,形成安全质量对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1.安全目标:百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较大非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率均为零。

2.质量目标:生产矿井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100%,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25%及以上。

3.“双基”建设达到省级先进单位标准。

4.安全程度评估达到A级矿井标准。

5.安全投入吨煤提取不低于15元。

三、对标内容(一)对标原则1.全面提升的原则。

指标设定、标杆选取要密切跟踪发展变化,始终瞄准同行业同类型的优秀目标,在追求制高点中,以短比长,以长比优,实现长短指标的全面提升。

2.动态比较的原则。

不断确定××集团安全质量管理的最优指标,按照动态比较的管理模式,确立新的标杆。

对标既要比终端指标,又要比过程性指标,立足于通过过程控制来保证终端指标的先进性。

3.务实有效的原则。

根据当前安全形势的最新要求和自身实际,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度超前的思路,科学选定标杆指标,既不随意选择低标准,也不设定过高目标和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

通过这一活动,真正起到找出差距、解决问题、改善管理、实现目标和赶超对手的效果。

4.持续改进的原则。

完善、改进管理标准和指标体系,突出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对标工作的闭环管理。

不断确定新的标杆,进行评估差异,检验各项保障手段和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修订提升对标指标和标准,优化改进方案,落实改进措施,持续深入地开展对标管理工作。

(二)对标步骤根据《××集团关于开展全面对标管理工作的意见》(××字[2012]136号)文件,安全质量管理对标工作分为四个流程:第一流程:建标20xx年,××集团重伤事故率为0.3‰,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为零,安全费用吨煤提取20xx年4月份及以前提取10元,5月份及以后提取15元。

通过到××集团调研,看到了差距,详细了解××集团百万吨死亡率、重伤事故率、较大非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安全投入等指标。

截止到去年,××集团百万吨死亡率、重伤事故率、较大非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等指标均为零。

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达标率60%。

安全费用吨煤提取30元。

通过调研分析,××集团安全质量管理各项对标均超过××集团,确定××集团为对标单位。

第二流程:追标明确与对标单位的差距:1.各项安全指标有差距。

截至去年,××集团重伤事故率为0.3‰,××集团为零,比××集团高0.3‰。

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为零,××集团为60%,比××集团低60%。

2.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有差距。

××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内容包括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和调度、火工品、安监创优、职业卫生防治、救护12个专业,矿井总分150分,各单项输入矿井总分系数按《××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执行,即:省局考核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7个专业按照省局规定系数折算,满分100分;集团公司考核调度、火工品、安监创优、职业卫生防治、救护5个专业全部按0.1系数折算,满分50分,两项折算矿井总分为150分。

其它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内容无关的部分一律不考核。

3.安全检查方式有差距。

采取灵活多变的检查验收方式,坚持单位自查与集团公司抽查、集中验收相结合,日常抽查占60%,集中验收占40%。

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调度等8个专业,每季度集中抽查验收一次;对“双基”建设以及火工品、安监创优、职业卫生防治、救护等4个专业,每半年集中抽查验收一次。

从20xx年开始,基本取消了集中检查验收,日常每一次检查(基本上每月一次)都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标准进行专业打分,每到一矿,按抽签决定检查(验收)头面,几次验收的平均得分即为专业季度验收得分。

各专业处室根据“专业查隐患、抓大保管控”的思路,主要任务是业务指导,重点查大系统、查大隐患、查大环节。

专业验收也按抽签决定检查内容。

加大奖惩力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矿井季度奖励基数为100000元,达到省级先进标准,矿井奖励基数为80000元,按实际得分计发。

追标具体措施:1.坚持高、细、严管控,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坚持“四并重四为主”原则,明确省内外各单位标准化软硬件建设目标和提升重点,制定各单位全面标准化智慧矿山建设“可视化”目标。

全员学习掌握“三大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2)制定符合现场实际和单位特点的全面标准化智慧矿山建设法案。

按照“同步、创新、高标、细致、实用”原则,全面提升全面标准化管理水平。

××公司力争一季度完成一体化、协同化。

××矿、××矿、××矿和基建转型矿井全面引入。

基建矿井从建设到投产运行,管理理念、工作标准都要超前兑标,努力实现矿井转型之日就是全面标准化智慧矿山建成之时。

××公司转变观念,分专业制定标准化提升目标,完善各考评体系、工作标准,确保每个单位、每个专业、每项工作都与集团公司管控模式保持一致。

(3)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完善质量标准化奖惩措施,加大奖惩考核力度,强化动态管控。

按照集团管控、层级管理要求,优化安全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上下“两个积极性”(集团公司、二级单位),上一级定期对下一级标准化管理进行“会诊”。

坚持日常抽查与季度考评相结合,以日常抽查为主,重点检查矿井安全履职、责任制落实、隐患源排查治理等,日常考评和季度集中考评分别占总分比例60%和40%。

日常检查做到“五个结合、五个突出”:查现场与查管理相结合,突出查管理;常规查与突击查相结合,突出突击查;查规定与查履职相结合,突出查履职;查问题与查隐患相结合,突出查隐患;查治理与查预控相结合,突出查预控。

经过检查考评,明确一矿一亮点、一特色,做到典型引路、比学赶超,对现场质量面貌好的每季召开一次现场会进行经验推广;现场管理差的单位,做为反面典型列入“黑名单”成为反面典型,力争做到月月有变化,季季有创新,力争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2.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加大安全投入。

20xx年,一季度安全技措工程项目进度、资金实际到位率不得低于全年计划的20%,上半年不得低于50%,三季度末不得低于80%,年底必须全部完成。

加强安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全部用于安全装备、安全监测等。

要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牢固树立“宁花百万上装备、不花一万多用人”思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提高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

积极推动安全高效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落后设备淘汰进度。

提升员工新设备操作能力。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充分发挥先进设备效能。

提升固定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

以科技装备为支撑,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时利用率、集约生产效率、资源回收率“三提升”。

第三流程:兑标严格落实实施方案,优化检查流程,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力争百万吨死亡率、重伤事故率、较大非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率等指标均为零。

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为100%,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不低于25%。

加强检查指导,各专业处室按照业务范围,及时分析和纠正对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设计,高效率运行。

重点帮助和指导基层解决对标工作的疑难问题,落实对标工作责任、措施和整改期限,审视对标成效,强化重点工作节点、过程管控,月初有安排,过程中有检查、督查、考核,月底有评价和考核兑现,项项实现“闭环”。

第四流程:升标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全面对标、创标积极性,继续遵循“建标—追标—兑标—升标”工作流程、“自我分析—寻找标杆—对照分析—制定措施—落实整改—总结评价—循环提升”闭环运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标体系,抓好每个循环考核,形成螺旋攀升长效机制。

力争达到:百万吨死亡率、重伤事故率、较大非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等指标均为零。

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100%,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25%以上。

“双基”建设达到省级先进单位。

安全程度评估达到A级矿井。

安全投入吨煤提取不低于15元以上。

五、保障措施(一)进一步明确层级责任。

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原则,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矿(公司)→区队→班组→员工各层级安全责任,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健全考核体系,完善集团公司—基层单位—区队三级安全检查考核体系。

层层制定安全质量检查管理考核办法,明晰各层级安全质量目标,并严格考核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