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依据。
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首先,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中国半殖民地化了。
其次,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中国半封建化了。
这是(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
2、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
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
(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试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路4、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救亡"的口号。
《天演论》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5、简述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此后,无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7、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性质。
(1)新民主主义在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新民主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45、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由于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乡村是敌人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
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因此,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3、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2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个客观条件(3)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4、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3)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和“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4)中华民族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
(5)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43、简述“一二·九”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第一,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华北事变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使华北名存实亡,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是“一二.九”运动发生为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抗日激情。
第三,反对国民党当局决定设立半自治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为“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2、简述1931年初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的方法。
阶级路线表述为: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7、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1)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3)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4)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5、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经历的两个飞跃。
(1)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
(2)他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46、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3)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41、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外,还具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于大城市和少数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42、简述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
(1)内容: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4、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4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道理?●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已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指导下,同周边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道理: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