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一从艺术家到CEO,他把艺术品电商做到月流水5000万办公室里,1979年出生的吕淼告诉猎云网,画画本来是一个爱好,是个很纯粹的事情。
当把画画做成生意后,就不想画了。
以前只需要把画画好,现在要做管理、市场、产品、公司股权、法律结构等都是学习的过程。
创业是一个折磨人事情,看你能不能享受这个过程了。
技术总监,运营总监都是吕淼软磨硬泡找来的核心团队。
去年资本市场最好的时候有企业就花钱烧市场,然后接着融资,吕淼没有这么做。
当时找壹读的副主编,跟对方说完全按照对方的思路来做杂志。
先合作两期看看,所以杂志定位不是去分析艺术市场,而是关注艺术本身。
艺术家反馈效果不错才决定全职加入。
因为创业,吕淼爱人关掉自己的公司来支持他创业。
吕淼的艺术品电商名叫:艺客(No art)。
英文表达的意思是让大家不要认为艺术离自己很远。
就在两个月前,吕淼创立不到两年的艺术品电商艺客注册用户达到43万,最快的一个月达到10万用户的增长。
我们上线初期每个月不到540个订单,发展到现在超过6000将近7000个订单,近期每个月销售额都保持在5000万左右。
从艺术家到CEO西安美院毕业后吕淼去德国留学7年学习艺术,2008年回到中国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井喷的时期。
金融危机前,北京的798每天有几十个展览,但对于吕淼这样的毕业生却无法进入传统的画廊、美术馆和博物馆体系,我那个时候从798穿过,就想着能有一个画廊的前台发现我。
现在,吕淼每天面对的问题是管理压力,去年网站、app上线前,团队疯狂加班。
国庆节都没休息,造成员工开始离职,据他说当时压力最大,晚上两点还与投资人约在公司见面。
2010年年底,混迹在北京五环外的画家吕淼发现画好的作品没有好的出口,尤其是对年轻画家。
他开始想着做一个找画的网站,飞到深圳,找腾讯做游戏开发的人员,做资讯类网站。
钱花了,网站却没做成。
2012年年底,刚成立的艺典中国的负责人想做艺术资讯类网站,吕淼做为CEO主导了跟淘宝拍卖的合作。
2013年5月,第一场线上拍卖。
当时作品成交率很高,3天时间成交几百万业绩。
此前拍的都是硬件,在淘宝上拍艺术品,还是很少,当时很多人认为到风口了。
后来苏宁、国美、京东开始上线拍卖艺术品。
吕淼说。
帮合作方招商,做方案,让吕淼对艺术品产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时价格区间在几万到几百万都有,拍品真假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让消费者认可的吕淼说。
2013年年底,艺典中国决定从资讯平台转型做拍卖平台。
此时,因为观念上的一些不同,吕淼带着几个同事出来创业。
从C2C模式增加C2B2B模式2014年年初,挚信资本投资人给吕淼发邮件,想了解这个行业,吕淼飞到上海。
因为投资方认可吕淼对行业的判断,决定投资吕淼成立公司。
2014年艺术品交易市场整体交易额2000亿,来自电商的交易59亿,另一边大量艺术从业者却无法以此为生,每年中国有40万艺术毕业生,最后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的人都转行了。
吕淼看好的正是这个机会,通过媒体内容,他吸引到这些群体来到艺客平台。
关于为什么不做高端艺术品交易平台?吕淼说我们要做大众化的艺术品,拒绝高冷。
让大众消费得起艺术品。
艺术品怎么定义?媒体天天盯着鸡缸杯这种天价艺术品。
所以大家觉得艺术品离自己太远,其实离得很近。
当时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大部分前置收费,入驻就收取费用。
艺客的后置收费让其吸引了一批艺术家。
他举例说,成立于2009年的Artsy是一个国外C2C艺术作品电商平台,商家可以通过付月祖的方式在平台入驻进行商品售卖,同时Artsy还提供一名专业的艺术顾问来帮助商家完善每副作品的详细介绍。
今年C 轮融资2500万美金。
吕淼的思路是媒体先行。
投资人也推荐牛人进来,一开始就是几个人的小团队。
吕淼要做杂志,艺术圈的纸媒大部分是市场为导向,阅读趣味性不强,所以我们就从阅读切入,找来《壹读》的副主编组建团队,做艺术杂志,直投给艺术家。
月刊出了5期。
每期3000本,艺术家收到后非常喜欢。
媒体是一个打头阵的作用,然后与艺术家合作。
现在做微信公号,也是原创。
现在也就是6个人。
2014年10月8日,艺客网上线。
此时天使轮的钱也花完了,当时吕淼见了20多家投资机构。
很多投资人对艺术品市场并不看好。
一个是非标品的定价问题,另一个品控问题。
吕淼在国外学艺术时,发现有一套艺术品定价公式。
根据你的专业学校、画种,原料成本,时间成本、作品拍卖纪录等综合因素来定价。
按照这个定价,国内一副国画作品可能也就几百块,这明显不适合国内情况。
艺客的定价体系是由业内专业人员根据综合市场情况还定价。
除此之外,艺客增加了版权衍生品服务。
根据艺术家的授权,生产定量的复制品,这样就让艺术品以合适的价格被大众消费,也使艺术品可以做到标准化。
A轮融资的结果是天使投资方挚信资本做了跟投,吕淼进行了人员调整。
开始走媒体(微信公号:62度灰)、电商互相独立、互相协同的两条路。
据吕淼介绍,微信公号目前粉丝有70多万。
吕淼相信内容为王,没有好的内容花钱推广也不会有持续的结果。
吕淼曾经非常看好在APP版本中加入社交元素。
引导用户晒艺术品,当时甚至在电商APP之外单独做了社交属性的APP,然而内测过后并不是他想像的那样。
这让他意识到创业初期需要专注,不能撒太广,更不能单凭感觉做事。
刚开始艺客在PC端做拍卖,后来因为效果不好又去掉。
拍卖需要流量支撑,如果没有这个。
拍卖是不成立的。
后来就把拍卖转到微信上。
一开始网站设计的是高冷风格,后来就降下来。
既然是艺术品电商就要拥抱大众。
艺客目前在筹备分期付款服务。
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二5个月融两轮、10亿市场投放,半年成独角兽每个创业者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竞争,杨浩涌也不例外。
这个曾亲手创办赶集网的人,在58同城与赶集合并后,出乎意料地又创业了,离开竞争,回到竞争。
去年11月,赶集好车从集团独立出来,更名瓜子二手车,杨浩涌自己给自己做天使,掏了6000千万美金。
都说瓜子团队是豪华创业,它的融资手笔和融资节奏都是一般创业公司难以比肩的。
由于在赶集VS58同城时期积累大量竞争经验,杨浩涌所处的段位让他在看待竞争这件事上更加粗暴、更加果断。
目前,瓜子二手车已经完成城市覆盖75个,实时在售车源量达5万规模,员工共计4000名。
此前,杨浩涌曾放出话,新的融资会最大程度投入在市场投放层面,2016年全年瓜子二手车在市场投放层面将投入10个亿。
势能是企业生命去年,当二手车电商行业一夜火起来的时候,瓜子果断加入了广告战大军,或许这场战争也是他们筹划已久的。
当时,杨浩涌便这样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市场投放上我们是不遗余力,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在直接竞争市场上胜出,这来自过去和58对垒时的教训、经验。
而谈到投放10亿能不能收回成本时,瓜子的账面是这么算的:去评判一个市场的值与不值,并不是去看它的用户黏性,而是去看企业在几年之后形成的规模;瓜子认为,如果三四年后,企业的利润有三四十亿的规模,那么这十亿的广告投入就是合理的;而如果五年之后,整个销售额才十亿人民币,利润一亿人民币,那么这十亿的广告就永远算不过来账。
杨浩涌之所以能这么腰杆直挺地提出投放目标,和对手直接硬碰硬,是因为他深知企业的生存机会就在竞争上。
传统来说,企业是如何看待竞争关系?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理解:要么,跟自己的团队说,我们不要去关注竞争对手,主要关注自己要么,就是跟投资人、同行说,市场其实大得很,每个人都会有机会,我们和竞争对手都可以做的很好。
而杨浩涌自己的看法,正如他的出手一样,快且雷厉。
他在创新中国2016峰会上表示,每个创业者都处在一个需要变革、创新的行业,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和对手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都没有到1成。
也就是说,摆在创业者面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拿到剩下的企业名人创业人生故事市场份额,而未来的5-10年企业能拿下多少份额就会决定它的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
因此,在杨浩涌的构想里,企业追逐竞争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他将之称之为势能,即时刻把竞争考虑在内,从而建立自己的势能。
历史惊人地相似,2011年,赶集网完成6000万美金的融资后,发起了一场广告战。
在短短春节期间,赶集网花了3000万人民币做投放、打广告,随之收获了DAU(日活)翻倍增长,跃至400万。
面对这样的结果,直接竞争对手58同城立马选择跟进,并制定了2倍的预算,最后炮制了一条著名的广告,一个神奇的网站。
从此之后,赶集网便开始了与58同城长期的广告拉锯战。
58同城与赶集网的竞争路在杨浩涌看来就是一场势能拉锯战。
所谓势能拉锯就好比两个竞争对手在平静的海面上划船,一旦一方获得一个浪头,他就可以花更少的力气,而划得更远;具备了创业势能后,企业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好的知名度,例如用户一想到同城闲置物品转让,他会更先想到58同城还是赶集网? 因此,所有的创业竞争都是在积蓄势能,而所有的势能积蓄都是为了成为行业内最有价值、最有地位的公司。
在创业过程中,企业会主动获取势能,也会失去势能。
杨浩涌反思了自己曾犯的两个错误,两次势能逝去的过程。
第一次,在2012年,赶集网团队高速成长,员工一下子从100人到了2500人,同时开始多种业务,例如蚂蚁短租、团购。
当时,赶集网的主营业务在并没有获得盈利和稳固优势的时候选择冒进,从而导致2012年公司亏了很多钱,员工锐减到900人。
第二次,在2013年,在和58同城抗衡的过程中,赶集网处于下风。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我把竞争对手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列出来,后来发现所有的优点全部在竞争对手那,所有的缺点都在我们那,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发现竞争对手不重视我们,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当58同城和赶集网同时在hao123投放广告时,前者收获了170万流量,而后者只有90万。
杨浩涌赶紧召集同事进行用户调研,最后发现用户选择58同城的原因竟然是:58同城用惯了、周围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这件事给杨浩涌极大的刺激,他知道所有的创业势能都已经向对手倾斜,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要再犯第三次错误。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创业者,在后面两年时间抓住竞争对手放松的机会,最后做到合并,杨浩涌这样说。
如何建立创业势能作为一名不断遇到挫折但始终很幸运的创业者,杨浩涌对于企业如何获得势能有着自己深刻体会,他把这种经验还应用在了瓜子二手车上。
去年11月,当瓜子二手车正式完成分拆后,天使轮资金归位后,杨浩涌便马不停蹄开始了A轮融资。
尽管遭遇资本寒冬,瓜子二手车的A轮融资还是在2016年3月底正式敲定,赶集的老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2.05亿美金,其手笔大方可见。
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资本火热,企业不断拿钱就是一建特别有效建立势能的事情,有机会的话,企业要不断拿大钱、不停拿钱,这样才能给团队信心、给对手压力、给资本市场信号。
此外,只有通过建立品牌势能,企业才能占领用户心智、第一提及、媒体认可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