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 二硫化碳通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不容于(水),比水重,易挥发,易燃、有毒,燃点(90)℃,爆炸极限(1.0%~60%)(V/V),着火时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扑救。
2.硫化氢通常为无色有(恶臭)气味的气体,易燃、有毒,燃点(260)℃,爆炸极限(4.0%~46%)(V/V),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着火时消防人员要做好充分的自我防护,在上风向以(雾状水)、(泡沫)扑救。
3.五硫化二磷通常为灰色到黄绿色结晶,有似硫化氢的气味,易燃、受热或(遇水)分解放出有毒气体,燃点(141)℃,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干砂)土扑救。
4.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是(以人为本)、(遵纪守法)、(持续改进)、(健康安全)
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6.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7.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8. 安全标准化是为使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9.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0.本质安全有两大功能(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
二.判断(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每题1分共10分)
1.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中“八消灭”是指消灭死亡、重伤、重大火灾、重大爆炸、重大设备事故、多人急性中毒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环境事故。
(√)
2.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中“三争取”是指年负伤率低于千分之七,争取为零;小火灾小于等于六次,争取为零;百万公里责任交通小事故小于等于三次,争取为零。
(×)
3.高危行业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生产经营单位(×)
4.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中“两确保”是指确保职业病发病率为零;确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5. 国发23号文中确定的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是指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
6.调岗或离岗半年以上的人员重新上岗时,应重新接受二级和三级安全培训。
(×)
7.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较强的液体擦洗设备和衣物。
(√)
8.氢气气瓶为深绿色,氧气气瓶为灰色,氨气气瓶为黄色,氮气气瓶为黑色,二氧化碳气瓶为铝白色。
(×)
9.工业水管路为艳绿色,蒸汽管路为大红色,空气为浅灰色,氮气为中黄色。
(√)
10.高处作业上下抛掷工具、材料、杂物。
(×)
三.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中闪点最低的是(B )
A二硫化碳B甲烷C硫磺D硫化氢
2.下列物质中,着火时不可以用水扑救的是(D )
A二硫化碳B硫磺C黄磷D五硫化二磷
3.在厂区内危险设备周围有一警戒标志,这个警戒标志的颜色是(C )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
4.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D )米
A 2米B3米C4米D5米
5.氧气瓶和乙炔瓶与动火点的距离必须大于(D )米
A7米B8米C9米D10米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设备内有搅拌等转动设备,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C )
A清洗B置换C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标志D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空间潮湿狭小并有易燃易爆物质,使用的防爆灯具为(A )伏。
A 12伏
B 24伏
C 36伏
D 120伏
8.设备内有人作业时,必须指派(B)人以上的监护人。
A 1
B 2
C 3
D 4
9.制止“三违”是指制止( B )。
A 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违犯操作规定
B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 违反作业规程、违章企业纪律、违反劳动纪律
D违章指挥、违反作业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10.易燃易爆场所中不能使用(A)工具。
A 铁制
B 铜制
C 木制D铝制
四.多选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0.5分,每题2分共20分)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有(ACD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D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三种义务(ABD )
A自律遵规的义务
B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义务
C安全事故救援义务
D危险报告义务
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有(ABCD )
A知情权
B建议权
C紧急避险权
D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权
4.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主要有(ABCD )
A清除易燃物
B作业前安全教育
C隔绝、清洗置换合格
D作业结束清除余火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主要有(ABCD )
A作业前安全教育
B隔绝、清洗置换合格
C使用低压防爆灯具
D指定监护人
6.登高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正确的有(ABD )
A患有职业禁忌症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酒后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B正确佩戴安全带
C七级以上大风停止高处作业
D上下时必须精神集中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
A二硫化碳着火时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扑救。
B硫化氢着火时在下风向以雾状水、泡沫扑救
C氨着火时在上风向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
D五硫化二磷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粉、干砂土扑救。
8.下列物质爆炸极限正确的是(ABCD )
A二硫化碳爆炸极限1.0-60%v/v
B硫化氢爆炸极限4.0-46%v/v
C天然气爆炸极限5.3-15%v/v
D氨爆炸极限15.7-27.4%v/v
9.安全色红色表示(ABC )
A停止
B禁止
C危险
D警告
10.下列行为属于习惯性违章的是(ABCD )
A作业时精神不集中,作业马虎粗心,不拘小节安全隐患不放在心上
B在易燃易爆区域用铁器敲打设备
C装置区雨天打伞巡检
D巡检不走安全通道,不把扶手
五.简答题
1.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是什么?(16分)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 论述产生事故隐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
答:在各类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1、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在一定的时空里发生交叉应时事故的触发点。
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2、任何事故发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人与物的状态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是时间的函数。
3、加强安全管理,可能使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减少;反之,则会使不安全状态和行为增加,这也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所以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