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M4合同段桥梁盖梁专项施工方案编写:黄鹏成审核:李金明施工单位: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西桂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44、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_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劳务人员进场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桥梁工区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编制说明以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为基础, 融入其它标准要求的模式, 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文件体系, 将”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与标准管理体系、过程管理体系相结合, 建立标准协调配套、结构科学合理、条款准确使用、操作切实可行的文件管理系统, 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 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扬尘, 处理好污水、弃碴、弃土, 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风土民情, 保障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和财产不因施工而受到损害,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创精品工程。
二、编制依据(1) 《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能4合同段施工图设计》(2) 《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能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7)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 8)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1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13) 《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 ; (1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15)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 (21)第十合同段的现场施工条件。
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现有 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科 学管理、先进技术、信守合同、优良品质、顾客满意”为质量 方针,”工程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 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分 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 为质量目标,编制 本施工组织设计。
三、工程概况跨径中心桩号 桥名(孔—米)木格桥分IK33+744离式立交桥4—16桥台形式组合式U 型台iI 水榕树水! ■口人亠打ii2 K35+384 宀 … 3—20 组合式 U 型台 1.7X1.45X11.2108.2/4 i i 库中桥$ $ !|■ ■厶口・・U 厶*・厶・・・11亠・■■亠■・・・>.口・・・4・・・亠・ 亠・・■・・・!■■«・■ a4・・・U ・・SIZ ・・」k亠■■亠a 亠■・・・-■!・・・■^・・34・・11亠・・・厶・ ・・U ■ ・・■亠・・■ 丄!!・■ U 亠 ■・・ 亠.・ ・・*4 ■丄亠口・■ U4 ■・II 亠 ■ ■■工・ ・4・・・1[水榕树水ii 加人卡讪厶]丨3K35+6636—20 组合式 U 型台 1.7X1.45X11.2 270.5/10库大桥i i i四、质量标准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钢筋安装检查项目i 那梭江大iK37+407 桥 5—30柱式桥台配桩基II 础2.2X1.6X12.1 337.1/8丨 丨左I黄沙水大3-30+3-305K41+437.2桥右II3-30+4-30I Ir柱式桥台配桩基组合式2.0X1.6X13.048166/1404 709 江平互通 跨线桥1左I[柱式桥台配桩基jl.8X1.5X11.373 3—25础 右1〔1.8X1.5X15.43I左 60.2/2右 82.3/2盖梁检查项目五、施工准备(一)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设及分工(二)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六、施工方法本合同段盖梁施工拟采用横穿圆钢法施工。
这种体系的优点是,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经过型钢传至墩柱,由墩柱承受,传力途径简单明确,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
其具体方法如下:墩柱内埋设预留厂孑L中穿入圆钢并锁定吏装支撑支架―►―►―►铺设盖梁底模模板安装盖梁钢筋安装盖梁侧模模板浇筑盖梁砼。
5.1. 施工准备1)对墩身处顶面进行凿毛,要求凿除砼浮皮及松散层直至见到碎石。
检查墩柱预留孔是否存在堵塞现象,发现的及时处理贯通。
对盖梁模板、贝雷片、钢管等材料的严格把关进场。
2)拼装贝雷片在地方将准备好的贝雷片根据盖梁长度进行拼接,将钢棒穿墩柱,再安装1.5米高的贝雷梁,固定好。
测好盖梁底部标高,在贝雷梁上安放0.08米的三角木,在三角木上加设0.20米的分配梁。
3)在安装好贝雷梁后要及时在贝雷梁底部铺设防落网,防止因施工时物体掉落。
62钢筋的储存、加工与安装6.2.1. 钢筋的储存1) 钢筋的保护及储存(1) 钢筋应贮存于地面以上0.5m 的平台、垫木或其它支承上, 并应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
(2) 当应用于工程时, 钢筋应无灰尘、有害的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它杂质。
(3) 钢筋应无有害的缺陷, 例如裂纹及剥离层。
只要用钢丝刷刷过的试样的最小尺寸、截面拉伸性能符合规定的钢筋尺寸及钢筋级别的力学性能要求, 则该钢筋的铁锈、表面不平整或轧制鳞皮不能作为拒收的理由。
2) 钢筋整直盘筋和弯曲的钢筋,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HRB335 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3) 钢筋的截断及弯曲( 1) 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工作均应在工地工场内进行。
( 2) 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
所有钢筋均应冷弯。
部分埋置于混凝土内的钢筋, 不得就地弯曲。
( 3) 主钢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应按图纸及《道路工程制图标准》的规定执行。
( 4) 箍筋的端部应按图纸规定设弯钩, 并符合规范规定。
弯钩直线段长度, 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 抗震结构不应小于10d (d 钢筋直径)。
4) 安设、支承及固定钢筋(1) 所有钢筋应准确定位安设, 当浇混凝土时, 用支承将钢筋牢固地固定。
钢筋应可靠地系紧在一起, 不允许在浇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2) 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混凝土垫块, 其设计应避免混凝土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倾倒。
垫快混凝土的骨料粒径不得大于10mm, 其强度应与相邻的混凝土强度一致。
用 1.3mm 直径的退火软铁丝预埋于垫块内以便与钢筋绑扎。
不得用卵石、碎石或碎砖、金属管及木块作为钢筋的垫块。
(3) 钢筋的垫块间距在纵横向均不得大于1.2m 。
(4) 任何构件内的钢筋, 在浇筑混凝土以前, 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否则, 浇筑的混凝土将不予验收。
(5) 安装在预制构件上的吊环钢筋, 只允许采用未经冷拉的1 级热轧钢筋。
6.2.2 .钢筋加工( 1) 钢筋加工放样在钢筋棚旁边找块平地, 硬化, 按盖梁钢筋骨架在硬化好的平地上进行放样。
( 2)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对于局部弯曲钢筋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下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对同批同类尺寸的钢筋进行第一根加工试验, 经检验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钢筋加工时, 根据图纸中的钢筋号、直径、级别、长度和数量加工, 长短搭配, 尽量减少接头, 以节约钢材。
( 3) 钢筋接头: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 其截面不得超过配筋总面积的50%。
( 4) 将下料好的钢筋在硬化放样好的地点进行集中加工, 弯曲, 焊接, 批量生产。
6.2.3 .吊装钢筋:钢筋骨架按设计制作, 采用吊车或卷扬机将骨架提起, 就位, 人工进行调整。
安装应防止扭转变形, 根据规定加焊点进行吊装。
6.3 .模板安装:1) 安装底模和侧模: 安装底模后再安装钢筋骨架和绑扎钢筋, 钢筋绑扎完毕后最后安装盖梁侧模。
模板应刨光清理, 去除模板表面的锈及污染物, 在安装好的分配梁上铺设盖梁底模, 在底模上放样盖梁位置和钢筋骨架位置, 涂好脱模剂后, 安装好以后必须检查模板平整度, 测量复测模板平面位置, 防止盖梁偏移, 模板接头夹好双面胶垫, 收紧模板螺杆, 保证模板严密不漏浆, 垫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保证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拉设足够浪风及拉杆使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或发生模板浮动。
2) 模板一次性安装调整完成, 并在24 小时内一次性完成浇砼, 避免模板起锈影响盖梁外观质量。
6.4 .浇筑盖梁砼:1) 如砼采用砼运输车运送, 吊车喂料施工,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施工。
施工中严格控制砼坍落度按试验配合比施工。
砼振捣每隔50cm 一层分层振捣, 要求振捣密实, 不漏振不过振, 振捣过程中严禁碰撞模板及预埋件。
如采用泵送混凝土, 则必须将泵管密封接好, 注意泵管的布设, 泵管上墩柱时必须附着在支架管上, 开盘时先泵水, 再泵水泥油和砂浆, 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 砂率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
2)砼施工完毕,适时采取覆盖淋水养生,24~36小时内拆模拆模后用养护布直接紧密覆盖,洒水湿润养生。
七、劳务人员进场情况人劳动力进场计划一览表单位九、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9.1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9.1 . 1. 质量总体目标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工程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确保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观亮丽,表面平整光洁,线形美观。
9.1 . 2.建立健全质量自检系统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质量工作由项目总工具体主管。
由质检工程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组成质检小组, 并设专职质检员, 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工作; 成立试验室和测量组, 试验室负责各种材料的材质检验和施工过程的取样试验, 测量组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为工程施工和质量检验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9.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9.2 .1.技术管理: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熟悉合同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 领会设计图纸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