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作封面教案

制作封面教案

《制作封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应用文档的设计》第一节第五课时的内容,课题为《制作封面和封底》。

该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应用。

在这节课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完整、美观的封面作品来,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文字处理有一定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word操作并不熟练。

即使是对word 操作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等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在短时间内根据图书的内容构思出符合主题的封面,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对封面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深刻,可能还停留在欣赏多彩多样的画面。

教师需利用学生这种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封面,分析出封面的主要构件及设计技术,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教学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而忽略了教学评价这个环节,即使在课堂中设置了教学评价这个环节,也往往只是教师点评,而学生仅仅作为被评价的对象。

本节课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几个方面做初步尝试,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和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设计制作出精美且富有个性的杂志封面。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生作品的互评方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被评价者”,是一种互动式的评价关系。

其次利用平台进行作品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封面的组成和布局
⑵灵活应用自选图形,设计个性化的封面
⑶综合运用自选图形、图片、艺术字和文字制作封面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平台的功能
⑵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评价,训练和提高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能力
⑶通过作品评价,达到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封面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讲解为辅,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
⑴封面的制作
⑵学生作品评价
【教学难点】
⑴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⑵作品各元素大小、位置、风格的协调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作文选中的正文、卷首语和目录,一本作文选我们快完成了,这本书我们还缺少什么?
学生:……
教师: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由封面我们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很多信息,好的封面设计能够让读者对它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所以说,封面设计的优劣对书籍的形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引入任务,知识铺垫
教师:请大家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我们带着问题来欣赏一些封面的图片(展示图片)。

以其中一幅封面作品为例,请学生分析封面的构成要素。

(学生活动: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打开“自主学习”中的“封面赏析”)
学生:封面由文字和图形、图片构成。

文字内容有标题、作者、出版社等。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制作封面中各元素的方法。

比如标题文字可以用什么工具实现?其他的文字信息?背景?
学生:文字部分可以利用插入文本框或者是插入艺术字实现,背景可以通过设置背景格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插入图片的方法实现……
教师: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封面作品中的一些线条、长方形、圆形、箭头等等是如何实现
的呢?其实, word软件还有强大的绘图功能——绘图工具栏。

教师讲解:
①启动word2003,如果绘图工具栏被隐藏,执行“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将它显
示出来。

②单击“自选图形”按钮,选择几种自选图形工具,利用鼠标拖曳,可以在文档中绘
制出对应的自选图形。

(例如:矩形、椭圆、正圆、星形、虚尾箭头)
③双击该自选图形可以对它的格式进行设置。

(填充色中的填充效果着重讲解)
④还可以将把多个自选图形组合为一个整体,(以书P.48中的心形小花为例)按住
shift键时用鼠标选择所有要组合的对象,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这样,他们就当成一个对象来处理了。

教师总结:
自选图形是word自带的一组现成的形状,也可以将它们组合成其他的形状,我们在封面制作中会经常用到自选图形。

自选图形的相关操作在学习平台的“学习指导”中有详细的分解步骤。

3.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再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应用,我们也可以制作一幅精美的封面了。

请同学们打开学习平台中的课堂作业,按要求制作一幅封面。

主题是给《中学生作文选》这本杂志设计封面。

大家可以参照书上的例图来做,最好是自己开动脑筋,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制作过程中需要图片素材,可以单击“点击下载图片素材”链接。

制作好作品的同学完成“作品上传”。

我们在制作封面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根据图书的内容、性质和阅读对象来确定设计方案
②封面版面布局要合理
③图片的选择要与书籍名相符
④色彩搭配要和谐美观
学生活动:打开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课堂作业”,按要求设计并制作杂志封面。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4.发布作品及作品评价
⑴学生自评:请学生回答以下四个简单的问题:①你的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选择的素材符合作品主题吗?②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工具?③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满意的部分是哪里?④如果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一般”和“尚需努力”,你给自己的作品评价是什么?
学生在参与自评的时候一方面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互评提供了参考,学生自评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在汇报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⑵同学互评:教师设计一个量化评价表,指定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在点评别人的作品时以此为依据。

作品量化评价表
评价结束后,挑选出分数较高和分数较低的两个作品,请给予评价的同学就自己给出的评价作口头表达。

被评价的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以下几点来表述:
1.根据评价结果,我还有哪些不足?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2.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学分享?
3.我学到了什么?如果再做,我可以做哪些改进?
⑶教师点评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后,要从中发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适时地给学生进行讲评和指点。

在讲评和指点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能行,但还需努力”。

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进行双向或多向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在课堂内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尝试着给中学生作文这本杂志设计并制作了封面,很多同学做得非常好,制作封面看似简单,其实用到的工具很多,涉及的命令也不少,大家课后再回顾下本节课的相关操作,思考处理好图文关系的关键是什么?并把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课后提高】
1.收集素材,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片并下载保存。

2.利用绘图工具或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来美化图片,从而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3.使用一种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如iebook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图文并茂、富于动感的电子杂志,并比较电子杂志与WORD文档的制作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