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一、填空题1、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应做到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相结合。
2、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3、《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吨/平方公里·月。
4、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_______和_______的要求。
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_______。
5、计算SO2、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_______的采样时间。
6、计算SO2、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_______。
8、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_______。
9、空气污染指数(API)=101~200时,空气质量为_______。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_______类和_______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_______类标准;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_______类标准。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_______项目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
16、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_______及其_______名称。
17、多时段污染趋势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至少有_______个时间序列的评价指标值依次从前到后排列,计算秩相关系数r s。
18、《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03]52号)中,根据监测结果,将区域环境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分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_______、_______5个环境质量等级。
19、某市道路交通噪声2005年为68.8dB,与2004年相比(2004年为67.8dB),道路交通噪声的声环境质量污染程度_______。
20、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_______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_______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
21、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未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22、请写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权重,二氧化硫_______、化学需氧量(COD)_______、固体废物_______。
23、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包括:叶绿素a、总磷、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环境监测报告分_______型。
A.数据型和图像型B.数据型和文字型C.文字型和图文型D.综合型和报表型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数值范围应在_______。
A.-100~100B.-50~50C.0~100D.0~2003、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百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四项指标按_______权重计算而得。
A.20、30、30、20B.30、20、30、20C.30、20、40、10D.30、40、20、104、环境质量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受纳污染物_______,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
A.负荷B.总量C.浓度5、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秩相关数法,一般至少采用_______个期间的数据。
A.2B.3C.4D.56、在五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中,判断变化趋势是否呈显著性的秩相关系数临界值为_______。
A.0.900B.0.825C.0.654D.1.0007、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规定,农村地区属于_______。
A.一类区B.二类区C.三类区D.四类区8、在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时,环境样品的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_______记录并参与平均值统计算。
A.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B.0值C.空值D.最低检出限9、降水pH平均值采用_______雨量加权法计算。
A.硫酸根离子B.氢离子C.硝酸根离子D.钠离子10、环境空气PM10年平均值统计有效性的规定,每年和每个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_______个日均值。
A.48个和5个B.60个和5个C.60个和6个D.66个和6个11、TSP、PM10年平均浓度计算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有_______个日均值。
A.120B.180C.200D.25212、空气清洁对照点_______全市均值统计计算。
A.参加B.不参加C.代表区域15%时参加D.代表区域5%时不参加13、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月平均值统计有效性规定,每月至少采样_______以上。
A.12dB.15dC.18dD.21d1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规定:环境空气API计算时,因仪器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获得有效日均值,一般视为_______。
A.超过100B.超过150C.100D.低于10015、某河段地表水水域功能为农业用水区的,应执行_______水质标准值。
A.Ⅲ类B.Ⅳ类C.Ⅴ类D.Ⅱ类16、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中水质类别为Ⅳ类水,代表的颜色为_______。
A.蓝色B.红色C.橙色D.黄色3 / 1317、评价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参加评价的项目应包括pH、溶解氧等_______项。
A.10B.11C.12D.1318、在河流、水系水质定性评价中,河流、水系的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中,水质状况为优的,水质类别比例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85%B.Ⅰ~Ⅲ类水质比例≥80%C.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劣Ⅴ类比例<30%D.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30%≤劣Ⅴ类比例<50%19、在河流、水系水质定性评价中,河流、水系的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中,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的,水质类别比例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85%B.Ⅰ~Ⅲ类水质比例≥80%C.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劣Ⅴ类比例<30%D.Ⅰ~Ⅲ类水质比例<80%,且30%≤劣Ⅴ类比例<50%20、对某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判定为轻度污染,则各水质类别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A.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劣Ⅴ类比例<40%B.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C.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20%≤劣Ⅴ类比例<40%D.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21、某一河流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为6.2mg/L,较上一年度增加0.3mg/L,则判定该断面水质较上年度_______。
A.无明显变化B.有所恶化C.显著恶化22、在对某地下水挥发酚监测结果进行单组分评价时,若挥发酚的浓度为0.001mg/L,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Ⅰ、Ⅱ类水挥发酚的浓度限值均为0.001mg/L,则该地下水应定位_______类.A.ⅡB.Ⅰ~ⅡC.超ⅠD.Ⅰ23、某市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为55.1dB,声环境质量等级属于_______。
A.好B.较好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24、某市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为68.8dB,声环境质量等级属于_______。
A.好B.较好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25、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中,昼间和夜间的时间分别为_______。
A.18h和6hB.14h和10hC.16h和8hD.15h和9h26、噪声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中,L10、L50、L90相互之间满足_______条件。
A.L10<L50<L90B.L10>L50<L90C.L10<L50>L90D.L10>L50>L9027、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0类区的昼间噪声标准为50dB,不同功能类别的噪声昼间标准级差为_______dB。
A.3B.5C.10D.不等28、根据《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核办法》,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中占有的比重为_______。
A.10%B.20%C.30%D.40%2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适用于我国_______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趋势的年度综合评价。
A.县级以上B.市级以上C.省级以上D.国家级三、多项选择题1、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_______、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
A.简报B.月报C.季报D.年报2、环境质量状况对媒体声像报告是在在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报告的基础上,将环境状况信息高度概括,运用新闻体文字表达方式,并采用_______等多媒体表征手段编制而成的一种报告版本。
A.声音B.摄像C.图片D.动画3、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噪声必报项目有_______。
A.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B.道路交通噪声监测C.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白天)D.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夜晚)4、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环境概况B.环境质量状况C.主要环境问题对策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5 / 135、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_______三种。
A.简本B.详本C.领导版D.公众版6、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
A.当年环境监测工作概况B.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C.污染防治对策建议D.环境质量变化趋势7、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环境概况部分除环境工作概况外,还应包括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