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指导书1

实验指导书1

实验一液压传动的认识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用。

5二、实验内容:参观并操作QCS001实验台,其液压系统如图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把节流阀和溢流阀开口打到最大,并检查系统的管路连结情况;2.启动电动机;3.操作换向阀,观察液流运动方向和油缸活塞动作方向;4.调节节流阀,观察活塞杆动作速度;5.调节溢流阀,观察压力表读数,活塞杆动作情况。

6.停止电动机。

四、实验结果与记录:1、操作换向阀,液压缸活塞怎样动作?图1-1 QCS001实验台液压系统图2、调节节流阀,若节流阀开口增大,活塞杆动作速度将____,反之,活塞杆的动作速度将____.3、调节溢流阀,若压力表读数增大,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将____,反之,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将____.4、绘制液压传动系统图。

五、思考题:1、什么叫液压传动?结合本系统图说明它是怎样实现能量传递的?2、液压传动系统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3、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和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注:该实验也可用BIBB液压实验装置作,实验方法同上。

实验二、液压系统中压力形成一、实验目的:验证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决定于外负载。

二、实验内容:液压缸外加负载(重物)变化,对液压缸压力形成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1、实验装置与原理⑴ 实验装置:QCS014实验台,实验前可根据图2-1在 实验台上搭接实验系统。

⑵实验原理:图2-1液压缸6,其活塞 杆腔活塞有效面积为A ,阻力负载(重块) 7重力为F ,当下腔由泵1供液时,由于F 力的存在,将阻止液压缸6的下腔密封容 积的增大,从而使泵1排出的油液不断被压 缩,因而导致油压不断上升,当压力上升 到能克服阻力F 时,活塞就被推动上升,这 时,若活塞腔的压力近似为零则有AF p =2。

如F 不变,2p 也不变,继续推动活塞上移。

如果0=F ,略去活塞自重和其它阻力时, 02=p 。

这说明,在容积式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压力决定于外负载,即决定于油液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图2-1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图 2、实验方案由于液压缸垂直安装,在托盘上加挂不同砝码(重块)作为外加负载可以获得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变化值。

由重块重量,即液压缸的有效负载,可得; AnG AF p ==有效有效 由此,可有: 无效有效无效有效p AF p p p +=+=2(1)实验中设定参数:为(重块)重量,即nG F =有效。

建议:=n 0、1、2、3、4作5次。

待测参数为液压缸有杆腔的工作压力2p 。

泵的工作压力1p ,一般取MPa p 21≤。

节流阀6的开口不能太大,应调到适当位置,以防液压缸活塞下降时速度过快,产生拉空和冲击。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①调定实验油温,建议在C ︒-4020范围内定某一温度点,温度变化不超过C ︒±2。

②测量各重块(砝码)重量G (N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2-122、数据处理结果作出液压缸2p F -有效曲线,示意图如图2-2所示的曲线I 。

3、结论⑴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 决定 于有效负载和无效负载之和,负载 较大时,P 值主要决定于液压缸的有效负载。

F 有效 ⑵ 托盘上重块量较大时,如果 图2-2 液压缸2p F -有效曲线示意图节流阀口调的较大,则出现突然快速下降一段距离,然后停留一段时间,再又出现快降-停留的交替现象,即所谓抽控现象。

这是因为下降时回油路产生的阻力小于外加负载。

也产生一定背压。

⑶ 实验中托盘上重块重量较大,且运动到液压缸下端时,易出现冲击现象。

这是由于液压缸采用的是在活塞上开有等截面节流口形式的缓冲装置,其缓冲效果不佳。

五、复习题:1、液压工作压力的形成取决于什么?为什么?2、在工作过程中,外载荷是否可以是无限大?为什么?实验三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

二、实验内容1. 对80/45-YBC 型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单作用叶片泵、单柱塞泵、114-CY 型轴向柱塞泵进行拆装,掌握结构原理。

2. 掌握各种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与同类型液压泵的异同。

三、实验记录与要求 (一)齿轮泵80/45-YBC 型齿轮泵是由泵体、主动轴齿轮、从动轴齿轮、两对滑动轴承、泵盖、弓形板和吸排油口等组成。

拆装齿轮泵应解决下列问题: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容积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个零部件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其容积怎样变化?2、齿轮泵中有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位泄漏最大?轴套对解决此泄漏有何优点?弓形板有何作用?3、齿轮泵的因油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该泵是怎样消除因油现象?4、平衡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有哪些? (二)叶片泵此叶片泵是变量叶片泵,它是由定子(即泵壳)转子,油泵轴、变量调节机构等组成。

1、叶片泵泵壳借助于拉杆螺丝可以上下移动,其作用是什么?2、简述转子、旋板、滑块、导向环怎样安装在油泵壳的内壁圆孔中?3、当转子与油泵无偏心时,导向环与轴是否同心?当调节泵壳使其与转子产生偏心后,导向环与转子是否还是同心?若不是导向环通过滑块迫使旋板随转子旋转的同时在转子槽中作什么运动?4、为什么在旋转板顶部开有纵向小槽,槽内放入很薄的叶片?这些小叶片是怎样贴紧油示壳内壁? (三)柱塞泵114-CY 型轴向柱塞泵由泵体部分和变量机构两大部分组成,该系列在泵体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量机构的变量形式可组成多种型号的产品。

114-CY 型轴向柱塞泵采用手动伺服变量机构。

拆装该泵应解决下列问题:1、该泵在工作时,其密封容积是怎样变化?是否符合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条件?2、该轴向柱塞示的中心弹簧、弹簧内外套、回程盘、配油盘各有什么作用?3、该泵采取什么方法消除困油现象?4、简述手动伺服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5、滑履中心有一小孔,它对润滑及支撑有何作用?柱塞上的环形槽有何作用? (四)液压马达的结构1.主要拆装一种叶片马达,参观内曲线多作用液压马达及其它柱塞马达。

2.分析与相应的液压泵的异同。

实验四 液压泵的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掌握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并学会液压泵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目的测试一种液压泵的下列特性 1、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2、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4、液压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

三、实验方法图4-1为QCS003B 型液压实验台测试液压泵性能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8为被试泵,它的吸油口装有线隙式滤油器,出油口并联有溢流阀9和压力表6P 。

被试泵输出的油液经节流阀10和椭圆齿轮流量计20流回油箱。

用节流阀10对被试泵加载。

1、 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把被试泵的压力 调到额定压力(6.3Mpa),观察记录其脉动值,看是否超过规定值,测时压力表6P 不能加阻 尼器。

2、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性能通过测量被 试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得出它 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

调节节流 阀10即得到被试泵的不同压力,可通过压力 表6P 观测。

不同压力下的流量用椭圆齿轮流 量计和秒表测量。

压力调节范围从零开始, 到被试泵额定压力的1.1倍为宜。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容积效率=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图4-1 液压泵的性能测试实验系压系统图式中的理论流量通常用空载流量来代替。

容积效率=空载流量实际流量即空实Q Q V =η4、液压泵总效率--压力性能总效率=泵输入功率泵输出功率即入出N N =η)(103KW Q P N -⨯∙=出式中 P-泵的工作压力(Pa )Q-泵的实际流量(m 3/s )泵的输入功率通过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19而计算出。

功率表指示的数值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再根据该电动机的效率曲线,查出功率为N 表时的电动机效率电η。

则电表入η∙=N N 液压泵总效率为: 310-⨯∙=电表ηηN PQP四、实验步骤参照图4-1进行实验1、将电磁阀12的控制旋扭置于“0”位,使电磁阀12处于中位,电磁阀11的控制旋扭置于“0”,阀11断电处于中位,全部打开节流阀10和溢流阀9,接通电源,让被试泵8空载运转几分钟,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2、关闭节流阀10,缓慢关闭溢流阀9,将压力调到7MPa ,然后用锁紧螺母将溢流阀9锁住;3、逐渐开大节流阀10的通流面积,使系统压力降到6.3MPa ,即泵的额定压力,观察被试泵的压力脉动值(做两次)。

4、全部打开节流阀10,使被试泵的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测出此时的流量,即为空载流量。

再逐渐改变节流阀10的通流截面,作为泵的不同负载,对应测出其压力P ,流量Q 和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表N 。

注意,节流阀每次调节后须运转一、两分钟后,再测有关数据。

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入试验记录表4-1内。

五、试验记录与要求 1.填写液压技术性能指标型号规格______ 额定转速_______ 额定压力______ 额定流量______ 理论流量_______ 油液重度______ 油液牌号_______2.填写试验记录表(见附表1);3.绘制液压泵工作特性曲线,用坐标纸绘制Q-P 、P V -η和P -η三条曲线。

4、分析实验结果:六、思考题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大于额定时能否使用?为什么?2、从P P -η曲线中得到什么启发?(从泵的合理使用方面考虑)3、在液压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中,溢流阀9起什么作用?4、节流阀10为什么能够对被试泵加载?(可用流量公式进行P Ka Q ∆=分析)表4-17实验五液压控制阀的结构一、实验目的了解各种液压控制阀的用途、控制方式、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及性能特点。

二、实验内容典型的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换向阀)等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实验记录与要求(一)压力控制阀:1、分析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压力控制阀的共同特点?3、各种压力控制阀的主要用途?安装部位?4、减压阀、顺序阀与溢流阀比较有何异同?5、各种压力控制阀如何调压?(二)流量控制阀1、节流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与减压阀有何区别?2、说明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流量控制阀的用途是什么?(三)方向控制阀1、方向控制阀的功用是什么?它是如何分类的?2、普通单向阀与直动式溢流阀比较有何特点?3、说明各种单向阀和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实验六溢流阀的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深入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时的静态特性,着重测试静态特性中的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损失和启闭特性三项,从而对被试阀的静态特性作适当的分析。

深入理解瞬态下的动态特性,即溢流量突然变化时,溢流阀所控制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品质。

通过实验,学会溢流阀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试验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