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课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课件
微课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优秀课件
讲授类
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 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 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演示类
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 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 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 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 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 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学科的核心知识 4)练习巩固: 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研究主体: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电教人员
微课的定义 人们对微课认识逐渐深入,但是对微课的定义没有统一。在
给出的定义中有以下人员或者机构。 广东佛山胡铁生、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凤凰微课”
等。基本采用表述性的语言描述。 有人用“短小精悍”来概述微课的特征。
微课的定义:
各种定义的4大核心:
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 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 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ADHIBITION
一、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首先教师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 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 迅速掌握本知识点。 2. 其次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搭配, 字号搭配,颜色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等,要使 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3. 再次讲解时候心中要有学生,语言要用普通话,尽可能少地
微课的特点
CHARACTERISTIC
微课的特点
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 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 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 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 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 动。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 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 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 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 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 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 源。
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 型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5-10分 钟)
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 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为便于分享、应用,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辅助性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素材、课件、习题等)
微课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录
CONTENT
一、微课的定义 二、微课的组成 三、微课的特点和分类 四、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五、微课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六、微课制作工具简介
微课的定义
DEFINITION
人们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微资源(2011-2012) 微教学(2012-2013) 微课程(2013-)
实验类
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 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 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 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
表演类
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 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 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 我表演两种。
使感用强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学易科懂的,声核音心响知亮,识节奏
4. 最后就是对时间的把握,引入和结题要简洁明了。整个视频 要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பைடு நூலக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微课的组成
CONSTITUTION
微教案
教学测评 微测评
教学设计
微课件
教学素材
微视频
教学反馈 微反馈
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 微点评
微反思
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组成结构
“微课”作品组成——全国中小学 微课大赛官方文件
“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 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 “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 内容。 “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建议不超过10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如在 教学过程中未用到“微课件”,此项可不提交。)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每件参赛作 品至少提交2道不同难度的客观题,鼓励提交更多各种类型的习题。
注意:意huyi
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
个知识点是针对学生学习时的重点、 难点、考点或易错点,在日常的教学 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内容,并具有较大 的教育教学价值的内容。
微课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 实验类、表演类、 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5)小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