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朱艳茹编适用专业:_ 交通运输 _课程编号: 5101210__ __设计周数:___ _1周____ __学分: 1学分_ ____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系2004年9月一、目的与要求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素质的重要阶段。
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运输企业管理过程和方法。
3.熟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及运输企业效益的主要途径。
4.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现有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对计划进行评估等。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1.选择参考题目之一。
2.根据计划完成设计任务。
3.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4.编写说明书一份。
二、课程设计内容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参考题目:课题一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课题二运输生产流程优化课题三运输质量管理方案设计课题四配送方案优化设计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式: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基础数据的计算在明确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计算基础数据,为优化方案设计打下基础。
3.方案调整根据在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计算的基础上,对初步方案进行调整。
4.计划方案优化、评估5.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6.设计总结和答辩四、课程设计进度表课程设计进度表见表1。
课程设计进度表表1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根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和课程设计的工作答辩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其具体评分标准和方法见表2。
六、课题相关知识课题一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1.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的目的、意义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
运输生产管理的任务是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体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就是从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入手,按照企业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从运输产品的时间、质量、数量和成本等要素出发,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和用户满意的运输服务。
2. 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1964年克拉克(Clarke)、怀特(Wright)发表了制定配送计划的节约法-论文,提出了如何从许多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中,选出最佳配送路径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几何学中三角形一边之长必定小于另外两边之和。
见图1。
图1往返发货与巡回发货车辆行走距离由配送中心P向两个用户A、B送货,P至A、B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A、B间的最短距离为l3。
用户A、B对货物的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
若用两辆汽车分别对A、B两个用户所需货物,各自往返送货时,汽车直行总里程为:l=2(l1+l2)如果改为由一辆汽车向A、B两个用户巡回送货(设q1+q2<汽车载重量),则汽车走行里程为:l =l1+l2+l3后一种送货方案比前一种送货方案节约的汽车走行里程为:△l=[2(l1+l2)]-(l1+l2+l3)=l1+l2-l3如果从图形上看,它等于三角形的两个邻边之和减去对边的差。
3. 提高车辆运输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①组织双程运输和循环运输;②改善装卸工作组织,努力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③坚持开展拖挂运输;④合理组织双班运输;⑤积极开展成组运输。
(二)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方法与步骤:1.设计准备(1)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计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2)确定计划期运输任务和各项车辆利用指标(3)确定计划期车辆运行动态、技术状况和维修作业计划(4)掌握有关站点分布、道路交通情况和现场作业能力(5)确定车辆运行的各项技术参数和工作定额,如平均技术速度、技术作业时间、业务作业时间等。
2.货车运行计划编制根据计划期的货物汇总表和分线明细表,按货物性质,分为专用货源和普通货源两大类,计算出实际需要的运力,使运力、运量相平衡。
(1)根据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将站点A插入基本循环线路。
(2)根据任务编制月运输生产计划和设备运用计划。
如表3。
货车运行计划总表队别年月日表3(3)根据任务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
根据月运输生产计划,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
见表2,表3货物分日运行计划表年月日表4单车运行作业计划年月日至日编号:表5课题二运输生产流程优化(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1.运输生产流程优化的目的、意义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
合理地安排运输各方资源,使之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并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最省的费用按质完成某一运输任务是运输企业追求的目标。
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在众多的项目环节中,找到影响项目工期的关键作业和关键路线,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按期完成。
另外,网络计划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优化技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优化整合,以最佳的资源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就是网络计划技术在运输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 网络计划技术(1)网络图的构成网络图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①事项事项表示某个工序的开始或结束。
在网络图中用〇表示。
〇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接点,故又称为“结点”。
结点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是表示某个工序开始或结束的符号。
②工序工序是指一个需要消耗人力、物质和时间的实践过程。
但也有一种既无人力、物质消耗,也不占用时间的特殊工序,称为“虚工序”。
工序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
紧接在某个工序之前的工序称为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接在某个工序之后的工序称为该工序的紧后工序。
③线路线路是指从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线所指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的一条道路。
在一条线路上各工序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2)网络图的画法①绘制网络图的规则a两个事项之间只能有一个工序。
b网络图必须是非循环的。
c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d代表工序的每一条箭线必须连接两个结点,不能从一条箭线的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
②绘制网络图绘制网络图的一般步骤是先对项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项目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要求绘出初步的网络图,最后绘出正式的网络图。
a任务分析a)划分工序,列出全部工序明细表。
b)确定工序之间的关系,列工序分析表,见表6。
b绘制网络图。
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就是根据工序分析表的内容,由始点事项开始,逐项绘图,直至终点事项(也可以由终点事项开始,逆向绘图)。
例1 将表6下面的任务绘制成网络图。
工序分析表 表6解:根据工序分析表,绘制网络图,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图(3)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网络时间参数主要包括工序时间、事项时间参数和工序时间参数,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确定关键路线。
①工序时间的计算工序时间是组成网络的各项工序所需要的作业时间,相当于各项工序的工时定额,它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a 单一时间估计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估计各项工序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
b 三种时间估计法这种方法就是对工序的作业时间,预计三个时间值,然后求出可能完成的时间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产品或服务开发或新建项目。
因为没有过去的资料作参考,很难获得各项作业所需的准确时间。
通常先估计三个时间:(1)最乐观时间(Optimistic Time ),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常用a表示。
(2)最可能时间(Most Likely Time )。
指在正常情况下,往常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以m 表示。
(3)最保守时间(Pessimistic Time )。
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以b 表示。
显然,这些时间出现的机会不是相等的,因此,在求平均值时不能简单平均,而是加权平均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64bm a T ++=②事项时间参数的计算事项本身不占用时间,它表示工序应在某一个时刻开始或结束。
事项的时间参数有: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
a 事项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这是指从该事项开始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开始工作的时刻,在此时刻之前不能开工。
事项最早开始时间以TE (j )表示。
b 事项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这是指以该事项为结束的各工序最迟必须完工的时刻,在此刻若不完工,就会影响后续工序的按时开工。
事项最迟结束时间以TL (i )表示。
现计算出例1的事项时间参数如图3所示。
图3事项时间参数图中,以口里的数字为事项的最早开始时间,以△里的数字为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
③工序时间参数的计算工序时间参数是从工序的角度来研究网络图的计算。
工序时间参数有: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结束时间。
学过事项时间参数的计算后,工序时间参数的计算就很简单了。
a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工序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工序具备了条件,最早允许开始的时刻以ES(i,i)表示。
计算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应由网络图的始点事项开始,顺箭线所指方向,由左向右逐个计算,直至终点事项。
计算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方法是: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就是其箭尾事项的最早开始时间,即ES(i,j)=TE(i)b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的计算工序最早结束时间就是其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序时间,以EF(i,j)表示,即EF(i,j)=ES(i,j)+T(i,j)c工序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就是其箭头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以LF(i,j)表示,即LF (i,j)=TL(j)d工序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就是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条件下,最迟允许开始的时刻,以LS(i,j)表示。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就是其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去其工序时间,即S(i,j)=LF(i,j)-T(i,j)④时差和关键线路计算事项或工序的时间参数是为了分析各工序在时间配合上是否合理,有无潜力可挖。
在项目或任务中,经常出现有些工序的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或提前或延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后续工序和整个生产周期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这些工序在时间安排上存在机动时间。
而有些工序则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没有机动的余地。
为了判定这些不同情况,就要计算时差。
计算和利用时差,是网络计划技术中一个重要问题。
它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a事项时差是指在不影响这个任务完工期的条件下,各事项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